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專訪盛邦安全董事長權小文:不做保安做保鏢,衛星互聯網安全需堅持「長期主義」

2024-09-04科技

C114訊 9月4日專稿(趙婷婷)台北時間2024年8月6日14時42分,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烈焰從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底部噴射而出,火箭成功將「千帆星座」首批組網衛星——千帆極軌01組18顆衛星送入預定軌域,標誌著中國低軌衛星互聯網組網正式啟動,未來將帶動中國商業航天全產業鏈數萬億的市場發展空間。

隨著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逐步駛入「快車道」,其套用場景與商業模式在迅速落地,「相伴而生」的安全挑戰也已經迫在眉睫。近日,C114采訪到了盛邦安全董事長權小文,就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現狀、面臨挑戰以及安全機制構建等話題深入探討。

作為在網路安全領域從業二十幾年的「老兵」,權小文指出,衛星互聯網雖是基於衛星通訊技術完成網路接入,但衛星互聯網不是衛星網路簡單升級,而是全新產業變革;衛星互聯網安全也不是衛星網路安全或者互聯網安全的簡單移植,而是需要基於場景和業務需求,構建端到端的安全防護能力;衛星互聯網安全既需要明晰的頂層設計,也需要極具操作性的產業實踐,「加密」兼具成本和快速落地優勢,是最佳技術實作路徑。權小文表示,作為國內率先進軍衛星互聯網安全賽道的專業廠商,盛邦安全一直堅持「差異化思考」和「長期主義」,透過自研+並購的方式,已經形成了完整、豐富的衛星互聯網安全產品組合。

中國版「星鏈」順利入軌,衛星互聯網開啟萬億「新藍海」

上個月,中國版「星鏈」——千帆星座(G60星鏈計劃)首批組網衛星成功發射,「一箭18星」順利升空入軌,徹底點燃了市場和產業發展的激情。

權小文指出,千帆星座的先發成功說明中國圍繞衛星互聯網已經有實際的動作和落地,而不再僅是局限於傳統衛星網路。在他看來,無論從產業政策、技術儲備、營運主體、商業模式探索哪個層面來看,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都已經邁入奇異點。

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和支持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與措施。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資訊基礎設施範疇。工信部2021年印發【「十四五」資訊通訊行業發展規劃】提出了加快布局衛星通訊,初步形成覆蓋全球、天地一體的資訊網路,為陸、海、空、天各類使用者提供全球資訊網路服務。

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強化新型基礎設施,前瞻布局6G、衛星互聯網、手機直連衛星等關鍵技術研究。8月,工信部釋出的【關於創新資訊通訊行業管理最佳化營商環境的意見】中提到及,「有序推進衛星互聯網業務準入制度改革,更好地支持民營電信企業發展」。這將為民營企業深度參與衛星互聯網建設提供新機遇,加速商業落地服務場景的成型。

在國家政策加持下,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持續向好發展,技術儲備充足。2023年以來,中國在衛星互聯網技術方面取得了諸多成就,如星上處理、一箭多星、低軌星座、通訊等領域均實作了標誌性技術突破,為產業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營運主體方面,2021年中國衛星網路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作為千帆星座計劃的核心企業,成立於2018年的垣信衛星在今年完成了總額67億元的A輪融資,顯示出產業資本的強烈看好。

據中信證券預測,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有望迎來萬億元市場規模,其巨大的發展空間預示著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但機會只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衛星互聯網不是衛星網路簡單升級,而是全新產業變革」

衛星互聯網,顧名思義,即「衛星」+「互聯網」,是一種以衛星為接入手段的互聯網寬頻服務模式。權小文指出,衛星互聯網並不是簡單地對傳統衛星網路進行升級改造,而是一種全新的產業變革,它將衛星通訊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形成一套天網地網融合的新型網路系統。

權小文表示,衛星互聯網系統充分利用了互聯網的資源優勢,並借助低軌衛星的優勢來彌補地面網路覆蓋不足的問題。在他看來,現階段的衛星互聯網發展類似於20年前的互聯網發展。「衛星互聯網本質上應該是天網地網的混合架構,兩者相輔相成,發揮各自優勢,而非彼此割裂。」目前,多數從業者仍然來自傳統的衛星通訊領域,這種狀況需要改變,權小文建議應充分吸納更多來自互聯網行業的專業人才。

雖然起步很早,但衛星通訊的市場盤子一直在百億級徘徊。「傳統衛星網路與地面網路相對獨立,只在使用者伺服器處交接,連線有限。而衛星互聯網透過技術手段將兩張網路整合為一張無縫對接、天地融合的網路,實作真正意義上的萬物互聯,極大地擴充套件了服務範圍和套用場景,且與不同領域業務生產關系越來越緊密。」例如,在農業監測網(農聯網)和船舶通訊網(船聯網)等領域,衛星互聯網能夠提供即時數據傳輸和連續覆蓋,從而顯著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海上航行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從現階段來看,衛星互聯網並沒有全球統一的標準。權小文指出,衛星在組網中的占比與不同組織對衛星互聯網的理解與業務需求密切相關。目前,衛星互聯網有兩種工作模式:天基網路,即使用者間直接透過衛星和星間鏈路實作端到端連線,不需要地面網路設施參與;天網地網,即衛星間由星間鏈路連線,地面信關站透過地面網路連線。根據任務需求,使用者數據可經衛星轉發到另一端使用者,也可經單跳或多跳星間轉發到信關站,再透過地面網路完成傳輸。

