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距离象似性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与策略

2024-01-24教育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距离象似性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与策略

王 斌 王 俊

摘要: 距离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体现在英语语言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词汇和语法层面。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距离象似性理论适当解析语言背后的道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理解力和生成能力,有利于提升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但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该理论知之甚少,应用不多。这种状况若能有所改变,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象似性;距离象似性;认知理据

一、引言

距离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所谓象似性,是指符号在音、形、义等方面与其所指之间映照性相似的现象(王寅,1999)。象似性主要论述语言形式与所指之间的理据性关系(赵艳芳,2002:155)。Peirce根据表征特性,将象似性分为以下三类:影象象似性(如读音象似、词形象似)、拟象象似性(如距离象似、数量象似、顺序象似)和喻象象似性(如概念隐喻)(张喆,2003)。距离象似性是拟象象似性的一种。所谓距离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之间的距离象似于所要表达的主客观世界中的概念之间的距离。语言表达成分之间的距离常常能够反映它所表达的概念之间的距离(Haiman,1985:102)。这是因为,两个概念越靠近,人们在思维上就越容易将它们放在一起加以思考和认知。或者说如果两个概念同属一个意义群,它们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转化为语言表达时,语言符号之间的距离也就靠得更近。

距离象似性现象广泛存在于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之中。它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词汇内部词素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可以体现在拼缀词、缩写词等词汇当中。以拼缀词为例,由于两个单词经常一起使用,而且说得也很快,就会省去某些音节,通常是斩头去尾。如motel(汽车旅馆)就是由motor(汽车,发动机)和hotel(旅馆)拼合而成的。两个单词合成一个单词,使得两个概念更加紧密,也就合成了一个新概念,这便是拼缀词形成的认知理据。

二是词汇与词汇之间的距离。这种情况很普遍,以动词为例,包含动词和动词词组与其宾语之间的距离(know somebody认识某人/know of somebody听说过某人)、动词与其间接宾语之间的距离(give somebody a book/give a book to somebody)、动词与其宾语补足语之间的距离(find the sofa comfortable/find that the sofa was comfortable)等。

三是时空之间的距离。时空层面的距离主要通过动词形态体现,包含心理距离或社会等级距离(I wondered if you could help me with my English./I wonder if you can help me with my English.)、事件的可能性与真实性之间的距离(It might rain this afternoon./It may rain this afternoon.)、记忆重现与现实之间的距离(So Abraham Lincoln stands up in the boat and waves his arms to catch our attention./So Abraham Lincoln stood up in the boat and waved his arms to catch our attention.)和主观建议与客观情况之间的距离(It is time that you started off.)等。

距离象似性在中小学英语教材中体现也非常广泛,教师若能引导学生用距离象似性理论分析语言现象,就能增强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正如 Lakoff(1987:346)所言,学习有理据的东西比学习任意性的东西容易,记忆和运用有理据的知识比记忆和运用任意性的知识容易。但在实践中,广大英语教师对距离象似性理论知之甚少,对距离象似性现象敏感性不够,解释力欠缺,这种现状需要改变。

二、距离象似性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策略

语言既有任意性的特征,也有象似性的特征。乐观的语言学家认为大多数英语语言现象都有其潜在的理据。「因此,认知语言学重视理据解释(程琪龙,2006:66)」。距离象似性理论可以解释词汇、语法等方面多项规则的认知理据,将该理论运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从知识构成的特征和知识掌握的机制来看,掌握距离象似性理论具有以下作用。

(一)拓展学生对语言的宏观认识

英语知识学习的传统模式基本都是从词法到句法、从点到面的大量死规则的逐一输入。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样大量零散的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根本无法聚集起来。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没有知识的框架结构,学生学习了很多细节的内容却不知道这些内容应该附着在什么地方,所拥有的知识是零散的,在整体上的意义就「等于零」。而且,不合理的知识结构或没有被结构化的零碎知识在实际运用中也是很有限的,因为这些知识是没有活力的知识。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在认识事物外部特征的基础上理解其隐含的本质规律,在知晓个别零散知识的基础上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就能够帮助学生构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立体网状的宏观框架,从而扩大学生的认识潜力。本文论述的距离象似性理论就很好地依托一定的框架将众多词法和句法方面的细节知识串联了起来,比如,逗号的功能很多,句子内部的逗号可以反映主要成分与次要成分之间的距离。

【示例 1】A person who never made a mistake never tried anything new. / The novel is well received by the readers, who appreciate its excellent language.

