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電突破6G技術,歐美通訊領域失去優勢
手機通訊是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的關鍵。歐美等已開發國家之所以能在5 G時代保持優勢,就是因為他們在5 G時代就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擁有眾多的核心技術和核心技術,讓中國難以在此方面有所突破。不過,華為很聰明的選擇了5 G。
從2018年開始,5 G已經問世,但是使用者們並沒有感覺到速度上的提高。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華為等企業在無人礦山、遠端醫療和智慧高速公路等行業中采用5 G技術,在復雜惡劣的條件下進行手動分離。
4 G以前,歐美公司靠著「專利使用費」就能輕輕松松地大賺一筆,而像高通這樣的芯片制造商,從「專利使用費」中獲得了更大的收益,而蘋果、三星和華為這些大公司,則要向他們收取一定的費用。支付相關的收費後,曾在全國範圍內占有超過65%的市場占有率。
然而,高通萬萬沒想到,5 G科技剛一公開,華為就率先釋出了天罡、巴龍等5 G網路裝置,一舉擊潰了高通的業界霸主,很快就超過了諾基亞、易利信等老牌企業,雖然受到美國方面的影響,卻絲毫沒有影響到華為在世界上的占有率。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華為在5 G的市場占有率高達14.59%,在世界上排名首位,申請的發明也是世界上最多的。截止到2月末,5 G網路的總數已經達到了359萬個,遠遠超出了美國,日本,南韓的5 G網路。
英國宣稱要完全解除華為的裝備,但它也承認在美國方面的壓力下,不願與其進行任何合作。盡管美國不願意接受自己的技術,但是它已經不再願意參與5 G,相反,它把自己的競爭重點轉移到了6 G上,並且成立了"十國聯盟"。
美國正在使用它的近地衛星來進行空間競賽。馬斯克還拿到了巨額資金,用於"星鏈"計畫。歐盟的合作也有一定成效,例如日本近期推出了6 G電話,而馬斯克研發的「星際連結」衛星也可以透過發文本資訊實作上網,其申請的申請數量也要比中國多。
但是,這些都是虛與委蛇,各懷鬼胎,雖有重大突破,但卻無法真正地融入。中國6 G的成績不可低估,國外媒體更是直言:歐美兩國的通訊管制已經沒有了!
中國還開展了與馬斯克"星鏈"等衛星計畫相似的計畫,華東師大、清華等高校均已精確把握衛星發射,"千帆計劃"已成功升空12000余枚,將"天空-天空"概念全面推進。「天空-天空」的概念被廣為宣傳。
中國電子資訊集團近日釋出了一則喜訊:其太赫茲晶片的累積發貨量已經達到10萬片。這個數據看上去似乎很少,但對於太赫茲通訊工程而言,最快也要到2021年,這也算是一項相當不錯的成果了。
在6 G通訊技術步入空間後,單憑目前的技術難以再提升網路速率。不過,如果可以量產的話,我們就可以建造一套和其它國家完全不一樣的系統。
在歐美還沒有實作5 G的情況下,要跨越6 G簡直是癡人說夢。所以,中國仍有很大的潛力在未來的通訊市場上保持領先地位,而歐、美則沒有任何競爭的余地。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