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對「應試教育」一定要切實做一些理論探討

2024-03-22教育

感謝您關註「永大英語」!

對「應試教育」一定要切實做一些理論探討

王策三

20世紀80年代後期,群眾自發地提出素質教育的概念。教育界當初沒有多少異議,但自從有的論者為之設立一個對立面——「應試教育」,並提出「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口號,於是引起迄今還沒有停息的討論和爭議,「應試教育」這個詞和概念也就這樣產生了,並且因此對素質教育概念的質疑也越來越多了。

很有可能,將來有的教育史家在撰寫中國現代教育史的時候,會記載下一宗「冤假錯案」,為它「平反」。

究竟如何在理論上比較科學地理解和說明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從而破解所謂的「應試教育」之謎?

一、關於「應試教育」 簡單的歷史回顧

在中國,片面追求升學率不是偶然現象,不是不可捉摸的。追求升學率現象並非從來就有,而是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才開始發生的,而其片面性的特點,則是後來一步一步顯現和加劇的。

在此之前,根本不存在追求升學率現象,相反,高等學校生源不足,高中畢業生數量還不夠大學招生的數量。當時政府采取了開辦工農速成中學和從在職幹部中選拔優秀分子保送等辦法,以滿足高校招生的需要。

自1956年開始,情況發生變化,初、高中畢業生的數量超過了高中和高等學校招生數量。這樣,升學競爭和追求升學率現象就初露端倪。

為了整體上解決初、高中畢業生的出路,當時,曾經想到的辦法,就是加強勞動教育,教育學生「一顆紅心,兩手準備」,既準備升學,也準備就業;並且因此在1958年的「教育革命」中,強烈譴責學校教育脫離社會實踐,脫離生產勞動,因而大力實行上山下鄉,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知識分子與工人農民相結合。

不過,後來的事態發展表明,那次的「教育革命」行動過火,打亂學校秩序,過分強調生產勞動,嚴重輕視知識教學,降低了教育質素;而且,並沒有解決升學競爭和追求升學率問題。學生初中畢業年齡太小,中等職業學校發展不了,成本太高,經費無從談起,當時整個社會生產的性質、規模和結構也無法吸納其畢業生。因此,初中畢業生只能繼續升高中。

於是,20世紀60年代前半期普通高中大發展,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其中一部份人走上勞動就業這條路,還樹了一批先進典型,但為數極少。當時強調階級鬥爭,政治運動頻繁,生產力和經濟的狀況,城市,特別是農村,根本解決不了這些高中畢業生勞動就業的問題。就業無門,就只有升大學這一條路。高校升學競爭和追求升學率現象就日益明 顯。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間,升學競爭和追求升學率現象倒是不見了,「被消滅」了。一方面,大學不辦了,或者只辦理工科大學,推薦、保送一些工農兵到大學學習幾年後又回到生產實踐,高中應屆畢業生是沒有準入的資格和機會的。另一方面,成千上萬的初、高中畢業生上山下鄉,而且安家落戶。這樣,自然就不存在升學競爭和追求升學率現象了。但這顯然是極不正常的歷史倒退。

1977年恢復高考。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陸續返城。他們中的相當一部份人跟每年新的高中畢業生一起,先後參加高考。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幾年裏,升學競爭和追求升學率現象又重新出現,並且競爭相當激烈。高等學校積極發展,但仍然趕不上高中畢業生數量的增多。社會生產和經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但仍然不能很好地解決就業問題;不僅高中畢業生就業困難,連大學畢業生就業也相當困難,加上其他新的、老的、內部的、外部的問題,追求升學率和考試競爭越來越激烈。而且,這種現象越來越超出常規,走向極端,凸顯著嚴重的片面性。

這就是中國追求升學率現象,從無到有,由初露端倪到日益明顯,一度「被消滅」,又重新出現,並越來越表現出嚴重片面性的大致過程。

二、危害性嚴重,但並未改變中國基礎教育的根本性質

片面追求升學率現象,帶來許多不良乃至嚴重的後果。其主要表現為:

競爭極其激烈,迫使學校、教師、學生加大課業量,加班加點,占用節假日,這擠壓了學生休息、娛樂活動時間,造成過重的學習負擔,影響身體健康。

比學習壓力更大的是心理或精神壓力。整個社會風氣都講究學歷,上大學和不上大學差別甚大,家長「望子成龍」,做兒女的自然不敢稍許懈怠,加上某些教育行政幹部為了自己「政績」向學校強派升學率指標,甚至剝奪部份成績差的學生參加高考的權利,更加重了這種壓力。