【问题】两个例句都含有定语从句。在教学定语从句时,教师一般会解释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特征和区别,同时指出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通常会用逗号将定语从句与先行词分开,至于为什么要用逗号则大多不加说明。

【建议】首先,说明两种定语从句的特征;然后,阐述逗号使用的理据。

在第一句中,who引导的是限制性定语从句,是限定先行词person本质特征所必不可少的部分,如果去掉从句,则主句意思不再完整。由此可见,从句与先行词概念之间关系较紧密,距离较近。相应地,先行词与who之间无逗号分隔。

在第二句中,who引导的是非限制性定词从句,并不是限定先行词the readers的身份所必不可少的部分,只对其作补充说明,去掉后不影响全句意思的完整性,翻译成汉语时一般将其译成并列结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与先行词之间用逗号隔开,距离上相对来说远了一点,这实际上就是两者在语义上不够紧密所致。

【示例 2】I woke up to find everyone gone. 我醒来发现人人都离去了。/ He dropped the glass by mistake, making it broken. 他不小心摔了玻璃杯,将其打碎了。

【问题】以上两个例句中的后半部分都是结果状语。在教学这一语法知识时,不少教师仅仅指出以上两个例句中的后半部分都是结果状语,同时指出现在分词做结果状语时表示自然而然的结果,且有逗号与句子的主要成分隔开,至于现在分词做结果状语时为什么前面加了逗号,却没有给予解释。

【建议】为什么第二个例句中的结果状语前加了逗号,而第一个例句中的结果状语前没有加逗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距离象似性理论中找到答案。

众所周知,分词做结果状语多表示自然而然的结果,这种结果是多数人可以预见的,因而可说可不说,换句话说,它与句子的主体部分关系并不紧密,逗号可以将这种关系很好地反映出来,就跟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也习惯用逗号将其与主句隔开一样。而不定式做结果状语时一般表示出乎意料的结果,这种结果一定得说出来他人才能知晓,即这种结果状语与句子的主体部分关系比较紧密,不宜用逗号隔开。

此外,称呼语或插入语与句子的主要成分之间、同位语与其修饰的成分之间也常常添加逗号,也是前后关系较为松散所致。

当然,还可以运用其他理论来建构语言框架,如利用隐喻、转喻、提喻知识将一词多义的各种形成机制联系起来,利用英美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将英语里大小地点的排序(小地点在前大地点在后)、长短时间的排序(短时间在前长时间在后)、说明文的行文顺序(先总后分)等规则统领起来,等等。

(二)增强对语言规则的解释力

学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具体用法与规则不相符的现象,由于找不到合理的解释,往往将其归结于「惯用」。而且,因为缺乏对语言体系主动的认知体验,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滥用或误用的现象。

【示例 3】The man at the gate is her father.

The man at the gate is ________________ hers.

【问题】这条同义句转换练习出自一本七年级的习题册,所给的答案为a father of。显然,这是一种过度概括,是对类似「my pen寅a pen of mine」结构的负迁移。很多教师和学生可能也觉得原题欠妥,但说不清道理。

【建议】帮助学生弄清所属关系的类型对理解类似语言现象很有帮助。所属关系,或者说领属关系包括可分割、可让与的领属关系和不可分割、不可让与的领属关系。示例中a father of hers这个说法之所以不可接受是因为「她」和「父亲」这一领属关系是不可让与的,即两者关系非常紧密,而a father of hers中的of将两者隔开了,使得两者关系变得疏远,只有father紧靠her,方能显示两者的紧密关系。

