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3日,人民日报的一条微博,让毛乌素沙漠冲上了热搜。
「 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栽种的树木按照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围绕地球的赤道54圈」!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的四大沙漠之一,它不仅即将「消失」,还被我们种满了土豆 ,为何如此庞大的沙漠,突然变得如此没有「尊严」?
沙漠变成「农场」,奇迹正在上演,在这背后又有多少人的日夜付出, 又会有哪些「感动中国」的人物?
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这三个字,在蒙语中的意思为「不好的水」 ,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区内。
整片毛乌素沙漠的面积约为4.2万平方千米, 它的出现,一部分是自然原因,更大的原因则是人为因素。
曾经的毛乌素沙漠生态十分优美,根据【太平御览】种对毛乌素沙漠的记载,匈奴的首领曾称赞其 「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 。
从唐代中叶之后,毛乌素沙漠开始出现沙化的迹象, 当初的水草肥美、牛羊遍地的景象,也因为连年战争、过度开荒垦殖等变得一去不回。
到了元朝,毛乌素地区周边战争不再频发 ,人类造成的破坏也慢慢开始减少,自然环境开始自我修复,沙化的情况才有了一些缓解。
清朝开始,一直到现代,毛乌素再次受到了人类的破坏, 再加上气候的干旱,沙化变得越来越严重。
沙漠无法给人类提供居住的条件,慢慢的当地的居民选择迁移,但迁移离开之后,原本的居住区没有了人类的治理, 在各种条件下,沙漠的面积变得越来越大。
随着治沙工程的开启,在毛乌素沙漠中,诞生了 治沙英雄石光银 ,40多年来,他造林数十万亩, 儿子也倒在了治沙路上, 对于她来说, 干成一件事,就是没白活!
「沙海愚公」石光银
石光银的一生,几乎就做了治沙这一件事 ,他父亲往上的几代人,都吃过沙化的亏,所以在他的心中,有一个把沙漠变绿洲的梦想。
七岁的时候,石光银和同村的五岁男孩赵虎娃放牲口,不料突然之间狂风大作, 沙漠上恐怖的龙卷风,将他吹出去了三十多里路,父亲找了三天才找到他。
同行的赵虎娃,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怎么也找不到,当时恶劣的环境,几乎可以断定是被风沙彻底埋在了下面。
石光银是幸运的,因为自己亲身经历过, 他决定一定要跟这些沙子斗到底,哪怕搭上自己这一辈子。
根据石光银所说, 当时的毛乌素,有一种沙叫狼窝沙,上面连根草都长不出来,可如今却变成了一片绿洲。
他用一生实现了满眼苍翠的梦想和承诺, 也将最大的悲伤,留在了毛乌素沙漠 ,2008年植树节当天, 石光银的儿子在运送树苗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离开了人世。
石光银仅仅难过了三天,就带领全家人,将儿子带回来的树苗,全部种在了沙漠里面 ,这片树苗如今也已经成为防风治沙的一份力量。
从石光银到他的儿子,再到孙子,这是三代治沙人的努力,从1967年开始, 年仅15岁的石光银就挑起了大梁,带领全村人苦战三年,种活了1.4万亩的树木。
1984年,石光银放弃了公职,主动承包治理五万亩荒沙的重任 ,在沙海中,他一去就是十几天,饿了就吃一块玉米馍,渴了就喝沙糊糊水。
两年后,他带领村民创立了治沙公司,只要参与进来的农户,都有需要完成的目标, 但同样家家户户都有股份分红。
1986年,石光银带着100多个人,和当时难啃的几块「硬骨头」死磕到底 ,在恶劣的环境下,几乎人人都被晒得黝黑,眼睛充满了血丝,嘴上起泡、开裂。
那些年来, 他们好不容易种的树,常常被一场大风毁于一旦 ,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树被吹毁了,石光银就继续种,从来没有屈服的想法。
在这条道路上,他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总结出了针对毛乌素的经验, 让树苗成活率达到了80%,同时也带领乡亲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治沙,也致富。
石光银家乡,过去的一亩大田,仅仅产粮二三十斤 ,但因为石光银带领着乡亲们,把沙治理好了,不仅粮食产量高了,乡亲们也有钱了。
2021年接受记者采访时,石光银就说在20年前, 四大号村就已经奔小康了,人均一万块钱,到2021年人均保守下来5万块钱。
当记者问道,这些钱最后有没有回到石光银手中时,他慈祥的笑着说: 「我没钱,我只有树,只有地」。
为了能让群众富起来,它给群众做担保,贷款上百万元 ,只为能让基础的设施建造起来,他亲自垫资几百万块砖头,给群众盖新房子。
石光银还亲自筹资120万,建造了两所学校,还垫资500万修建了定海公路 ,再他的带领和帮助下,有超过上百户,上千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从沙漠到绿洲,从治沙到致富, 石光银这数十年来的坚守,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说他是一名党员,就是要为人民服务,既然生到了这个世上, 在这短暂的人生里,总要给社会留下点东西,给后人留点东西。
如今的这片沙漠,不仅被种植上了树苗,还种上了土豆 ,当毛乌素的生态被改善之后,人们就开始尝试去种植农作物,进一步的改善生态环境。
从2011年开始,陕西的某些种业公司就开始在某些地区建造了大型农场, 分别用来种植玉米、土豆以及优质的牧草等。
这些大型农场的位置,都是毛乌素的沙漠边缘,经过几年的努力, 一亩地的农作物产量大概在4吨左右,最高的时候能达到5吨。
2021年,石光银来到了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代表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在同一年的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种,他曾说: 「我是人民的代表,要说人民的心声」。
在毛乌素这样一个见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土地上, 石光银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部「传奇」,用40多年的时间,将数十万亩的沙漠,变成了一片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