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改革:用【诗经】打造学生的知识结构

2024-02-01教育

小明是一位初中的语文老师,他教了十几年的语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非常了解。他发现,很多学生虽然能够背诵课本上的知识点,但是却不能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也不能把不同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和压抑,也影响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小明想到了一个例子,就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关雎】。这首诗是很多学生都熟悉的,它的内容是这样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小明问了他的学生,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他的学生都能够回答,这首诗是描写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慕之情,用了很多美好的比喻和修辞。小明又问了他的学生,这首诗的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结构?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这首诗的文化背景是什么?这首诗和其他的诗有什么异同?这首诗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和价值?这些问题,他的学生就不太能够回答了,有的只能说出一些模糊和表面的答案,有的甚至一脸茫然,不知道该怎么说。

小明很苦恼,他觉得他的学生没有真正学会学习,他们只是把诗歌当作一堆死的文字,而不是一种活的表达。他们没有把诗歌和自己的生活、思想、情感联系起来,也没有把诗歌和其他的知识、文化、历史联系起来,更没有把诗歌和自己的创造力联系起来。他们缺乏一种知识结构,一种能够让他们理解、分析、评价、创造的知识结构。

小明决定改变他的教学方法,他想让他的学生学习形成知识结构,而不是只是记忆知识点。他开始采用以下的步骤:

引入:小明先用一个有趣的问题或一个生动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比如,他可以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喜欢的人?你们是怎么表达你们的喜欢的?你们觉得古人是怎么表达他们的喜欢的?你们知道【关雎】这首诗是怎么表达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喜欢的吗?

探究:小明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和分析诗歌,找出诗歌的主题、结构、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特点,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歌的意思和美感。小明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比如,他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负责一个方面的分析,然后在全班展示和分享。

拓展:小明让学生把诗歌和其他的知识、文化、历史、现实等方面进行联系和对比,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他可以让学生了解【诗经】的背景和影响,比较【关雎】和其他的诗歌的异同,探讨【关雎】对我们今天的启示和价值,甚至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改编或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总结:小明让学生回顾和反思他们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总结和归纳他们的收获和感受,评价和改进他们的方法和策略,形成和巩固他们的知识结构。比如,他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关雎】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用一张图表或一幅画展示【关雎】的知识结构,用一篇短文或一段视频记录【关雎】的学习心得。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小明发现,他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他们不再是孤立的记忆者,而是联系的理解者,他们不再是重复的模仿者,而是创造的表达者。他们学会了学习形成知识结构,也学会了用知识结构来学习。他们的语文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小明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挑战,那就是如何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学习形成知识结构的习惯。他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应试的学习方式,他们觉得只要考试能够得高分,就是学习好了,他们没有兴趣和动力去探索和创造知识,他们也没有时间和空间去体验、享受知识。小明想,如果能够让学生从小就培养学习形成知识结构的习惯,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就会更好,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也会更强。

小明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他希望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个更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中学习,让学生在一个更多元和互动的方式中学习,让学生在一个更有趣和有意义的内容中学习。他开始采用以下的策略:

个性化:小明尊重和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他不强制学生学习一样的东西,而是根据学生的喜好和需求,提供不同的选择和机会,让学生自己决定和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路径,让学生自己评估和反馈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效果。比如,他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诗歌主题和风格,然后自己查找和阅读相关的诗歌,自己设计和实施一个诗歌项目,自己展示和分享自己的诗歌成果。

项目化:小明鼓励和指导学生以项目为单位,进行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学习,他不把知识划分为孤立的科目和章节,而是把知识整合为有联系的主题和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的问题和完成有价值的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形成和展示自己的知识结构。比如,他可以让学生以【诗经】为主题,进行一个跨文学、历史、音乐、美术、科技等多个学科的项目,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索和呈现【诗经】的魅力和意义。

情境化:小明创造和利用各种情境,让学生在一个更真实和生动的环境中学习,他不把学习局限在课堂和课本上,而是把学习延伸到生活和社会中,让学生在一个更贴近自己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知识的来源和应用,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求。比如,他可以让学生参观和体验一些与诗歌相关的文化遗产和艺术作品,让学生与一些诗人和诗歌爱好者进行交流和对话,让学生参与和组织一些诗歌活动和比赛。

协作化:小明促进和支持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互动,他不把学生视为孤立的个体,而是把学生视为一个有机的群体,让学生在一个更多样和包容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在一个更平等和互助的关系中学习,让学生在一个更开放和分享的平台中学习。比如,他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和合作,互相学习和帮助,互相评价和反馈,互相启发和激励,互相欣赏和尊重。

通过这样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小明发现,他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不再是被动的适应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他们不再是孤立的竞争者,而是联系的合作者,他们不再是重复的执行者,而是创造的领导者。他们从小就培养了学习形成知识结构的习惯,也从小就享受了学习形成知识结构的乐趣。

小明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和希望,他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的教育未来,一个让学生学习形成知识结构的未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勇敢和坚持地追求和实现这样的未来,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更好的学习者和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