同样,a head of hers这一说法也不可接受。因为人的身体部位是不能分割出去的,只有将her与head置于一起,才能显示其关系紧密的特点。

至于my pen,则完全可以转换为a pen of mine,因为 「我」与「钢笔」这两个实体间的领属关系可能只是暂时的,「钢笔」可以转让给他人。

上面的例子似乎说明,与说话人关系越密切或者说领属距离越近的事物所用的表达就越短;相反地,和说话人关系越疏远或领属距离越远的事物,所用的表达就越长。

【示例 4】a singer and a dancer/a singer and dancer

【问题】只是告知学生两个名词前都加了冠词表示两个人,如果只在第一个名词前加上冠词则只表示一个人。至于为什么,一般不加解释。

【建议】上述语言现象也可通过距离象似性来阐释。两个例子中,前者中的「singer」和「dancer」的形式距离比后者的形式距离要大,因为前者多了一个不定冠词a,因此它所体现的概念距离也比后者的概念距离要大。前者所表达的是「一个歌手和一个舞者」,即两个人,而后者所表达的意思是「一个歌手兼舞者」,即一个人。两个人之间的概念距离显然要大于一个人。

这样的解释增强了语言的可理解性,且使解释和理解精确、有力、一致。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生成能力

在大量具体语言实例中抽象出一般性的规律,揭示语言的认知理据,有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示例 5】shoot something/shoot at something

【问题】只告诉学生前者表示「射中或者射死……」,后者表示「向……射击(未必射中)」,这种简单告知的方法只能使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境地。

【建议】如果让学生明白了一定的道理,就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英语中有这样一条概念隐喻:CLOSENESS IS THE STRENGTH OF EFFECT「距离是表达效力」,即距离近效力强,距离远效力弱。及物动词后面直接跟宾语时,动词与宾语的距离较近,这时动词对后面的宾语作用力较大,控制性或者计划性较强。不及物动词加上介词后再跟宾语,动词与宾语之间多了介词,动词与宾语的距离相对较远,这时动词对后面的宾语作用力变小,控制性或者计划性变弱。

学生明白了上面的道理,理解其他类似的动词短语就容易多了。例如:search somebody/search for somebody

前者动词search紧靠宾语,暗示宾语在场,表示的是对可见的人进行搜查,如搜身;后者动词不紧靠宾语,暗示宾语不在场,所以表示对不在场的人进行搜寻。

【示例 6】This medicine will help you to sleep./My little son helped me (to) clean the room.

【问题】部分教师会告诉学生help后面接动词不定式做宾语补足语时其不定式符号to可有可无。然而,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有些情形下,不定式符号to不能省略。

【建议】可向学生做这样的解释:知觉类动词hear、listen to、watch、see、look at、observe等后跟动词不定式做宾语补足语时,不定式前一般不带符号to,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拉近了与现实的距离,省略to使知觉动词与动词不定式之间的距离得以拉近。

依据这一解说,在教help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这一结构时,就可让学生先观察上面两个例句,引导学生分析是否使用不定式符号to的认知理据。

第一句话中主语medicine是无生命事物,不可能亲力亲为地直接参与sleep这个行为,只能是间接地起某种程度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两者关系不那么紧密,to的存在印证了这种关系。第二句话中的主语my little son可能自己参与打扫卫生了,也可能只是传递工具,甚至可能只是指指点点,这里就有一个参与度的问题了。省略「to」的时候,主语和不定式中的动词的距离近了,暗示主语可能亲自参与了不定式所表示的动作,而在保留to的情况下,主语和不定式中的动词的距离远了,暗示主语没有直接参与不定式所表示的动作。

(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四个核心素养之一(教育部,2018:4),思维品质培养的目的在于提高其在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教育承担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作为创新型人格内核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叶映华、尹艳梅,2019)。

