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老師!請還給他4分」:開放式教育下,言之有理即可

2024-07-08教育

「對與錯之間的差別,是被肯定與被打壓之間,從天堂到地獄般的心境。」

如果給出這樣一張圖,問「從以上統計圖中,你還能得到什麽資訊?」你會如何作答?

近日,一位媽媽曬出四年級孩子的一道數學錯題,孩子從圖中解讀出「這個病人快好了」,但卻被老師判定為錯誤,扣掉了4分。

結果大量網友現身評論區為孩子鳴不平「這怎麽錯了呢」「你就是讓溫大醫看,也是這個結果!!!」甚至吸引了不少對體溫折線圖了如指掌、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醫學人才,從專業的角度現身說法,「工齡11年主治醫師認為:老師,請還給他4分!」

(網友要求還給孩子4分)

隨後,孩子媽媽分享出這道題目的正確答案

「叔叔阿姨們討論一天一夜了,正確答案是從哪天到哪天體溫相對穩定」。

對於這個答案,有人不理解:「題目設定有問題,不應該要求唯一答案」,有人則表示接受「我覺得是這樣的,他覺得快好了是他的猜測,因為病情確實可以反復,但是哪天到哪天病情平穩是事實」。

以上種種爭議和討論的焦點在於:題目設定在「生病」的生活化場景中,孩子們答題除了數學邏輯外,更依靠直接的生活經驗,

開放性的題目理應有更包容的教育尺度,何妨在結尾處加上一句「言之有理即可」?

教育權力關系下:用平視交流代替俯視

「從以上統計圖中,你能得到什麽資訊?」是一道看圖說話的開放式題目,所以理論上只要從圖中得到的資訊都算是正確,

似乎只是一個因為題目設定不嚴謹而鬧出的烏龍事件。

但是值得註意的是,在孩子作答和標準答案之間需要經歷老師批改的過程,

而在這個事件中,老師這一道關卡的透過標準是與答案完全重合的。

就算是孩子的媽媽,在分享影片時也特意標註了「#改卷子不生氣系列」,似乎意味著孩子的答案在原始語境裏就是「讓人生氣的」。

(網友對題目的評論)

問題的背後是作為教育關系中主導者一方的大人,對孩子們樸素的答題邏輯缺乏寬容和理解,

以捍衛「數學邏輯」的名號,在無形之中對孩子的開放性思維進行肆意打壓。

在「這個病人快好了」的評論區下,眾多網友分享出自己曾經「被扣4分」的經歷。

可能「增加」與「增多」之間僅僅一字之差,但卻能在一個孩子在記憶裏刻上烙印,甚至多年之後依舊難以忘懷,

對與錯之間的差別,決定的並非只是考試分數的高低,更是被肯定與被打壓之間,從天堂到地獄般的心境。

(網友分享自己經歷)

所以話題「全網醫生聯名讓老師把這4分還給孩子」迅速登上熱搜高位,「他沒錯」的聲量慢慢匯聚,演變成「TA沒錯」,人們想要爭取的已經不僅是這道題裏被扣掉的4分,更想透過這種方式慰藉童年時那個明明沒錯卻受了委屈的自己。

(該話題登上熱搜)

在教

育體系中,雙方知識的不平等帶來交流的誤差和權力的再造。

福柯提出「權力以知識的體系呈現」,對於早已完成文化習得過程的大人而言,在教育關系中天然居於教導者的高位,擁有「一錘定生死」的權力,常忽視孩子們仍處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成長初級階段,居高臨下地以單一、死板的標準提出要求,只會導致重壓之下揠苗助長的局面。

此時又何妨以平視代替俯視,與其居高臨下地制定各項死板的標準,不如多些寬容和理解,在給予孩子更包容開放的發展空間外,也留給自己一片喘息的余地。

紮根生活情景中:畫一個盡量完美的圓

以平視的姿態對待教育,並非陷入相對主義的陷阱,當一個「這也有理,那也有理」的好好先生,對孩子成長中的一切問題全盤接受。

而是希望讓程式正義的圓盡可能完美,能夠做到更公平、包容,以開放的態度探索因材施教的另一種可能。

有網友提問,如果在題幹中加上「結合所學知識作答」「根據題幹要求作答」的額外要求,繞開醫學知識,

「在數學試卷上回答數學相關的內容」,這道題的答案是否就唯一且確定,爭議就會從此消弭?答案很難說是肯定的。

(網友評論)