有的出版商與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中極少數人聯手,利用學生和家長考學心切,傾銷五花八門的參考書籍和材料,開設名目繁多的收費補習班,大發橫財,有些條件好的名牌學校收取擇校費,其數額有些高得驚人,又加重了學生和家庭的經濟負擔。

相當長的時期裏,特別是早些年,錄取率小,淘汰率大,少數人考上,多數人落榜,相當殘酷……

關於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嚴重後果和危害性,在中國廣大教育工作者中認識是一致的。但在如何準確定性、正確歸因、全面評價,以及采取切實可行對策以真正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確實存在著認識的分歧。

能不能將它判定為跟素質教育對立的一種獨立的特殊的教育形態——「應試教育」呢?並且是「以考試得分為手段,以把少數人從多數人中選拔出來送上大學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學的教育」呢?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中國的教育,總體上講,是全面發展教育或素質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現象的出現和存在,並沒有使之變成另一種獨立的、特殊的教育形態,特別是不足以構成跟全面發展教育或素質教育對立的另一種獨立的特殊的教育形態。

就連當年對「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提法倡導最有力的論者,也認為「‘應試教育’不是對現行基礎教育的概括,只是對現行基礎教育中某些弊端的概括」,「只是一種傾向」。

中國迄今幾十年(1958 年極短時間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破壞,但終究得到撥亂反正)的教育,其目標、課程、學校教學一整套制度以及教師隊伍等,都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因此,把片面追求升學率叫作「應試教育」,說成是跟中國幾十年的全面發展教育或素質教育對立的另外一種獨立的特殊的教育形態,是沒有根據的;而把它說成「以考試得分為手段,以把少數人從多數人中選拔出來送上大學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學的教育」,則更是不符合實際的。

即使按照所謂的「應試教育論」的曲解,也透露了重要資訊:它帶著譴責意味片面地認定,「應試教育」教育學生「上大學為唯一」(一心上大學),「得分為手段」(考試得分高),「從多數人中選拔出來」(出類拔萃)……然而,這些跟全面發展教育所追求的目標並不完全沖突。當然,全面發展教育不停留、滿足於這些方面,但是又絕不否定、排斥這些方面。

特別有深刻意義的是,大凡高考得分高的學生,除個別例外,一般足以表明他們在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方面占有很大的優勢;而這一點,正是學生個人全面發展的決定性的基礎——德、智、體、美、勞動諸方面發展的基礎,各種專業、技術發展的基礎;而且其本身也不同程度地含有著或反映著全面發展教育所要求的諸多素質。

由此可見,絕不能把片面追求升學率現象判定為跟全面發展教育或素質教育對立的一種獨立的特殊的教育形態——「應試教育」,「以考試得分為手段,以把少數人從多數人中選拔出來送上大學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學的教育」。

這樣所謂的「應試教育」是不存在的。所謂的「應試教育」,無非是指學生高中畢業要升大學,大學招生要考試選拔(擇優錄取),學校教學要為之應對。這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完全是很正常的事,問題只不過是發生了片面性的偏差,並且其片面性的偏差主要是中國歷史現階段社會條件決定的,需要逐步解決。

三、對追求升學率只能反對其片面性,籠統批判和全盤否定則是錯誤的

多年對片面追求升學率現象的討論和批判,暴露出某些論者在理論上混淆了兩個重要的界限:一個是混淆了一般的追求升學率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界限,另一個是混淆了正常應試和片面「應試」的界限。殊不知,只有劃清這兩個界限,才能夠如實地認識追求升學率現象的客觀本來面貌,才能夠對癥下藥,有效地解決問題;反之,如果混淆了這兩個界限,就不可能正確認識客觀現實,並且搞亂了人們的思想,在采取對策時就會陷於圓鑿方枘的尷尬局面。更重要的是,如果混淆了這兩個界限,就會在反對不正確東西的時候把正確的東西也連帶反對掉 了。

片面追求升學率現象主要不是學校教師教育觀念、現行教育模式造成的,而是社會問題,確切地說,是在教育上表現出來的社會問題。如果把它只是歸因於教育自身、學校教師教育觀念,板子打在學校教師的屁股上,實在冤枉;如果把它歸因於現行教學模式,亦即所謂的「傳統教育」乃至「凱洛夫教育學」身上,未免太膚淺了。

從總體上講,根本原因是社會發展程度不高,從教育自身講,在中小學九年義務教育逐步普及,高中尚未普及,中等職業教育不發展,分流不暢,高等教育尚未大發展的情況下,就必然發生追求升大學的競爭。一些已開發國家,由於發展程度比較高,國民絕大多數(所謂中產階級)的經濟、社會、文化狀況相對均衡、平等。(沒有「學而優則仕」考試的文化傳統)學生初中畢業之後,分別順利地進入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或勞動就業,又有大學可上,而且比較單純,主要不是為了社會生存的考慮,而是為了享受更高級教育,滿足個人興趣愛好,謀求自身更好發展,基本上少見今天中國這樣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

