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女游客吐槽厦大没有「母婴室」,真把大学当景点了?学生忍不了了

2024-02-18教育

母亲期待的校园之旅

周末的阳光明媚,积雨云淡淡掠过蓝天,给人带来温暖和生机。一个年轻的母亲推着婴儿车,抱着三岁大的儿子小宇,来到了厦门大学校园。她满怀喜悦和期待,想给小宇一个开阔眼界的机会,让孩子感受一下大学的学术氛围。

小宇还小,但母亲相信这样的早期生活体验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积极影响。当母子二人走进这个风景秀丽的校园,小宇的眼中充满好奇和向往。他兴奋地四处张望,时不时发出欢快的啼笑声。

母亲看着他甜甜的笑脸,心里也涌起一阵温暖和喜悦。这会是一个开阔视野的旅程,也会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段美好记忆。

游览遭遇困难

然而,这个原本充满美好期待的游览之旅,很快就遭遇了困难。母亲推着婴儿车,带着小宇走进了厦大的一个大型地下商场,她希望能先了解一下校园的布局。

可是这里却人头攒动,商业气息太浓,丝毫没有学术氛围。母亲找了半天也没发现母婴室,无奈只能继续向校园内部游览。她按照地图指示往校园入口走去,可是一路上指示不清,导致她反复询问才找到入口。

排在入口前的长队让母亲担心时间不够,可又不忍心结束这趟旅程。终于轮到她们入内时,发现今天的参观时间只剩半个小时,她的心顿时沉了下去。小宇也越来越不耐烦,接连哭闹起来。

母亲看着失望难过的孩子,自己也倍感扫兴,原本美好的一天就这样。

母亲吐槽

回到家后,母亲还无法平复今天参观的不快体验。她打开电脑,登陆自己常用的论坛,发了一个帖子进行吐槽。她详细描述了厦大之行的种种不便,地下商场的奇怪氛围,以及找不到母婴室的失望。

她批评厦大作为知名学府,应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一个顶级学府,怎么连个母婴室都没有?她表示这次参观让她非常失望,她原以为能在优美的校园给孩子一个难忘的启蒙之旅,但结果却是这样扫兴。

学生集体反对

没过多久,这位母亲的帖子就收到了热烈回应。许多厦大学生集体站出来反对她的言论,认为她的要求过分且不合理。学生们表示,大学首先是为学生服务的,学校的各种设施安排当然要考虑学生的需求,而不是迎合每一个游客的要求。

再者,母婴室等设施根本不适合设置在大学校园,它们更应该设置在商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最后,学生们指出,大学不是旅游景点,学校的定位应该是为学生提供学术氛围和教育资源。

参观固然可行,但游客要求不能与学生利益相冲突。

游客要求是否合理

这起争论引发大家思考,游客进入大学参观是否会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否都合理。确实,类似的案例不仅发生在厦大,其他大学也面临同样的困扰。

比如在武汉大学,就曾发生过一起游客与学生发生争执的事件。当时一位乘电动车的学生,差点与游客发生碰撞。虽然学生态度不佳,但这名游客竟然当场抓住了学生,强行要求学生赔偿。

最后在保安调停下,学生被迫赔偿了200块钱。这无疑是游客素质出现问题的表现。其实,大学开放参观本是出于让更多人了解校园的善意举措,但某些游客如果要求过高,不仅可能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也会与学校开放的本意相违背。

学生使用校园的权利可能会受到限制,而游客则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态。

理解开放真正目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校园开放给社会公众参观这一做法呢?仔细思考后可以发现,大学开放参观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的社会影响力,而不是要将校园变成一个服务游客的主题乐园。

如果所有相关人士都能理解这一点,就能够在参观过程中相互配合,不提出失衡的要求。游客应该在参观时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不应仅将自己的体验放在首位。

同时,学生也要礼让游客,在不影响自己学习的前提下,尽量让游客感受到校园的礼貌与善意。只有双方都主动予以理解和尊重,校园开放的真谛才能得到体现,校园才能真正变成一方充满阳光、和谐与善意的理想之地。

母亲心路历程

在这场争论中,那位母亲的内心也经历了一番观点的转变。起初,她仅从自身角度考虑,希望校园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但是看到学生们的反应后,她慢慢理解到,自己的某些要求可能确实有些自私与不合理之处。

她意识到,校园的空间应该首先服务于学生,她不应把大学当成景点,而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现在回想起那次参观,她觉得自己可能太过着急,没有充分理解大学的定位。

她决心以后再去任何大学参观时,都会抱着一颗积极、谦逊的心,学习如何在公共场所关心他人、合理使用空间。

呼吁共同努力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校园空间的使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在互相关心中找到平衡。大学必须要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是大学最根本的责任。同时,适当开放参观也可以增进公众对学校的了解和支持。

关键是参观者要抱着尊重和感恩的心态,不要提出与学校定位相违背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在保证自身权利的前提下,也应乐于与游客进行友好的交流,这本身也是增长阅历的机会。

如果各方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校园就会变成一个理解、互助和谐的空间。这需要学校、学生、游客的共同努力,通过不断沟通协调,校园参观才能真正实现良性互动。

展望美好校园

如果各界都能从这件事中汲取经验教训,我相信大学校园会变得更加阳光灿烂、充满睿智与活力。参观的游客会怀着谦逊和善意的心情游览校园,真正感受到知识和思想的气息。

学生们会保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同时乐于与游客进行友好交流,传递知识。校方会在充分保障教学科研的前提下,适度开放必要的场所。各方会在理解和尊重中找到平衡。

这样的校园,定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成为一个真正的理想国,为社会提供启迪和希望。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但终究会变成现实。

本次争论或许起源于一个小小的母婴室,但让我们思考了校园开放和使用的许多问题。我们需要珍惜校园这个知识圣地,理解校园开放的本意,在互相尊重中找到平衡。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保持谦虚善良的心,校园就会变成和谐各美的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