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勇攀科技高峰,工程师们这样说

2024-02-08科技
「工业城中山水最美,山水城中工业最强」,八桂大地的「工业城」柳州,位于南宁与桂林之间。在这座现代制造城,有「金瀑奔流」的钢铁产业,远销国外的装备制造业以及享誉全国的汽车制造产业、牙膏品牌和制药产业。春节前夕,记者走进这座被誉为广西工业脊梁的城市,走近「工业城」里的工程师群体,听他们描摹新的一年建设制造强国的蓝图,看他们敢为敢创,善作善成。
制造强国什么样,工程师们这样勾画
「你要问我心中的制造强国什么样?那就应该是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结构升级快、质量效益提升快、品牌影响力强、绿色与智能制造强、供应链安全、体制机制灵活,能快速适应和支持制造业持续发展,创新制度环境也很好!」提到制造强国的蓝图,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首席师孙金生滔滔不绝,作为曾主导东风柳汽柳东基地非标工装设计的工程师,他带领团队成功实现了7种不同轴距车型在同一涂装、总装线自动转挂生产,节约投资约4500万元。
但他觉得这还不够。立足现实,孙金生认为当前汽车企业智能制造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智能注塑、自动喷涂、智能装配、在线检测等方面推广应用少,智能化程度低。」在他看来,智能制造是系统工程,可「目前有些企业只是买设备,并未开展系统规划」。孙金生说:「智能制造转型,在提升效率、质量上还有很大空间,需要持续推广应用,开展系统规划。」
高质量发展,要做好强产业文章,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未来,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力度?
广西汽车集团首席技术专家彭南江介绍,他带领团队历时6年研发的整体偏置式同轴桥,目前已成为国内首家系列化量产的产品,作为下一代整体桥发展方向,国外有企业也在开发,但均未量产。
畅想未来,彭南江希望能进军新能源汽车底盘市场。「电驱动系统均价约6000元一套,市场规模500亿元,但是我们只能贡献该系统中价值最低的减速器和少部分电机。高层次的电机、电控研发还是瓶颈。」未来,他们考虑在香港、上海等地创立创新研发中心,以便提升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前瞻研发能力。
渴望成长成才,工程师们需要这些支持
产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产业而聚。工程师作为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制造强国的征程中,他们成长、成才面临何种困难,渴望获得哪些政策支持?
在孙金生看来,各行各业创新不断,变革不断,这给工程师们带来了挑战和压力,让工程师们充满着紧迫感。「为适应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参加专业培训和研讨会,与专家交流。希望政府能为工程师们创造更多交流研讨的机会。」孙金生还提出,目前在人才评价方面,对管理人才与工程师人才没有明确区分。
方盛车桥(柳州)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专家、高级工程师周大坤希望能「多多关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零部件企业」。给予这类企业学习大型企业人才培育的宝贵交流机会,给予更多人才引进、奖励方面的优惠政策。他建议,「在引进高新技术人才时,政府予以一定补助支持,或建立科研课题专项,鼓励高校与企业联合招聘,以减轻企业招聘高端技术人才的压力」。
广西飓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芯片制造行业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两个难题」——资金和技术人才。公司总经理助理韦焦妮介绍,由于半导体材料与芯片制造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极高,工艺复杂,在前期研发、设备采购等方面的成本投入较大,资金不足和技术人才短缺是目前发展的困境。她建议在企业融资或财政政策上予以支持或适当倾斜,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减轻资金压力。
对于这些呼声,柳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宏表示,当前柳州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破局突围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科技支撑和引领。「在新的一年里,将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这个方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柳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我们力争及时掌握工程技术人员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最大限度释放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潜能。」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黎宁说,广西科协将搭建工程技术人才成长平台,为工程师成长成才搭建全链条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
建设制造强国,工程师们如此谋划
2024年1月,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林明智、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林铁坚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这让一线工程师们倍感振奋。
春节临近,奋战在产业一线的他们,谈到新年愿景,干劲十足!
「要以他们为榜样,以更充足的干劲、更饱满的力量,让更多伟大的工程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飘香四海,在工程报国、科技报国的路上披荆斩棘,越走越远。」广西工程师学会副理事长、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邹易清宣读了「致广西工程师的倡议」,号召工程师们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创新活力,做好强产业的推动者,勇攀科技高峰的实干者。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钢铁行业,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转炉厂厂长陈利表示,「新的一年,将重点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面发力,全力以赴走好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姜奕名 詹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