中國追求升學率現象之所以發生片面性的、深層次的原因,涉及社會成員利益分配、物質需求和精神文化等問題。

我們也不能一般地反對正常應試和應試教育。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充滿了(廣義)考試,人類和每個個人一生都在應試。有考試就有應試,要應試就要準備,要準備應試就要教育,準備應試的教育就是應試教育。

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切教育也都是應試教育。大凡教育都必須有考試,從而跟應試密不可分;沒有某種形式的考試的教育是不可思議的。(素質教育也絕不能沒有考試,在這個意義上,素質教育也是應試教育。)

由於多年批判所謂的「應試教育」,使許多人產生一個大誤會,誤以為教育不能是應試的;應試的教育不能算是好教育,還生造出一個「應試模式」的名詞來,個別教育學者甚至跟著當作貶義詞反復使用,似乎「應試模式」的教育就是壞的教育。這大概是把考試和應試僅僅歸結為「一紙卷面、只需學生死記硬背應對」這一極端形式。

人們應當做和能做的,是反對「片面」應試,力求做得正常,是反對不好的或錯誤的考試,努力改革改善考試。現階段多種考試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需要改革完善。但必須明確:這是要以比較好的考試取代不夠好的考試,而不是廢除考試。

中國是考試的故鄉,國際上有評價認為,中國發明考試是跟四大發明並列的第五大發明,對人類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

考試基本上有兩大功能或用途:一是用於檢查教育教學效果;二是選拔人才。在「應試教育」的爭論中所談論的考試,是較嚴格意義的現行的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簡稱高考,下同),它兼有檢查中學教育效果和大學選拔新生兩種職能,當然主要執行選拔的職能。

由於追求升學率與高考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因此,籠統批判和全盤否定追求升學率的論者,也籠統批判和全盤否定現行的高考。極端者甚至說:「高考毀掉了基礎教育」,要高考完全服從基礎教育的標準和要求,乃至主張廢除高考。

其實,對於高考也要具體分析。現行的高考,其目標、內容、方法、功能諸多方面,的確有很多局限和缺陷。例如,它兼有檢查中學教育效果和大學選拔新生兩種職能;但實際上,它對兩方面的特點和要求都不能很好地適應和滿足。

教育學屬於社會科學領域,我們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看到現行高考積極合理的一面。目前的高考還是相對比較公平而又有效率的。公平糊效率是考試優越性之所在。「在分數面前人人平等」;而且分數是剛性的硬指標,沒有多少折中、通融、弄虛作假的空間。這就是為什麽群眾(包括未能考上大學的考生和家長)能夠接受的原因。

與考試對應的方法,最為人們關註的就是推薦或保舉。對此,歷史早已告訴我們其經驗和教訓了。隋唐時期中國發明考試的方法,就是針對推薦或保舉方法的弊端而進行的改革,是巨大的歷史進步。在此之前的保舉方法,其實際後果就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就是說,只論門第、權勢,不能選拔出德才兼備的真正人才,而且制造和加劇了社會矛盾。

嚴格的考試方法,比起長期考察、成長記錄(檔案)、實踐作業、綜合評議等評價方法要簡便易行、節約成本、效率質素要高。現在還沒有更好的方法來取代高考,對高考的改革也不能抱不切實際的期望。

因為中國當下社會情況和問題極其復雜,矛盾很多。考試有其「天生」的局限性,無論怎麽改也是不能完全沒有缺陷的。可以設想,如果我們籠統地批判高考,改革不夠謹慎,甚至取消它,那局面將是怎樣呢?首先是高校招生如果不用考試方法,而用推薦、保送的方法,或者用其他的非嚴格考試方法,那樣一來,現實社會上利用權勢、金錢,拉關系,走後門,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等不正之風,將會乘虛而入。其公平、真實的程度,一定不及現行高考方法。不發達地區、廣大農村以及其弱勢群體的子弟入大學的機會將會減少。青年一代乃至全社會奮發好學的積極性將會遭到挫傷。「讀書無用論」將流行起來。各種各樣的矛盾將會產生、增多和加劇。社會的穩定將受到嚴重挑戰。

四、正確應對的思路

那麽,究竟如何應對呢?本文性質在於理論探討,不能提出具體的辦法,只能論及若幹思路。要從理論上根本否定所謂的「應試教育論」。對於片面追求升學率現象,應該是用利減害,分步解決,找準「片追」的真正原因和根源,創造條件,內外結合,逐漸緩解。

