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孩子的童年,岂能如此教育?

2024-07-06教育

大家好,我是剑风。

有一对扫兴的父母是种什么体验?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女子佳佳有一次中了600元彩票,兴奋地第一时间打视频电话跟家人分享。

妈妈听了挺开心,笑着夸她的运气真好。

但爸爸却一脸不高兴,黑着脸说:

有什么值得开心的,才中这区区600元,这就是赌博,以后不知道还要输多少进去。

隔着屏幕,佳佳都能感受到传来的压抑感。

挂了电话后,佳佳忍不住落下泪来:

不过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幸运,我爸就给我设计成我是没有自制力的赌徒,他说的话让我觉得,这个钱不是幸运的具象化,而是罪恶深渊伸出的手。

佳佳觉得她爸有种特技,一句话就能让她从兴头上冷静下来,张嘴就能让自己的快乐消失不见。

就像小学的时候,她数学考了99分,是班里的第一。

当她开开心心地跟爸爸分享,本想得到表扬,结果爸爸却脸色大变:

「99分有什么好得意的,只光顾着高兴,怎么不想想你那1分丢哪儿了,小心得意过头,下次别人超过你怎么办?「

后来上初中的时候,她参加了个小学同学聚会,每人需要掏50块。

聚会完回家,爸爸问都吃了啥,她刚说完,老爸就开始训斥她:「花50块就吃那么点东西,家里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到了大学的时候,在国庆那天,她用自己平时攒下的钱去西安玩。

结果呢,才一天,爸爸就催她回家:

「一个人跑那么远干嘛?女孩子在外又不安全,什么时候回来?

家里现在活这么多,你弟弟都回来帮忙干活了,就这都还要忙活好久。

我们这几天这么累,你也不知道回家里帮帮忙,还到处跑让家人担心你...」

从小到大,佳佳已经习惯了老爸「泼的冷水」,自己的情绪已经被老爸控制了,甚至开始觉得自己不配开心似的。

好像自己一高兴,老爸就会不高兴。

这种情况,很多网友也表示感同身受。

就像网友们说的,很多父母真的有种神奇的能力:

跟他们分享高兴的事,那份快乐就像被风吹走了一样。

但如果你向他们吐露烦恼,那些烦恼就会像影子一样跟着你。

说起来,这些爸妈确实真心爱着他们的孩子,但是他们的话语也是真心伤害着孩子

他们总是对最爱的人说出最伤人的话。

那些性格扭曲的孩子们,背后往往有个让人沮丧的爸妈。

这种让人沮丧的教育方式,不仅绑架了孩子对父母的爱,还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和希望。

你用尽全力去爱着孩子,却用错了方式。

苛责之爱,带来的是深深的伤害。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自信的孩子背后通常有支持他们的爸妈。

陈雅翔,54岁,在社交媒体上记录了他和女儿一起养流浪猫的生活,赢得了众多网友的喜爱。

他后来还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和女儿之间的温馨日常。

记得女儿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考试只得了50分,哭着回家。

一开始看到这个分数他也有点急,心想三年级考80分不难吧?

这才考50分怎么办好呢?

但当他看了题目,发现全是奥数题,到处都是陷阱。

于是他转头就对女儿说:

「别担心,爸爸也不会做这些题,别哭了,下次再努力来过。」

那次考试后,我去参加家长会。老师直接说,这是孩子们考得最糟的一次。

老师接着问道,有多少家长打过孩子的?

几乎有一半人举手。

然后又问,骂过孩子的又有多少?

另一半人也举了手。

她问,有没有既不打也不骂的?

结果只有陈雅翔一个人举手。

当被问及原因时,他说:「我看那试卷我都做不来,更别说小朋友了。

所以我觉得,考得不好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试卷本身有问题。」

班主任听了之后,立刻鼓掌称赞。

她说,只有这位爸爸真正看了试卷,其他家长只看到分数,并没有真正关心自己的孩子。

从那时起,陈雅翔的女儿在班上被叫做「幸福宝宝」。

成绩差就意味着是坏孩子吗?

