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中国将建成首艘海上发射船,与马斯克浮空岛正面较量

2024-07-26科技

导语

对中国航天来说,2022年是一个特殊的一年,因为中国将建成世界最大的海上发射船。

不得不说,中国航天的发展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从陆地发射到海上发射,这一切都很顺应潮流。

宇航员都能上天了,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

在中国航天踏上海上发射这条新的征程,无疑又为中国航天打开了新的一扇大门。

但中国航天也选择了与SpaceX浮空岛这一新技术正面较量,在这一方面中国究竟是与SpaceX保持一致,还是有所不同呢?

海上发射有什么优点。

说的都是海上发射技术,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却没有看到一艘完全海上发射的火箭,相对于SpaceX、蓝色起源等一众在商业航天上独树一帜的强大企业?

其实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国就曾有一家叫做「远洋」公司的专业从事海上发射工作的企业。

然而由于当时海上发射技术不算成熟,再加之那时人们对空间探测的兴趣也不大,这家海上发射公司不得不在破产后进行重组,最终也并没有将这种技术真正发扬光大。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先辈们当时能够研制成功火箭,探测卫星这样的高端技术,那时候真的是不容易!

而当时就算是安置着很多人们美好的期望,对航天事业也寄予了厚望,但在当时来说,也只是一些工农红卫兵们的精力充沛,才能使得当时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了蓬勃的发展。

可是当时社会的环境是比较混乱的,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所以最初企业还是由国家资金来支持的。

但是随着全国的重心转移到四清运动上,国家的资金重心也逐渐转移到农业生产上,企业也渐渐就开始陷入资金困境,从此再也没有能继续支持下去。

那么中国与SpaceX选择海上发射有什么优点呢?

怎么会不选择更先进的飞船登陆器?

首先,海上发射的优点就有不少。

一是经济性,就像SpaceX的星舰飞船登陆器一样,飞船经过海上发射后,其核心部件并不需要保留,可以直接将其报废,而且还省去了为了回收核心部件而导致的成本。

二是安全系数更高,由于火箭在发射后需要通过轨道航行进入太空,在这个过程中,其剩余燃料是大量的,一旦飞船有什么意外的话,比如火箭坠毁,人们很快就会有新闻报道出来。

但如果推进器的尾部在发射后被扔入太空,那么就相当于飞船脑袋掉了,但尾巴还没掉,正好就可以当做射箭进行瞄准,而且火箭的尾部接下来飞到哪里也不会有人关注,也就不会有人因此而对其产生兴趣。

三是卫星寿命长,相对于以前发射卫星会选择通过火箭逐一进行发射,然而由于当时技术尚未成熟,所以会导致卫星在这个过程中极易受损,因此存活的机会就大大降低。

但是海上发射就不一样了,不仅可以将卫星一起发射,而且选用的卫星托盘等都是可以保护卫星的,因此发射而出的卫星也会相对更完好一些,能够继续服役的时间也会变长。

四是航天效率高,海上发射也意味着「海陆结合」的发射方式,由船上的发射器将飞船发射进入太空,这个过程中也无疑将我国的航天发射事业往前推了一把,在海上发射方面迎来质的增长。

中国航天与SpaceX的不同。

但中国航天与SpaceX强强对话的地方也不仅仅是这里,正是这些方面的不同,也是中国航天在竞争中的一大优势。

比如SpaceX的龙飞船,大家都知道SpaceX的龙飞船多功能性强,不仅可以搭载宇航员进行载人飞行,而且可以将物资及时送达国际空间站,而且在「神龙二号」飞船结束为国际空间站提供货物运输服务后,其龙飞船还能够承担运送宇航员的任务。

但其实这个时候国家也没有放弃对载人飞船的研发,中国的载人飞船由「神舟」飞船担当,刚好与SpaceX的龙飞船相呼应,同样可以搭载宇航员进行载人飞行。

此外,SpaceX的星舰飞船在重返地球的过程中,一般会以滑翔的方式进行着陆,而中国的天舟飞船则会通过充填空气被动着陆在设定好的海域。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舱体会以分离的方式跟随着飞行,直至最后最后通过减速降落,这就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天舟飞船以舱体分离这样较为稳妥的方式降落,也避免了星舰飞船的滑翔着陆的方式所带来的一定的风险,这对于宇航员的安全保证来说还是有相当的优势的。

我国发射技术史的回顾。

飞船的着陆方式不同,其实不仅仅是两者在技术上不同,更是无形中影响到了两者在安全性上的差异。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发射技术史相当悠久,第一枚由我国攻克的导弹正是原苏联研发的「R-2」导弹,这也是我国研究火箭飞行技术的第一步。

其次就是我国研究出来的第一枚国产导弹,原型照搬着美国「小神眼」导弹,学的是其外观、外壳的材质以及电子元件,但这样的学习研究方法不仅没有减慢国家的研究步伐,反而加速了我国研究进步的步伐。

这样积极探索的条件下,我国的导弹研制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并且我国也采用了许多先进的研制技术,如此一来,我国的火箭技术研究就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再加上当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空军本就是国家军队中的一部分,因此有着国家的资金支持。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海南的文昌航天基地正好位于赤道附近,适合发射轨道升空,因此也就有了现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大本营,也有了现在我国航天研究的重地。

在当时,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很多火箭都是充满了未知数的,就如同「东风一号」运载火箭,其直径为十二点五米,这是当时为了提高火箭的推力所采取的办法,但能否成功还无从得知。

从「东风一号」运载火箭开始,我国的发射技术研究就逐渐进入了深水区,国家为了多样化的发射需求,一些火箭也有着不同的名字,如「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等等,早已用柔软的力量挑战着宇宙中的太阳系星球。

在1999年,探月工程开始实施于2004年,国家正式宣布将探月工程中的总目标定为「绕月探测」。

2010年二月,随着「嫦娥一号」探测卫星进入轨道,将研究卫星释放出来直至月球探测期满后再回收,这将是我国首次完成探月工程,也迎来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高峰。

但在2018年12月11日,我国就草拟了「中国探月工程困中期报告」,而在2020年,国家宣布我国的探月工程第一步已经完成,第二步从采矿开始,直至开发。

在2021年4月,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升空后,其控制系统直接进入了巡视轨道,后来飞行工程总体进入准备状态。

而在2023年,又迎来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高峰,我国将首次登月探测,这样的技术也是我国在卫星探测中第一次正式使用。

结语

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增加了许多值得人们期待的东西,我国航天事业的质量和规模都得到了更上一层楼的发展,我国航天事业也进入了更加高等的阶段。

而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航天事业也有望在未来的时间里愈发稳健,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