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新一号文件:将推动新一轮「农民进城」!留在农村还是进城发展?

2024-02-11三农

日前,我国发布的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今年国家将扎实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明确要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那么,今年新一轮的「农村进城」国家有什么好政策,咱们老百姓是该留在农村还是往城里发展好呢?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不过这一过程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据专家预测到2035年我国还将有上亿农民进城发展。农民进城可不是简单的人口流动,这关系到农村与城镇发展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进城农民的切身权益。

农民进城,国家保障

在农村,我们有土地来确保我们一年的收益,有宅基地和农房确保我们生活和居住。但是咱们老百姓进城生活,这些基本的农村权益在这里都没有,我们如何能够留得下、生活得好?

因此,国家需要给咱们进城的农民提供一些必要的基本公共服务,比如住房、就业、养老、医保等。

近些年国家也针对这一块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即将实施的新一轮「农民进城」行动作出了具体部署,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将城镇常住人口全部纳入住房保障政策范围」,以便帮助能进城愿进城的农民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以此促进更多的农民「进城」发展和生活。

咱们老百姓进城后,最需要的基本保障就是有房住。在农村为了实现「户有所居」咱们有宅基地无偿分配使用,然而进城后城里没有宅基地分配使用,或许连工作收入都无法保障,这时就需要国家在住房上进行相应政策保障。

而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将对新一轮进城的农民提供相应的住房保障政策,比如根据收入情况,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二限房」,租住国家提供的廉租住房等。

进城,也不能断了后路

根据我国现有政策,只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有享有农村土地权益(比如分配宅基地、承包地)的资格,非集体成员则没有这些土地权益。那么农民进城成为市民后,这些权益该怎么办?

农民进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们在城里扎根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作为「新」市民,他们在城市的各项权益需要保障外,也不要着急断了他们在农村的后路。「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假如城里待不下去了,农村的后路也没了,那可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为此,这几年国家也在积极保障进城农民在农村的各项原土地权益,比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提出「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比如进城落户后,国家将继续保留他们的承包地,可自主经营,无条件的也可通过流转、托管出去,当然国家也鼓励将承包地有偿交回村集体;

还将继续保留他们在农村的宅基地和农房,不会因进城落户强制收回。国家也多次强调「禁止以退出宅基地作为村民进城落户的条件」。但是进城落户的农民还能否对农村房屋进行翻建、改扩建,目前政策还不明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进城农民可「凭房」继续占用农村宅基地。

享受现代文明,留在农村也很好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还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任务,因此农村无论是从人居生活环境、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保障政策等方面都将有较大改观。相较于城市的「车水马龙」,农村或将更加「田园美好」。

比如今年刚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规划,将整体把控农村现代乡村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比如: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村)建设,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推进乡村民宿规范发展、提升品质。优化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这不仅有利于咱们老百姓「务农」致富,同时也可以极大改善农村的整体生态和环境。

另外今年的一号文件还重点指出要加大力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比如生活垃圾黑臭水体治理,农村户厕改造;

还要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比如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电网巩固提升,推动新能源发展,加强农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规划建设,推进四好公路建设等等;

明确要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比如优化公共教育供给,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乡村卫生机构纳入医保,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等。

国家正在从内到外逐步改善提升农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因此大家也不要过分羡慕城里人的各项条件,将来我们农村或许比他们的更好、更美、更和谐。

作为农民的你,是愿在农村生活还是要去城里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