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農村「斷親潮」:親情紐帶松動,是人情變遷還是文化流失?

2024-02-06三農

近年來,城鎮化加速結合,給人們帶來了新思想、新觀念。

尤其農村的年輕人,能很快接受新事物,更傾向於追求個人發展。

對於年輕人來說,現在生活豐富、娛樂眾多,走親戚大多是長輩嘮嗑,誰都不認識與其尷尬倒不如不去。

是什麽影響了人情味的冷淡?

記得小時候過年,大家都會拎著大包小包「走親戚」,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熱鬧的景象。

而現在,一提到「走親戚」有些人恨不得遠遠離開。

從情感角度來看,現代社會無論是從人文經濟還是思想開放,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物質生活的提升不再僅限於節衣縮食的狀態。

社會結構的調整改變,讓更多人越來越註重利益,誰也不想讓別人分走一杯羹。

「火藥味」漸濃的功利心讓每個人都充滿著戒備。

所謂的「親戚」只是口頭上的名義而已,其實誰也不認識誰,一年到頭根本見不了幾次面,大家根本沒有共同話題。

而且,現在物質生活豐富多彩,自己可玩的有很多,沒有必要為了不認識的人浪費自己的情感。

人情變遷與農村「斷親潮」

一直以來農村發展都是一個緩慢的節奏,為了讓農村與城市更好的協調互補,從1952年開始,中國就逐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工作。

隨著制度不斷完善和推進,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

發展行程的變化,讓更多的人湧入城市。

人就怕別人比自己過得好。

像以前,大家什麽都沒有,互幫互助的親情很是溫暖。

反而現在生活好了,之前的親情也都煙消雲散了。

你過得好,別人就「眼紅」, 久而久之大家都形成了一種攀比的風氣。

年輕一代,由於受到新式教育的影響,對自己的生活和目標更加明確,隨著時間的推移, 對「親戚」這一概念也就逐漸淡化。

是人情的變遷還是文化流失?

現在維持親戚關系的估計也就只有長輩了。

年輕人和老一輩之間的經歷不同、觀念不同, 不同時代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都有所代溝。

隨著全球互聯網的普及,使得大量外來文化湧入。

年輕人的認知被開啟,了解到了更多新鮮事物。

自己有獨立的思想和做事風格,再加上本身也就沒什麽可以交流的必要,長此以往也就使親情紐帶難以維持。

結語: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和現代化生活方式的沖擊,傳統親情觀念逐漸淡化,年輕一代對「走親戚」的傳統習俗產生疏離感。

「走親戚」作為農村地區和社會之間的親情紐帶,不僅是一般的親情。

更是人類最基本、最珍貴的情感, 是我們在這繁雜的社會中立足的根本。

親戚之所以叫做親戚,那是上一輩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親情的力量都是無法替代的。

家庭成員作為親情的重要載體,應該放下手頭工作,利用節假日常回家多看看父母和親人,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讓親情找到一個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