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刘强东「变脸」再次证明:在民营企业没有前途,考公才是人间正道

2024-05-29财经

【舍身于梦想,还是安于温饱?】

2024年5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北京的帝都大学门口,一场激烈的辩论正 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同学们,我们现在正值华夏腾飞的大好时机,社会充满机遇与挑战并存。你们是选择安逸的公职之路,还是勇攀高峰追逐梦想?"一位面容坚毅的青年无比慷慨陆离地说着。

"梦想?机遇?你们难道没听 说京东刘强东最新的那番话吗?"一位相貌英俊的青年生气地反驳道,"他可是明确表态,在他手下若不拼搏就将被无情淘汰!这还有什么梦想可言?"

围观的人群为之哗然,随即一阵heated的讨论和反驳响起。看来 刘强东这番"狠话"在年轻人中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是安于现状选择稳定的公职生涯,还是孤注一掷追逐民企腾飞的梦想?这确实是每个年轻人在职业生涯之初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 大抉择。

追梦无疑是件高尚而富有冒险精神的事,但福利待遇、生活质量和长远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考量。我们不妨先走近刘强东身边,看看这位 曾被冠以"兄弟情"的京东创始人最新表态背后的原因。

狂飙不已的快车道

刘强东近期这番直言不讳的"狠话"引起了轩然 大波。

根据内部消息,这番发言的直接导火索是近期京东内部竟然有员工雇人帮忙打卡签到近百天,白白领取薪酬;更有甚者每 天在京东打卡后,又转身到其他公司挣取第二份工资。

面对如此生猛的"临门一脚",老牌电商巨头京东正濒临发展的十字路口。放任不管必将被行业后来者赶超,但过于严厉的手腕又可能伤及企业凝聚力, 两难局面确实让人为之扼腕叹息。

从一个小小的租赁库房起家,到后来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综合性电商平台,京东在残酷商业竞争中屡遭重创却咬牙坚持,刘强东用自己的经 历诠释了一把什么叫"百折不挠"。

固然公平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但公司经营毕竟不是慈善事业。要想持续发展、赢得竞争,内部哪怕是一小撮"不思上进"的元素,对整体战斗力的 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刘强东"去芜存菁"的决心是可以理解的。一味纵容摆烂的潜在隐患,迟早会让公司行至绝路。然而问题在于,他口中 所谓"不拼搏者即非我兄弟"的判词,未免过于简单粗暴了些。

梦想与温饱之间的权衡

作为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刘强东始终对"梦想"二字怀有一种近乎狂热的追求。正是这种对梦想的执著,才让当初的线下商 业模式最终转型成为了如今遍布全国的电商帝国。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梦想的追逐就应该置员工们的切身利益于不顾。刘强东自己也承认,在京东内部确实存在着"生活第一、工作第二"的员工群体。

那么对于这些不愿过度奋斗、宁愿相对 安逸的普通员工而言,离开梦想缔造者的麾下转而投身更加稳定的职业环境,未尝不是一个明智之选。

现实生活远比梦想更加残酷无情。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生存与温饱才是根本。相比起高歌猛进的加班加点,"躺平混吃等死"显然才是更为稳妥和明智的选择 。

一项针对青年人群工作价值观的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受访者倾向于选择事业单位或其他国企工作,其中"稳定"和"福利待遇"是 最受重视的因素。可见尽管新时代青年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追求,但生活的现实依然是他们无法完全抛之脑后的沉重包袱。

中产阶层家庭子女可能更容易理解刘强东的梦想逻辑,因为他们从小就身处相对优渥的环境;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考虑到一旦生活出现波 折所造成的巨大代价,选择相对稳定的职业发展道路无疑更为谨慎。

公私兼顾的人性化解决之道

诚然在残酷的商业社会,企业需要为自身长期发展考虑。然而我们不能因噎废饷,将员工的切身利益等同于"不思上进"去一味否定 。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就应该被企业予以一定程度的尊重和包容。不可否认,当下确实存在着一些不思进取、游手好闲的"混吃等死"分子,但我 们不能将矛头对准整个群体。

理想的企业文化,应该在追求梦想与兼顾员工切身利益之间求得平衡。对那些不愿意或是暂时还无力拼搏奋斗的员工,企业完全可 以开辟出一条相对舒缓的职业发展通道,而非横加否定和裁员。

任何一种仅仅从单一维度来评判员工价值的做法,无疑都是不够全面和人性化的。企业的发展终归需要员工的支持,对他们的个人生活起居给 予一定程度的关注和照应,才是一个优秀企业家应有的远见和高度。

当下的确存在一些社会趋势和市场环境因素,令企业不得不采取较为极端的举措进行自我调整。但无论如何,对员工利益的 过度损害都不应成为一种等价选择。

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