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瀘州中藥材產業發展「帶頭人」從藥農變商人

2024-07-27三農

瀘州觀察 周夢穎 文/ 圖

「稍等我幾分鐘,馬上到。」7月23日上午10時許,瀘縣百和鎮騎龍村一處田塊,一輛采收機正配合著多位村民,完成近4畝田的白芷采收工作,正在技術指導的瀘縣百和鎮鄉村振興鄉賢聯誼會副會長、騎龍村特聘村主任姚靜接了一通電話,便匆忙放下手中的鐵耙,從白芷采收的田間,趕到中藥材初加工廠房,與一家前來洽談合作的醫美公司碰頭。

從田間生產一線到加工廠房的距離不算遠,驅車不到10分鐘。在此期間,姚靜也從一位藥農身份切換為商人的角色前去「赴約」。

烈日下,剛從土地裏挖出來附著了深褐色泥土的白芷,被村民平鋪於晾曬場中進行晾曬,陣陣藥草青氣蔓延於此。

「近段時間是白芷采收的關鍵期,白天采收,晚上烘幹,為後續中藥材加工生產銷售做鋪墊。」瀘縣百和鎮騎龍村白芷中藥材種植基地負責人任誌偉介紹著,剛挖出的白芷晾曬近24個小時後可去除40%的水分,再放進烘箱經過12個小時的烘幹就可密封裝袋儲存,便於銷售和加工。

「為了增加白芷的附加值,不只停留於中藥材種植上,此前,已和多家高校達成合作,研究白芷中的有效成分提取並試驗成功,近段時間準備投入生產,拓展醫美產品的市場。」姚靜笑稱,自己不止要成為「懂行」的藥農,也要善於角色轉換,成長為一名「遠慮」的商人。

除了百和鎮鄉賢會副會長、騎龍村特聘村主任的身份,姚靜也是縣人大代表,村上發展中藥材產業的「帶頭人」,不僅成立了四川盧川中藥文化產業園,帶動全村超4成的村民種植中藥材,也輻射動員了周邊鎮,以及重慶永川區等萬畝中藥材種植,銷往重慶、河北、山東、廣東等地。

據介紹,百和鎮有悠久的種植中藥材的基礎,且氣候、土壤等比較適宜白芷、黃精等中藥材種植。

「以往村民自己種植中藥材,但由於種植不規範、儲存不當等問題,賣不起價。現如今,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管理、技術指導、底價收購等已成體系,村民們不僅有了發展信心,回收價格也實作翻番。」瀘縣百和鎮騎龍村村支書、主任杜冬梅說。

當前,瀘縣百和鎮騎龍村已建成晾曬場地6000平方米,初加工廠房1500平方米,烘幹線2條,為延伸產業鏈,當地還打造了中藥材展示體驗館、中醫藥科普學習的百草園和農事體驗園,實作「種植+加工+旅遊」為一體的「三產」融合發展。

放眼瀘縣,不止百和鎮騎龍村白芷中藥材種植基地在打破藥材產業鏈單一的問題,瀘縣福集鎮石鴨灘村結合旅遊觀光建成了規模成片黃梔子藥材基地,每年梔子花開的時候有上萬遊客到訪。

目前,瀘縣中藥材種植面積3萬余畝,2023年產量2萬余噸,產值超2億元。2023年,瀘縣全面啟動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範縣建立,於11月順利透過現場評審。

「在更進一步的打算中,瀘縣規劃打造川渝道地中藥材區域品牌,探索以中藥材種植、加工、貿易、觀光為一體的三產融合發展模式。」瀘縣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之後還將持續推進全縣中醫藥事業、產業、文化三位一體高質素發展,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普及,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全力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如何讓道地藥材變得更「地道」,持續推進中藥材產業高質素發展,2023年1月,瀘州市印發【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0年)】,從培育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帶、建設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擴大中藥材規模化種植基地、加強中藥材產地初加工、打造中藥先進制造集群等多個維度,全面規劃、指導瀘州市中藥材產業發展。

截至目前,瀘州市中藥材種植面積58.1萬畝,產值17.4億元。

按照規劃,到2025年,全市在中藥材生產、中藥制造銷售、中醫藥康養文旅、中藥產業人才隊伍以及中藥材產業體制機制五大方面,形成與瀘州市中醫藥強市地位配套的發展格局。瀘州市中藥材產業總產值超50億元,其中中藥材種植業產值達到10億元,中藥材加工和制藥產值達到 20億元,中醫藥康養文旅產值達到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