第一,要因勢引導。用其利而減其害,不能仍然沿襲鬥爭思維,把它妖魔化;而要采取建設性態度,具體分析,分步解決。第一步應該是先遏制其過分的片面性,然後促使這種片面性逐步緩解。追求升學率和高校招生實行選拔考試,較長時期還將存在。但如果處理得當,雖然空間有限,仍能大有作為,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既減輕其危害性,又能發揮其積極作用,把兩者相對統一起來。

隨著經濟、社會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加上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大學生源相對減少),如果,內外部一齊著力。在外部著力積極創造條件的同時,在教育內部,一方面,有關部門和專家不斷探索進一步改革高考的思路和辦法;另一方面,中小學校積極努力,端正教育思想,嚴格管理,主要抓實抓牢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和質素。那麽,兩方面相互靠近和銜接,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

20世紀80年代前半期一段時間的情況就是這樣的。那時,外部環境較好。一些做得好的學校教師,積極進行各種各樣的教學改革實驗,切切實實地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追求質素,講究實效,沒有加班加點,沒有節假日補課,學生沒有太大的學習壓力,更沒有心理壓力、經濟壓力和社會壓力,不刻意對付高考,而升學率卻很高。

第二,最重要的是積極創造內外部條件,特別是切實改善外部社會環境。這是很實際的事情,不是只憑著轉變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更不是只憑著空洞口號。一味地進行批判,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幫倒忙,激發逆反心理和強烈反彈,耽誤問題的解決。

這些年來,大學升學率普遍有很大提升,主要靠的是高等學校擴大招生,而這又靠經濟、社會發展使高等學校能夠這樣做。如果像我們一些論者所言,只靠教育(如課程改革)的力量,甚至只靠轉變教育觀念(如素質教育概念)來解決,那只能是教育萬能論的唯心主義空想,不僅是舍本逐末,說得嚴重些可能會轉移視線。追求升學率其片面性之所以不斷加劇,其真正的深刻原因和現實根源,是社會壓力不斷增大,跟 20 世紀 80 年代初一段時期有很大不同,一些新的現象突出出來:不僅中學畢業生就業困難,大學畢業生就業也困難起來,分配諸多不公平,收入差距相當大,特權腐敗滋生,法治不夠嚴,在商品社會競爭大潮沖擊下,道德滑坡,人性固有的弱點一面放縱地表現出來,物欲橫流,貪得無厭等,特別是中國根深蒂固的「升官發財」文化思潮,空前膨脹泛濫,權、錢的誘惑力太大了(公務員考試火爆現象是小小一面鏡子)。

這些,使得人們爭取上大學的要求更強烈了。按說,近年大學升學率有很大提高,追求升學率的勢頭應該有所減緩,為什麽還更強烈呢?因為社會壓力沒有減輕,由於擴招而大學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社會吸納力跟不上,就業也困難了,如果說原先只是追求升上一般大學的話,那麽現在又升級為追求重點大學、名牌大學和時興專業的競爭,進而爭相為考碩士、博士研究生,進博士後流動站而奮鬥。於是,學校、教師、學生、家長並非都出於自願,而是為大潮裹挾,相當無奈,身不由己,拼命去追。再加上一些地方幹部,也是為權、錢所惑,抱著不正確的「政績」觀,把所在地區的學校升學率高作為自己「政績」和謀取晉升的資本,對追求升學率鼓勵、支持,甚至強迫命令,推波助瀾,以致追求升學率現象越來越超出常規,走向極端,凸顯著嚴重的片面性。

因此,要想遏制追求升學率現象的片面性,逐漸使其緩解,教育思想的端正和教育方式的改革固然重要,但根本上還是要設法減輕社會壓力,繼續發展經濟、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特別是要加強改革分配制度的力度,切實解決社會不公平問題,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真正遏制特權,懲治腐敗,改造社會風氣,提高政治、道德和精神文明水平。

最後,要克服追求升學率中的片面性,使其逐步緩解,這既是人們的願望,也是可能的。需要嚴肅指出的是,確切地講,這只能是改變追求升學率的性質,改變它現在這樣片面的形式,改變它由於社會不夠發展、不夠公平、強加於它的扭曲的性質和形式,絕不意味著消滅教育中對理想、高質素的追求。現代教育的改革發展,跟無政府主義或自由放任主義,以及「怎麽都行」的哲學是毫不相幹的。

(本文首次發表在【恢復全面發展教育權威——王策三新世紀教育文存】,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