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關於故鄉常寧農村的一些記憶,從當年的人去樓空到如今徹底消失

2024-01-13三農

我的家鄉在湖南省常寧市一個叫做「中白托」的小山村。村子不大,約二、三十戶人家,鼎盛時期有一百人左右。

我們村有幾百年的歷史,當初先輩從江西泰和遷徙過來,落腳於此。當時他們辛勤勞動,每次攢了一些錢,就從周邊村民手裏購買了一些山和田地。

後來,人口越來越多,大家就另找出路,遷到了梅溪村。經過數代人的發展,梅溪村又變成人多地少了,於是,一部份人又回到了這裏。

關於這村子的名字,看了讓人疑惑不解,為何取了一個如此古怪的名字。我問父親,父親回答說是建國以後當年登記地名的人寫錯了,正確的名字叫做「白塘」,「白」字常寧人讀「爬」音。

自從弄錯以後,村民要求更改,結果回復說上面已經批準了,以後就將錯就錯,只好書寫時寫作「中白托」了。

我們居住的村子叫做「中白托」,全部姓廖。前面緊挨著一個村子,叫做「上白托」,全部姓劉。

小時候,我曾經問過父親,既然這裏有「上白托」和「中白托」,那就一定有一個「下白托」了。

父親說,的確有一個「下白托」,但是這個村子裏出了怪事,光生女兒不生兒子,時間長了,女兒們都出嫁了,老人都去世了,村子就不存在了。

父親又說,如今村子下面有一大塊菜地,就是當年的「下白托」,那個嫁到「上白托」經常到我們家串門的老奶奶,就是「下白托」人,不過,她是整個村子裏最後一個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

進入我們村,必經一個地方,叫做「廟門口」,聽老人說,過去這裏是一座大廟,裏面有幾個和尚。建國以後就拆了,如今村裏人在這裏建了一座「土地廟」,也算名副其實了。

村子的正對面,叫做「庵子塘」,顧名思義,這裏過去是一個尼姑庵,住著幾個尼姑,自己開荒種菜。

據說,這裏的尼姑跟我奶奶關系很好,奶奶信佛,常常送米送油過去。

1944年,十萬日軍過常寧,路過我們村,抓走了我爺爺,當時他才二十多歲。奶奶急得要命,就去找庵子中的尼姑測吉兇,尼姑說,不用擔心,三天以後必回。

結果,三天後我爺爺趁日軍松懈時,趁機逃脫,連夜從耒陽逃回常寧。從此,奶奶給尼姑庵送東西更勤快了。

建國以後,庵子被拆,人們在這裏挖出一口大水塘來,用來灌溉和養魚。多余的地方,又成了村民的菜地。

村子的前面,有一條用大條石鋪設的一條寬約一到兩米的鄉間小路,人稱「官道」,在沒有修通公路之前,是常寧去蔭田的必經之路。

老人說,過去有一個老奶奶,就在村前這條路上搭了一個涼棚,夏天賣茶給過路的人喝,居然也能養活一大家人。

如今,這條連線各村的小道,不是雜草叢生,就是部份路段崩塌,再也沒有人來往的盛況了。

我們村的正前方都是大山,過去鄉政府組織村民種樹,種的是杉樹、茶葉樹和藥材,還建了幾間瓦房,雇了幾個老人護林,辟為林場。

村子的左邊是一座大山,我們稱之為「高山」,高山的確很高,山上全是竹林,每到春季,村民去挖筍,多得挖不完。還盛產「蕨」和「地皮菇」,這些都是村民們愛吃的美食。

每年空閑時節,村裏人就常常爬高山,登高望遠,附近的村莊一覽無余,風光真是好極了!可惜最近幾年來,被一個磚瓦廠開挖機取土,把一座好好的山挖得面目全非,早已不復當年模樣。

村子的右邊,叫做「金錢坳」,據說這裏清代時建了一個煤礦,有三、五百人在此挖煤。我們老家,挖地三尺就有煤,村民們挖個地窖存紅薯,都能挖出煤來,夠家裏一年取暖和生活。

當年這個煤礦生意興隆,賺了很多錢,又加上清代用的是銅錢,故把這裏命名為「金錢坳」。小時候,我們去這裏放牛,運氣好的話,還能撿到幾枚鑄有「鹹豐通寶」、「光緒通寶」字樣的銅錢回來。

我們村雖然談不上人傑地靈,但是風水還是不錯的。村民們家裏,兒女雙全是標配,家家戶戶基本上有兒有女,再不濟也是兩個兒子。

村子裏有兩口水井,村頭和村尾各有一口井,裏面流淌的都是泉水。村子周邊還有不少泉眼,小時候放牛,夏天口喝了,無論牛走到哪個山頭,放牛的人都有清冽的山泉水喝。

這本來是一個十分平靜祥和的小山村,可是近二十多年來,還在村子裏居住的人越來越少了。村子裏出了幾個事業有成的老板,又出了幾個讀書人,還有不少人去了廣東和江浙一帶務工,因此,村子裏越來越冷清。

這幾年,村裏幾個八、九十歲的老人先後去世了。如今,村子裏剩下的就只有幾個六、七十歲的老人了。

2022年,村子裏最後一個我爺爺輩的老人也走了,我和父親都去他家幫忙。在回家的路上,父親嘆了一口氣說,現在老一輩的人都走光了,該輪到我們了。我聽了心裏真的很難過,可是,這自然規律,誰又能逃得過呢?

我們村周邊的幾個村莊,過去我常去遊玩,如幾步橋、高壟家、羅姓橋、江邊老屋等等。如今,這些村子還不如我們村,基本上一個村子裏只有幾個老人而已,甚至一個村子裏就只剩下一戶人家了!

唉,二十年前的人去樓空,但是,逢年過節尤其是春節,大家都還回村過年聚一下。如今,村民們散落在全國各地,早把他鄉當做了故鄉,也許,用不了多久,隨著我們這一代人的離開,我的故鄉將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