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外国猪种入侵!我国8个本土猪品种已灭绝,难怪肉没以前好吃了

2024-07-20三农

老一辈中国人对传统黑猪肉的钟爱,让年轻人听来可能有些不屑一顾,反正 无非就是怀旧情怀或童年滤镜吧。

然而,根据研究,老一辈吃过的猪肉更好吃这是实实在在有理论依据的!

以前,中国人都是吃自家养自家杀的黑猪肉,口感层次之丰富,远超如今的白皮猪。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吃不上黑猪肉了?

答案很简单, 在外国猪种的「入侵」下,现在我国已经有八个本土猪品种灭绝了 ,而剩余的也岌岌可危,很难买到不说,现在的农民们也不怎么养了。

为何黑猪肉能唤醒味蕾深处的记忆?

黑猪肉之所以备受推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卓越的「锁水」能力。

研究表明, 黑猪肉的持水能力高达35%,远超白猪肉的25% 。这种能力使得黑猪肉在烹饪过程中能够牢牢锁住水分,保持肉质的鲜嫩与多汁,从而带来更加鲜美的口感。

黑猪与白猪,两者间一个显著差异,在于它们的生长周期。 黑猪悠然自得地生长长达14个月,而白猪则在7个月内,便达到出栏标准

这额外的7个多月时间,黑猪并未虚度,它们正忙着在体内累积那些赋予肉质独特风味的精华。因此,黑猪肉的口感之丰富,香气之浓郁,远非白猪肉所能及。

营养层面,黑猪肉同样表现出色, 氨基酸含量高达18%,相比之下,白猪肉仅为15%。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它们促进生长发育,参与组织修复,还能提升身体各项机能。

黑猪的 生活方式 ,也为其肉质加分不少。它们多采用 散养或放养 模式。这种散养方式,让黑猪体格健壮,赋予了它们肉质独特的鲜美与质感。

据上海市农科院的研究显示, 散养的黑猪不仅疾病发生率低,寿命也更长,健康状况,明显优于那些长期生活在狭小圈舍中的白猪。

进口猪种何以迅速占领中国市场?

然而,优点多多的黑猪,为什么反而打不过外来的白猪呢?

很简单, 长得快,产量大,也就赚得多 啊!在这一点上,黑猪拿什么来比?

以中大型养殖场为例,通过引入外来的杜洛克猪,实现现代化养殖, 年产量动辄数万头 ,展现了惊人的生产效率。

相比之下,同等规模的本土黑猪养殖场, 年产量却仅能勉强达到数千头 ,这一差距,使得外来猪种在市场上迅速占据优势,而本土黑猪则显得相对滞后。

再聚焦于 瘦肉率 这一关键指标,它直接关系到猪肉的市场接受度和经济价值。长白猪等外来品种,凭借 高达60%至65%的瘦肉率 ,精准捕捉了现代消费者追求健康、偏好瘦肉的饮食趋势。

瘦肉率高意味着肉质更加精瘦,脂肪含量低,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和健康需求。

因此,长白猪等进口猪种,因其高瘦肉率在市场上更受欢迎,进一步压缩了本土猪种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 本土黑猪的瘦肉率仅在45%至50%左右 。这极大限制了本土黑猪,在追求低脂健康饮食潮流中的市场竞争力。

更为严峻的是,本土黑猪还面临着 遗传多样性急剧下降 的困境,降幅高达15%。这一问题 直接削弱了黑猪种群的抗病能力、环境适应力以及繁殖能力。

四川农业大学的研究指出,这背后的原因包括不规范的杂交行为、基因污染以及种群数量的持续减少。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得本土黑猪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本土猪种的千年养殖智慧,如何守护与传承?

中国的本土猪种,主要包括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优良肉质的品种,如川乡黑猪、粤东黑猪、广西香猪等。

这些品种,在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化,逐渐形成了适应当地环境和饲养习惯的独特特征。例如,四川黑猪因其肉质鲜美、适应性强和抗病能力优越而广受欢迎。

粤东黑猪则因其独特的肉质,在南方地区广泛饲养。

中国本土猪种有悠久的养殖历史,面对如此珍贵的种质资源,构建一套完善的保护体系势在必行。

这包括 建立专门的保种场,划定自然保护区,以及设立基因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任务是对现有的本土猪种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与测定。

这犹如为每一种猪种,进行详尽的「健康检查」与「能力评估」。通过科学的方法,了解其遗传特性、生长性能及肉质优势,从而精准施策,最大化地发挥其独特价值。

以四川为例,川乡黑猪是中国传统黑猪中的瑰宝,四川更是黑猪繁衍生息的重要之地。然而因为广泛引入进口猪种,川乡黑猪的养殖规模遭遇了显著的缩减。

在政府与科研团队不懈努力下, 川乡黑猪的生长周期成功缩短了约20%,同时瘦肉率提升了约10%

还有就是广西省的香猪,也为其他猪种做出了一个好榜样。

调研发现广西香猪肉质异常细腻,氨基酸含量更是高达20%。相比之下,长白猪仅为16%。广西香猪拥有出色的体质与强大的抗病能力,完美适应广西当地独特的环境与养殖模式,病发率仅为5%,远低于外来猪种的12%。

福建省的黑猪保种场与保护区也值得学习借鉴,他们创新性地结合了基因库与活体保种两种手段,为黑猪遗传资源的长期安全提供了双重保障,确保每一种珍贵猪种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注与保护。

截至目前,福建省已建立起五个专业的黑猪保种场,并成功保存了超过五千份黑猪基因样本。

唯有让本土猪种在保护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深化保护,方能既守护住我们的珍贵本土猪种遗产,让更多人有机会品尝到那份源自自然、独一无二的美味。

参考资料:

黑猪生态养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云南土著猪种遗传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