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馬未都:司馬光砸不了缸,宋代燒不出大缸!不料被一成語打臉」

2024-09-24收藏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釋出,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

馬未都:司馬光砸不了缸,宋代燒不出大缸!不料被一成語打臉」

馬未都質疑「司馬光砸缸」: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探秘

「司馬光砸缸」,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陪伴了幾代人的童年。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卻對這個故事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宋代燒不出能裝下一個小孩的大缸。一時間,輿論嘩然,人們紛紛好奇:難道我們從小聽到大的故事,竟然是假的?歷史的真相究竟是什麽?

馬未都的質疑並非電洞來風。作為一位浸淫文物收藏多年的專家,他對古代器物的形制、工藝了如指掌。他指出,宋代瓷器以精致著稱,但大型器物卻較為少見,尤其是能容納一個小孩的大缸,更是聞所未聞。

馬未都的觀點並非孤例。近年來,隨著考古發現的增多和學術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重新審視古代器物的形制和用途。例如,有學者指出,古代的「缸」和我們今天理解的「缸」可能存在差異。在古代,「缸」可能泛指各種大型容器,而不僅僅是我們今天所見的圓柱形水缸。

司馬光當年砸的究竟是什麽呢?

從「缸」到「甕」:一場關於器物名稱的考證

要解開這個謎團,我們需要回到歷史的語境中去。翻閱古籍,我們會發現,古代的器物名稱 often 存在混用和演變的現象。例如,「缶」、「甕」、「缸」、「盆」等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地域,都可能指代不同形制的器物。

有學者推測,司馬光砸的可能並非我們今天所理解的「缸」,而是一種叫做「甕」的器物。「甕」是一種口小肚大的陶器,在古代常用於儲存糧食、水等物品。與「缸」相比,「甕」的形制更符合「能裝下一個小孩」的描述。

這一推測並非毫無根據。在【宋史·司馬光傳】中,記載了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但原文並沒有明確說明司馬光砸的是「缸」,只是說他「持石擊甕破之」。可見,「甕」才是原文中使用的詞語。

為什麽後人會將「甕」演繹成「缸」呢?這可能與語言的演變和故事的流傳有關。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人們傾向於使用更 familiar 的詞語來替代生僻的詞語,「缸」作為一種常見的器物,更容易被人們接受和理解。

「醯醬千缸」:一個被忽視的歷史細節

馬未都質疑宋代燒不出大缸,還有一個重要的依據是,他在多年的收藏生涯中,從未見過宋代的大缸。這個觀點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歷史細節,那就是「醯醬千缸」這個成語。

「醯醬千缸」出自西漢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形容一個人家或一個地方的醋和醬的儲備非常豐富,反映出其生活的富足或商業的繁榮。

「醯」是古代對醋的稱呼,「醬」則是指各種發酵制成的調味品。在古代,醯醬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其需求量非常大。為了滿足生產和儲存的需要,人們會使用大型的「缸」來盛放醯醬。

「醯醬千缸」這個成語的出現,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

「缸」這種器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存在,並且被廣泛用於儲存醯醬等物品。

為了滿足生產和儲存的需要,當時的「缸」必須具備一定的容量,才能盛放下大量的醯醬。

既然西漢時期就已經存在大缸,那麽作為西漢之後的朝代,宋代沒有理由燒不出大缸。

從器物到文化: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

馬未都質疑「司馬光砸缸」,看似是對一個歷史故事的真偽之辨,實則反映了我們對歷史和文化的不同理解。

馬未都從文物收藏的角度出發,註重器物的形制和工藝,他的質疑提醒我們,在解讀歷史故事時,不能忽視器物本身的時代特征。

而「醯醬千缸」這個成語的出現,則提醒我們,歷史並非冰冷的文字記錄,而是鮮活的生活體驗。在解讀歷史故事時,我們不能局限於字面意思,而要將其置於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中去理解。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並非因為「缸」的真假,而是因為它所蘊含的智慧和勇氣。在面對危險和困難時,司馬光沒有慌亂,而是冷靜觀察,機智應對,最終救出了同伴。

這種臨危不懼、勇於擔當的精神,才是這個故事最寶貴的價值所在。

未來展望:如何讓歷史文化「活」起來

近年來,隨著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增強和文化產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註歷史文化。如何讓歷史文化「活」起來,仍然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對歷史文物的保護和研究,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還原歷史的真實面貌,讓文物「說話」,讓歷史「發聲」。

另一方面,我們要創新歷史文化的傳播方式,利用影視、遊戲、動漫等多種形式,將歷史故事與現代生活相結合,讓歷史文化走進千家萬戶。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只是一個開始。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還有無數精彩的故事等待我們去發現、去講述。

**關鍵詞:**司馬光砸缸,馬未都,宋代,缸,甕,醯醬千缸,歷史文化,文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