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再一次看到胡友平的名字,就是要这样念念不忘

2024-08-02科技

今天再一次看到了胡友平的名字。

她出现了在【2024上半年百度热点报告】中。在上半年百度用户最关注的TOP5热点人物中,胡友平位列第一,依次分别是郭有才、王婆、姜平和10元手冲咖啡的阿姨。我相信至少前三位也会成为年度人物,甚至是若干年后我们也会举例的典型人物。

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出名之前,都是我们身边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而她(他)们都成了热点人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平台有很多,人人都可以发言,这是技术赋予人们的权利和福利。

在竹简乃至纸张流行的时代,历史只会记录大人物。用鲁迅的话说,二十四史不过就是帝王将相的家谱。而如今,我们可以关注和记录更多的小人物,在一夜之间,因为某个不经意的点,他们就爆发出生命存在的意义、普通人的社会价值。

小人物形成了大热点、大事件,这背后往往反映出大问题、大时代,其叙事往往已经跳出个人本身,留下了更宽泛更深入的社会议题。

胡友平虽然离去了,但留下了自己的百科,被授予「苏州市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在苏州市勇士榜上被记录,这些都不只是形式或仪式,而是必要的纪念。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胡友平这个名字永久留存,让她的事迹和精神被传颂,以及触发我们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始终警惕那些极端的情绪。

一个还有一个月即将满55岁退休的阿姨,在人生的最后时刻被迫成了勇士,这种身份上的看似反差,其实恰恰映照出真实的普通人:她们下意识的善良和奋不顾身的正义感,就是这人间人味的基本盘。

在热点人物里,我们不仅可以读懂中国,也可以读懂我们的生活,读懂我们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

比如,郭有才的故事,是这个时代底层形象及其诉求的一个典型代表。他的歌声并没有什么技巧,更谈不上专业,但是却唱出了一种状态:茫然无措,青春和理想被岁月风干。当我们不再年少,在琐碎中为生活奔波,也没混出个所以然来,这就是大时代下绝大多数小人物的真实状态。

大型媒体常常会有一个部门或栏目叫「人物报道」,甚至还有一些以「人物」或「人物+」直接命名的媒体,他们通常也是不错的媒体。因为关注人,关注具体的人,关注活生生、真实的人,就是新闻该有的最初模样。

百度热搜也有媒体属性,其实就该是「百姓热搜」。人们在检索什么,就是在关注什么,这些检索、点击和浏览累积成的大数据,也汇聚成了一种表达。古有月旦评,今有热搜榜。热搜是大众意识和意见的反映,就该力保真实、稳定而不轻易消失。

关注热点事件中的小人物,我们也都是在关心自己;看见他们的需求和困境,我们也是在为自己寻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