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一財社論:透明與敬畏才能暢通與市場的對話

2024-07-10三農

8日央行公告,從即日起,將視情況開展臨時正回購或臨時逆回購操作,時間為工作日16:00~16:20,期限為隔夜,采取固定利率、數量招標,臨時隔夜正、逆回購操作的利率分別為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減點20BP和加點50BP。

時隔近十年,正回購再次映入公眾眼簾。2014年11月之前,央行經常用正回購來調節外匯占款帶來的資金寬松度,平衡貨幣市場的資金池子,如今臨時重新開機正回購,不再是過去那種熟悉的套路,而是肩負著新的使命。

這個使命就是助推央行貨幣政策從數量型向價格型轉型,與國際接軌,探索一個確定性、可預期性和一致性的與市場對話和對等博弈的機制,暢通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正在探索和構築的新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會是這樣的一種運作機制:資金寬松時,央行就會啟動正回購,讓隔夜利率保持在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20個BP上方;資金緊俏時,央行就會啟動逆回購,讓隔夜利率保持在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50個BP下方。

央行在貨幣政策上的轉型改革籌劃良久,而且在行動上也是雷厲風行、言出必行。上月央行行長潘功勝就指出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作為政策基準利率的可行性,最近央行明確在市場必要時進行借券,上周傳出與一些大型金融機構簽訂「借券」協定,再早前央行明確其將參與二級市場國債買賣交易等,為人民幣註入政府信用,讓國債收益率曲線成為貨幣市場定價基準。

這一系列改革舉措,就是讓人民幣的信用貨幣特征名副其實,將財政貨幣政策相銜接,搭建起一個政府與市場都能聽得懂、可量化、可預期的對話溝通渠道和機制,讓貨幣政策真正與市場水乳交融。顯然,在貨幣政策改革方面,央行這一路走來,雖充滿曲折,但如今雛形已成,將接受市場等各方的檢驗。

目前考驗似乎已在多個層面啟動。從市場層面看,央行釋出開展臨時正回購或臨時逆回購公告後,債市就有顯著反應,債券收益率曲線出現顯著陡峭化走勢;從政策預期層面,這將意味著在數量型貨幣政策下人們盯著的降準、降息、MLF放量等數量約束條件,今後7天OMO(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將成為市場緊盯的主要價格約束指標。

關鍵的變化是新的貨幣政策框架下,央行與市場的接觸正在發生顛覆性改變。如果說過去央行的貨幣政策傳導帶有典型的櫃台式指導,即數量型貨幣政策下,大行維護市場利率對7天OMO利率的變動,主要基於大行的融出價格和融出規模等,且這些一般存在隱性的視窗指導等;那麽價格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則依靠的是一套顯性的定價傳導機制,即臨時正回購和臨時逆回購,如同資本市場的撮合交易機制,帶有典型的市場約束特征。

這要求央行必須從管制、管控的思路中走出來,與市場進行平等的對話,用協商和敬畏市場的信念定義其行為準則,因為市場是一個開放體系,撮合交易機制意味著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是建立在追求與市場合作博弈的最大公因數上,這是一種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趨勢互動的競合機制,而非是一種上傳下達的指令交易。

新機制下,貨幣政策的傳導是基於央行與市場的一種共識機制,這意味著貨幣政策的傳導更絲滑、成本更低,顯著區別於管控性貨幣政策傳導下容易在市場出現的貓鼠遊戲。而貨幣政策在真實世界的傳導更順暢和低成本,意味著金融支持實體的效果更真實有效,不會出現有可能危害系統穩定性的扭曲定價風險。

央行正在塑形的價格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本質是一種放權和放活,這要求央行在市場的權威,來自於在其許可權設限上的有所為有所不為,而非透過不斷擴權,增加其對市場的幹預和管控。

因為,市場是一個合作博弈共識體,對市場主體來說,央行清晰的行權邊界,是其在市場與市場主體對等博弈的必要前提,過大和過於模糊的自由裁量權將很難找到交易對手,用諾獎得主杜文·謝林的觀點,就是在合作博弈中占優者擁有的自由只能是讓步的自由,換言之放權是價格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能有效運轉的核心之一。

這揭示出包括金融監管部門在內的所有行政執法部門,是相關專業領域的公共服務者和經濟社會秩序的維護者,行政權力主要在於治,積極學會與市場進行平等對話;同時,激勵司法部門承擔起裁判各方利益沖突的作用。唯有如此,監管部門才能很好地與市場溝通,收獲市場共識。

天人原吻合,敬畏靡差殊。央行的臨時正逆回購公告,開啟的是如何用對等身份與市場平等對話的新範式,價格型貨幣政策是一種開放式傳導機制,與市場對話才能洞悉市場脈動,才能克服認知上的自負,透析敬畏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