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刘春声专栏:【镂空钱里的龙图腾】

2024-02-19收藏

镂空钱里的龙图腾

刘春声

镂空钱始于汉迄于清,跨越两千寒暑,汉之飘逸,唐之雍容,宋之矫健,元之狞厉,辽金之粗犷,明清之世俗,都有表现且多数两面图案相同,材质明以前青铜,明嘉靖后青铜黄铜均有,以黄铜为主。古老的萨满教法器中有它的身影,湖南龙山洛塔出土的一批土家族梯玛祭祀器中有镂空双龙钱实物,说明它自古供人珮戴悬挂,用以祈福纳祥,驱邪禳灾。农历甲辰年正向我们走来,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见龙在田,终日乾乾。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四灵之首,故龙的题材在镂空钱中甚为多见。

这是我国最早的镂空钱,镂空钱和其它形式的古钱相比,更受欧美热爱中华文化的人士关注和喜爱,他们称为符牌,因为没有文字,图案一目了然,也因为是避邪祈福之物,各民族也都有类似的风俗和形式。

年代:汉

汉代牌饰中也有镂空龙的形象,双降龙属于早期品,两龙尾向上反卷相吻,龙首相对,两龙首之间有焰珠(也称宝珠),造型古朴,比例恰当。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隋唐时期,镂空龙时有铸造,历五代到宋,从宋开始龙纹样镂空钱进入发展快车道直至明清,龙纹不再为皇家独有,形成官民并用的局面。

年代:唐-五代

镂空钱最主要的特征是镂空工艺。镂空是中国传统雕塑工艺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的玉器、青铜器,并影响到以后所产生的多种造型艺术,如剪纸、皮影、建筑中的什锦窗、传统家具中的透雕等。镂空钱正是借用了传统镂空工艺的表现手法,在表现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上独树一帜。

年代:辽

年代:宋 双龙穿花

在几千年形成的民俗文化中,龙纹由于用途广泛而形成了庞大的家族,有所谓「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的传说,龙的形态也形成行龙、团龙、正龙、盘龙、坐龙、升龙、降龙等结构,并各自具有独特的艺术装饰意象,如「三停九似」「蹬打挠踹」和「不似之似」的美学意念,使中华龙纹不仅呈现出威严镇慑的阳刚之美,又有以人性化为出发点的具有广泛文化内涵和复杂多重的社会属性。

年代:元 升龙

年代:唐-宋 降龙

年代:唐-宋 升龙

年代:宋-金

通常官方龙纹突出神性,追求金碧辉煌,富丽典雅;民间龙纹则追求寓意吉祥,秀美生动,甚至有拟人化倾向。

年代:辽

年代:辽

自晚唐五代始,大钱渐多,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政府铸行大钱,压胜钱也受其影响,故宋辽金元时期的大型压胜钱迭出,大型镂空钱也如雨后春芛,与日俱增。

年代:金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明显,同样是龙题材,但表现手法各异,因此两千年过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龙的镂空钱「千姿百态」,精彩纷呈。

双龙的形态到辽金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两龙相峙变为首尾相追。辽金时期的追尾龙,钱体厚重,穿郭圆浑,铜质精良,龙腾云中,作张牙舞爪状,角、麟、鬃俱备,霸气十足。特别是辽代所铸压胜铜钱,大多不惜工本,铜质精良,密度大,厚重压手,和辽铸小平钱形成明显反差,说明对精神理想世界的追求高于对食货的要求。

年代:辽 鎏金仅见

宋辽金时期还出现数种方穿的双龙镂空钱,是双龙题材中的稀见品,其造型雍容华贵,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均珍。至明清时期,镂空中的双龙形象逐渐世俗化,不再呈现威风凛凛的姿态,有的面带笑意,有的萌态十足,从天上回归人间,更接地气了。

年代:宋-辽 大型仅见

年代:辽 刻花生坑

大型朱砂双龙赶珠钱 明代铸。四爪龙纹首现明代官员朝服之蟒袍,此龙四爪腾云,眦睚披发,霸气十足。钱体减地处施附朱砂,古有朱砂可避邪的信仰和传统,钱施朱砂,意在祈福禳灾,拔除不祥。此钱直径大盈于掌且厚重精美,非民间物,应为王公贵戚所铸,极为少见。

年代:明 大型

年代:宋 银质 仅见

年代:辽 刻花熟坑

镂空钱和压胜钱的联系应追溯到它们发生的源头--商周至战国时代。它们沿袭了两条发展路线。前者是走了玉璧的路,外廓圆形,中为圆穿,此种花钱以镂空为多见,这和战国、两汉时期的玉璧圜钱的外在形态是一脉相承的,有些玉璧形的玉器,本身就是镂空的图案。有一些边轮内饰有珠圈的镂空钱,甚至可以看作是流行于战国、汉代玉璧谷纹纹饰的最后遗韵。直到清代乃至民国时期,圆穿的镂空花钱还在铸造和流传。

年代:宋-辽 大型仅见

年代:辽

年代:辽

后者则是借了方孔钱的形制作为载体,早在方孔钱的幼年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如双龙双凫双鱼带挂钱牌等。其时,圆廓方穿的半两钱做为统一货币的地位 刚刚确立不久。嗣后,汉五铢钱、新莽大泉五十钱就较多地出现了带有吉语、图案的压胜钱,方孔花钱 同样也延续二千多年,直到晚清民国时期。

年代:辽 大型

年代:唐-宋 (鱼化龙)

年代:元 (鱼化龙)

年代:清 白铜

年代:明

年代:宋-金

宋以前,动物纹样凡成对出现的,都分雌雄二体,或明显或不明显,有的仅在细微处加以区分,龙也不例外,这才符合中国古人特别是道家思想家构建的阴阳学说,由此大千世界才得以平衡,这一哲学思想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

年代:宋 极小型 A面 凸睛为雄性

年代:宋 极小型 B面 凹睛为雌性

年代:宋元 左瘦躯为雄性 右硕躯为雌性

年代:宋 苍龙教子

年代:明清

可惜到明清时期,这种物分阴阳的文化被遗忘或者被其它文化破坏,自古以来,文化从诞生之日起都经历过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其间不断被改变、扭曲和割裂,当然也在不断兼收并蓄,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这都属正常,但,历史的选择并非总是正确。

年代:晚清 寿字边郭

年代:宋 龙腾虎跃

注1、插图钱品均为作者收藏

注2、正文摘自作者本人所著【中国古代镂空花钱鉴赏】和作者主编【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编】两书

作者简介:

刘春声,文化学者,笔名齐庚,睛川,别署宜斋、汉风堂主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委员、主编。著有长篇小说【天雨】,文化散文集【探花集】、【情满吕梁山】,专著【中国古代镂空花钱鉴赏】,【打马百钱】。主编出版首部【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编】,发表文学、学术文章150余万字。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客座教授,北大资源学院文物学院客座教授,北京炎黄艺术馆副秘书长,北京长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本文已由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