陈雅翔可不这么认为。

他最欣赏女儿的就是她的自信

记得小时候,她和其他小朋友下棋,输了的小朋友会哭。

但她从来不哭,总是说再来一局,她的抗压能力非常强。

还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女儿因为去水池摸鱼错过了上课的钟声,结果被老师罚写检讨。

这事儿还把陈雅翔叫到学校去了。

女儿写的检讨书,陈雅翔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小小的她,把原因和以后如何改正,都写得一清二楚。

在老师面前,陈雅翔对她说:「你这事儿办得不漂亮,但你这检讨书写得真不错,条理清晰,反省深刻。」

女儿一听这夸奖,立马腰板挺直,信心满满。

可老师那边就不太高兴了,一直给陈雅翔使眼色。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离开学校后,女儿突然跟陈雅翔道歉,说以后不会这样了。

女儿特别喜欢漫展。虽然陈雅翔搞不清楚漫展是啥,但只要他有空,就会陪女儿去。

这成了他们之间的一个不成文的约定,一直到女儿上大学都没变过。

在女儿心里,陈雅翔不仅仅是爸爸,更是她最好的朋友。

其实比起批评和羞辱,一句赞美和尊重的话更能让孩子开心。

很多时候,父母的言语比任何教育手段都更有效。

你对孩子说什么,她就很可能变成什么样的人。

一个总是支持孩子的父母,胜过所有伟大的教育理念。

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

有那种超棒的父母是啥样?大家都在分享自己的故事。

有个姑娘第一次挣到钱,直接给妈买了眼霜。

她妈收到后,没觉得浪费,还到处炫耀有这么个贴心的女儿。

过年时,这姑娘染了个挺夸张的发色。

去亲戚家前,她问妈妈要不要把头发放下来挡一挡。

结果妈妈说不用,还说她的发色真好看,年轻就应该多尝试。

上了一天的课觉得好累,跟妈妈发微信说要去酒吧当DJ 。

妈妈立刻支持,说只要健康快乐、不违法,干啥都行。

妈妈发现女儿偷偷写小说,不仅没阻止,还帮她在网上宣传,鼓励读者追更。

姑娘早上起来做鸡蛋羹,自己搞定一切。

妈妈大赞,说真厉害。

女儿想去澳门看演唱会,抢到票就和爸妈分享了喜悦。

爸妈看到后,发了祝贺的表情包,还报销了路费呢。

出门玩的时候,给爸妈发了些美景和美食的照片。

没听到他们唠叨浪费钱,也没说外面的饭不卫生……

孩子的勇气,都是父母给的底气。

就像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的:

「让孩子相信自己的感觉,这就是家庭最大的支持。」

只有当孩子学会尊重自己的喜好,才能选择好去过怎样的一生。

还记得小学五年级的一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吗?

故事是这么说的:

美国的名编剧、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小时候写了首诗。

妈妈一看就说:精彩极了!

小巴德满心期待爸爸下班回家也来看看。

结果,爸爸看了一半就扔了,还说:糟糕透了!

小巴德伤心地跑回房间哭了起来。

客厅里,爸妈还在吵个不停。

多年后回头再看那首诗,确实挺糟糕的。

爸爸说得没错。

但他更感激妈妈的支持。

因为后来的父亲还是一如既往的否定自己的作品。

而母亲总是如开始般鼓励自己,正是这样,自己才坚持写作,有了今天的成就。

仔细一想,这跟今天所说的两种教育模式又何其相似。

巴德最后写了这么句话:

不管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的评价,其实都出自同一个地方——那就是爱。

但如果她的童年只有只有爸爸的负面评价,没有妈妈的鼓励,她现在会怎么样呢?

可能不会有后来的知名编剧巴德,甚至可能会变得胆小、自卑。

心理学里有种说法叫「失望性情感隔离」。

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人小时候一直被忽略或者没人理他,他就可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免得再次受伤。

长大后,这个人自然就和父母关系越来越远了。

所以啊,当有的父母抱怨孩子不亲的时候,他们该回头看看:

小时候孩子真心想跟你分享时,你是如何冷冰冰回应的?

生活中,我们面对的困难和挫折会有很多。

真正让我们勇敢面对的,很多时候是周围人的支持和鼓励。

作家莫言说过: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爸妈的付出。」

没有人生来就是完美的,也没有人生来就不行。

所以啊,别小气你的夸奖和赞美,让孩子知道,作为父母的你有多骄傲。

要让孩子明白:「你是最棒的,遇到难关也要笑对。」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是一段渐行渐远的旅途。

尽量多给孩子点爱,多存点快乐的回忆,用合适的表扬推动他们前进。

做个让孩子高兴的父母,做他们成长道路上最坚定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