【示例 7】go to bed去睡觉/go to the bed到床那边去

【问题】很多教师在教授这两个短语时采用的是告知的方式,即直接告诉学生两个短语的含义,然后要求学生熟记,结果使学生再次陷入机械记忆之中。

【建议】部分学生思维过程呈现这样的认知特点:思维冷漠、思维妥协、思维顺同和思维固着(叶映华、尹艳梅,2019),这与教师长期采用告知的教学方式不无关系。要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就必须为学生搭建质疑、析疑和解疑的平台,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多样的答案。有些教师在教授示例中的短语时可能还会再呈现一些类似的短语,如go to school(去上学)/go to the school(去学校)、in prison(在坐牢)/in the prison(在监狱),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讨论,来弄清短语中有无定冠词the的区别。通常情况下,学生应该能认识到一些场所名称前不加冠词时并不强调场所本身,而是强调场所的「功能」。由于「功能」是抽象的概念,是不可数的、非确指的概念,故不需要在其前面加上冠词。当然,对于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距离象似性理论来解读上面的语言现象。对比I went to bed和I went to the bed,不难发现,在前面的句子中,主语I与bed之间的距离更近,暗示I与bed的关系更紧密,如果关系稍远的went to the bed表示「去床那边」,那么关系更近的went to bed则应该表示「上床睡觉」的意思。这种基于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便是批判性思维的特征之一。

【示例 8】What would life be if we had no courage to attempt anything? 如果我们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勇气尝试,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问题】例句中的谓语动词使用了虚拟语气形式。在教授虚拟条件句时,多数教师习惯列出虚拟语气在不同时间条件下主句和从句中的动词形式,然后要求学生熟记。但不少学生记忆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根据某种认知进行合理的推理,而只能逐一死记。

【建议】英语中用过去时表示现在情况的例子很多。例如「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railway station?」,这句话中的could实际上是can的过去式,这里将现在时改为过去时使得语气更加委婉。这样的时态变化拉远了事件的时空距离,体现了问路人与陌生人之间所存在的心理距离。其实,在Langacker看来,过去时态反映的与其说是一个时间概念,不如说是一个空间概念,这个空间主要指主观的空间,即心理空间,所以过去时态实质上反映的是空间的距离性问题(Langacker,2004: 26)。

在教授虚拟语气时,教师可以通过类似上面的例句来引导学生感知、思考、联想、理解虚拟语气中动词形态变化的规则。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味虚拟条件与客观存在之间的距离,启发学生认识到这种距离也可通过拉开时空距离的方式,即通过改变动词的时态形式来体现,如例句中从句部分原本该用一般现在时改用了一般过去时,主句中原本该用一般将来时改用了过去将来时。如此教学显然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而学生对所学内容增强了可理解性和创新性,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必将显著提高,从而全面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结语

距离象似性理论为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有力的理据。揭示相关理据能够增强学生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力,提高迁移运用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关于语言知识的宏观框架,提升语言学习能力。但实践中教师普遍存在着对语言认知理据的教学认识不足、理解不深、方法不当、效果不佳等问题。教师如果希望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益,就应该设法揭示语言形式的认知理据,具体可从语言、认知、客观世界这三者相互作用中寻找语言现象产生、发展、消亡的动因。当然,有的语言形式看上去是任意的,但事实上可能是有理据的,只是人们还没有完全从认知角度撩开这些语言形式本不很透明的面纱,因此,需要人们持续不断的探寻。

参考文献

[1]Haiman, J. Natural Syntax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I (认知语法基础I)[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程琪龙. 概念框架和认知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5]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6]王寅. 滤减象似性与语言符号象似性 [J]. 外语学刊, 1999(2).

[7]叶映华,尹艳梅.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认知特点及培养策略探析[J]. 教育发展研究, 2019(11).

[8]张喆. 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定义及特征 [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4).

[9]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The Significance and Strategy of Distance Iconicity’s Pedagogical Appl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Wang Bin Wang Jun

Abstract: Distance iconicity is one type of iconicity, and embodies in various aspects of language, especially i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The mastery of distance iconicity helps students to enhance language sensitivity, explanation power and generative capacity. It also helps students to improve thinking quality, learning ability and linguistic competence. If such state is changed, it will lead to great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iconicity; distance iconicity; cognitive basis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