劉慈欣在【鄉村教師】中借外星人之口表示對:人類沒有記憶遺傳卻能「在兩代生命體之間傳遞知識」的驚嘆,但是

教育的目的並非僅在於公式、理論的記憶,「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越來越重要。

所以「嫦娥六號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樣」出現在與化學元素有關的試題裏;對二元一次方程式的數學知識的考察需要包裹上了一層雞兔同籠的外衣;鍛煉學生的讀圖能力也專門設定了病人連續發高燒的生活化情景。

但是就像不會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對於不同年齡、不同地區的孩子而言,他們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情景不盡相同,甚至有著天壤之別。

這就要求出題人在考察知識的掌握程度時,對題目的設定必須跳出個人經驗和偏見,兼顧到全段學生的理解能力。

就像孩子們可能都經歷過從發熱到退燒的過程,在父母和醫生的耳提面命中掌握了「36℃到37℃左右才算健康」的生活常識,但是除了有反復發熱經歷的孩子,大家看到折線圖的第一反應很難是「從前天到現在,體溫越來越穩定了」。

有老師分享出自己學生做的成語解釋,在孩子們看來,「無微不至」意思是「沒有微信的地方不要去」,「度日如年」則意味著「日子非常好過,每天都像過年一樣」。

(孩子們的答案)

對於被譽為「中國人

自己的壓縮包和超連結」的成語,

可能指向某個歷史故事、象征意義、甚至人生哲理,對於之前沒有接觸過這些成語和相關經歷的孩子而言,很難對此進行恰到好處的解釋。

生活中也經常有「數學題做得越來越像語文」「語文題沒有正確只有更正確」的抱怨聲音出現,

背後折射出的是題幹與答案的對照不夠精準、題目設定沒有紮根實際的「假大空」問題,當題目邏輯無法做到嚴絲合縫、題目設定偏離人們的樸素認知時,答題的難度將加倍轉移至學生身上。

(網友對事件的評論)

做不出來這樣的題目,很難說是智力層面上的差距。

在設定題目情景時如果一葉障目,理所當然地從僅從個體或者部份出發,那麽對於那些被遺漏在外的學生而言,學習的難度將飛速攀升,甚至表現為不斷的自我糾結和難以自洽的痛苦,

在此情況下,填鴨式的死記硬背將成為掌握知識的唯一辦法,何談內化於心?

讓知識回歸生活:人生的多元評分標準

在探索教育的平等交流空間與公平程式設定之外,更多元化的價值評分體系也應納入考量範圍之內。

當高考結束,知識終於脫離於「唯分數論」的魔咒後,反而「知識無用論」的說法甚囂塵上,

一方面表現出人們對於死記硬背、生填硬灌式教育的不滿與反思,另一方面也在拷問教育的本質:是否與生活脫節?

其中首先應該明確的是教育的目的是什麽?

不僅在於掌握知識、拿到高分,更在於將知識套用至生活中,逐漸完成人的社會化,所以大家從小時候,就會在試卷中模擬現實交流場景,在口語交際類問答中提升社會交往能力。

最開始孩子天真稚嫩的話語中,表現出一種尚未經過社會規訓的小動物般的敏感和靈巧,比如他們認為幫媽媽刷碗後,媽媽會誇贊自己的:「太陽打西邊出來了」;被學生冒犯後,他們預想中老師的反應是毫不客氣地回擊「再大有你的臉大嗎?」

(孩子們的情景問答)

社會交往經驗不足的孩子在面對生活場景時,比起約定俗成的道德規範,更依賴於直觀感受和已有經驗來判斷「我應該怎麽做」,但是在一次次模擬訓練中,他們學會了如何謙虛待人,如何遵守約定俗成的道德規範,似乎成為了在傳統價值評判體系中得分更高的乖孩子。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的人生面臨著遠比「透過該圖,你能讀出什麽資訊」更加開放的答題環境,很多時候我們文不對題,甚至只能交上白卷。

人們渴望透過一些知識的學習獲得更順利的人生,「這才是大學生應該掌握的幹貨」的話題經久不衰,從「大一生存指南!大學生千萬別做的6件事!」到「畢業後如何租房?找工作簡歷怎麽寫才加分?五險一金是什麽?求職時如何爭取更高的薪資?」的討論永遠熱火朝天,大家好像永遠處於一種得分焦慮中。

(「大學生應該學到的幹貨」)

但是走入社會後,

固定的學習體系和成長軌跡被打破,我們的生活也不再有單一的評分標準。

除了似乎誰都可以來打分,而誰的分數卻又都不重要,工作能力受到稱贊是被肯定的一種,吃飯吃嘛嘛香又何嘗不是?

而我們始終以觀心、觀己為最後的豁免準則,最終,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