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深入理解函数——2024年湖北省中考模拟数学第24题

2024-01-23教育

深入理解函数——2024年湖北省中考模拟数学第24题

作为2024年湖北省中考模拟数学卷(非武汉地区)的终极BOSS,本题最后一问的设置很巧妙,事实上它是一个新函数,即要求学生用函数的观念去理解这一问涉及到的变量,前面两个小问一如既往比较简单。

函数综合题的考查对命题的确是极高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说函数课要有函数味道,而不能把函数教学局限于复杂的代数恒等变换,看上去参数众多,实际上就是「死算」;全国各地中考题对函数综合的命题,越来越多地开始检验学生对概念的深层理解,包括新定义题型,在个人看来,本题适当改编,也不失为新定义的优秀素材,那究竟要如何体现函数味道,我们一起来看本题。

题目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²+bx+c(b,c是常数)与x轴交于点A(-1,0),B(3,0),与y轴交于点C,P为x轴上方抛物线上的动点(不与点C重合),设点P的横坐标为m.

(1)直接写出b,c的值;

(2)如图,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当点P在直线l的右侧时,连接PA,过点P作PD⊥PA,交直线l于点D,若PA=PD,求m的值;

(3)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与直线BC交于点Q,线段PQ的长记为d.

①求d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

②根据d的不同取值,试探索点P的个数情况.

解析:

(1)由条件可知该二次函数二次项系数为-1,直接由交点式写出y=-(x+1)(x-3)=-x²+2x+3,即b=2,c=3;

(2)PD⊥PA且PA=PD,所以构造「一线三直角」模型即可解决各点坐标的关联问题,如下图:

显然图中△APF≌△PDE,先写出点P坐标为(m,-m²+2m+3),然后表示出PF=-m²+2m+3,DE=m-1,于是由PF=DE列方程为-m²+2m+3=m-1,解得m=(1+√17)/2;

(3)本题一定要认真作图,一定要认真观察图形的变化,按要求在备用图中作x轴的平行线,可以发现这条平行线随点P位置不同,交点Q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下图:

在草图中,我们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过点P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情况;

第二,这条平行线与抛物线的哪个交点可记为点P?

第三,PQ的长度d如何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①抛物线的顶点为(1,4),当点P位于此处时,d=2,这是特殊位置;然后我们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从而可表示出点Q坐标为(m²-2m,-m²+2m+3),为后面表示出d作准备;

当点P在第一象限时,此时点Q在点P左侧,d=m-(m²-2m)=-m²+3m;

当点P在第二象限时,此时点Q在点P右侧,d=(m²-2m)-m=m²-3m;

综上可得d=-m²+3m(0<m<3)或d=m²-3m(-1<m<0);

②在前面对点P位置的讨论过,我们简单地用点P所在象限分类,其实还是有逻辑上的「漏洞」,即前面所说第二个问题,哪个交点可记为点P?

除了点P在抛物线顶点处时,这条平行线与抛物线均有两个交点,即点P有两处,如下图:

那前面的讨论中为何不分两处来写解析式呢?

因为无论上图中的点P或点P',其坐标都是同一种,都用参数m表示,而m本身的取值,有两个结果,从解析式角度来看,并无问题;

但轮到讨论点P个数时,问题就来了,图中很明显,当d的取值不同,满足条件的点P不止一处,所以我们需要重新用变量的观念去理解问题。

当点P在第一象限时,d=-m²+3m=-(m-3/2)²+9/4,说明在这个范围内,d是有最大值9/4的,如下图:

当m=3/2时,PQ长度最大,我们过点P作BC的垂线段PG,此时PG长度也最长,即点P到直线BC的距离最长;由于△BOC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很容易证明△PQG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我们建立了PQ与PG间的关联,即d=√2PG,当点P在第一象限时,PG的长度变化趋势是:点P从B运动到点C,PG先变长,到图中PG位置时最长,然后又变短,到达点C时,d=0;

现在我们将这种探讨方式推广,当点P在第二象限的时候,我们发现PG的长度变化趋势是:点P从点C运动到点A,PG先变长,当PG长度超过前面的「最大长度」后,还在继续变大,直到到达点A,此时d=4,如下图:

于是根据前面的探索,我们成功将问题转化为点P到直线BC的距离,与点P个数间的关系,现在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总体上d的范围是0<d<4,其中特殊值为d=9/4,推导如下:

为帮助理解,我们过点P作直线BC的平行线,请注意在两侧各有一条平行线,即直线m和直线n,仍然先看特殊情况,当PG=9√2/8时,d=9/4,满足条件的点P有两个,如下图:

当0<PG<9√2/8时,满足条件的点P有三个,如下图:

当9√2/8<PG<2√2时,满足条件的点P只有一个,如下图:

解题反思:

从最难想的第三问看,如何寻找d与点P个数间的关系,很多学生没能找到门路,因为d的值并不是和点P位置一一对应,如果本题根据点P位置去求d的值,这个难度一下子就降低了,所以说这道题的命题很智慧。

当然,解这道题之后,作为老师,接下来就是思考如何讲给学生懂,如果把自已的思维过程以清晰的脉络呈现出来,学生才有可能理解清楚,所以在思考解法讲授的时候,多画了几组图,事实上在解题过程中,并没有绘制这么多图示。

d值与线段PQ长度有关,虽然PQ看上去很「直」,但最终不如转化成PG长度直观,显然PG看上去是「斜」,这也可以看作是化斜为直的反套路,经此一役,学生应该明白,数学中的「斜」或「直」,永远是相对的,不可拘泥。

一旦问题转化成点P到直线BC的距离与点P个数的关系,则问题又变成了「老熟人」,这是典型的化归思想。

微信公众号:爱数学做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