對於這兩種工作模式的差異性,權小文認為,直接透過衛星傳輸數據的成本較高且可能會增加延遲;而利用地面IP網路進行傳輸成本更低且延遲更小。但他同時指出,兩種技術路線沒有對錯之分,關鍵在於它們的套用場景與工作負載,綜合考慮成本、效能等因素,找到最合適的平衡點。對於通用解決方案,天網和地網應各自發揮優勢,而圍繞特定套用,則需合理設計組網模式。例如,對於遙感和遙測任務,考慮到數據量巨大,可能更適合在衛星端進行處理。

盛邦安全發現,Starlink則采用了一種獨特的策略,既非完全依賴天基傳輸也非完全依靠地面網路,而是根據實際需要,按照馬斯克「第一性原理」靈活選擇。這種方式可能會在信關站之間構建一個專用的IP網路,並透過VPN進行數據傳輸,以此來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衛星互聯網需要端到端安全能力,加密是最佳技術路徑

現代社會,隨著數據成為重要的戰略資產,安全意識也在快速覺醒。作為一種全新的全域全業務承載平台,衛星互聯網在技術架構、組網概念、套用場景等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不僅帶來了更多的衛星、更大的頻寬,還增加了更多路徑和終端,因此對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傳統衛星網路的安全問題之所以過去沒有引起廣泛關註,主要是因為它較小眾且遠離公眾視野。但隨衛星互聯網的發展,這些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傳統的衛星網路架構存在諸多安全隱患,類似於20年前互聯網安全,到處都是「窟窿」。「從產業發展和大國賽局角度來看,衛星互聯網發展需要‘狂奔’;但從永續發展角度,我們必須要高度關註安全問題,不能‘蒙眼狂奔’更不能是‘裸奔’。」

那麽該如何構建安全機制?權小文指出,首先要頂層布局,明確衛星互聯網技術定義和發展方向。同時推動相關標準制定,標準先行有助於實作地面網路與衛星網路的融合。「安全作為‘伴生品’,只有統一,才能發展安全。良好的體系結構設計能降低安全風險,將使安全措施更為高效,減少不必要的復雜性和成本。」

二是做好兩個「安全」,即通訊安全與測控安全。衛星互聯網安全的範圍涵蓋從衛星發射到地面接收站(信關站)以及最終到達使用者存取點(POP點)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信關站與POP點之間是不開放的,營運商需要確保組網過程中的安全性。訊號落地至信關站,便進入了IP網路領域,可采用與地面網路相同的保護措施。

在權小文看來,從衛星到信關站的數據傳輸是沒有邊界的,需采用端到端的安全解決方案。其中,最有效且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加密。與此同時,測控安全則需透過構建Overlay網路等策略,增強地面測控網路的安全性,同時保障快速路由大數據傳輸能力,以支持如遙感遙測等大量數據的即時傳輸和控制。

不做保安做保鏢,衛星互聯網安全需要堅持「長期主義」

當前,中國正迎來衛星互聯網大規模組網的「黃金時代」。按照相關規劃,中國在後續十年內要完成2萬多顆衛星的發射,長坡厚雪的衛星互聯網安全賽道已然成形。

據權小文介紹,盛邦安全早在2021年就開展了衛星互聯網安全技術的研發,在行業中率先布局,加大安全檢測和防護技術領域的投入,圍繞衛星互聯網的體系結構、脆弱性等開展形成衛星互聯網網路空間態勢;透過漏洞辨識評估發展出5G/6G衛星互聯網漏洞分析技術等脆弱性檢測技術,並在衛星互聯網安全領域申請多項專利。

談及公司發展歷程,權小文展現出「差異化思考」能力。盛邦安全在緊跟行業發展步伐的同時,始終堅持「長期主義」,早期「精」,中期做「深」,現在做「融合」。

在發展的最初五年,與行業內普遍追求多樣化產品線不同,盛邦安全選擇深耕一個領域,專註於將產品和服務做到精益求精。第二階段深入具體場景,將網路安全「實戰化」,「這意味著安全解決方案不僅要存在,更要發揮實效價值,「要做‘保鏢’而不是‘保安’。」第三階段做交叉融合,「當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單一技術的叠代空間有限,融合則成為關鍵。衛星互聯網不僅是技術的融合,也是一種套用場景的融合,會創造更多商業價值,特別是對於終端使用者而言。」

雖然是行業的先行者,但盛邦安全並不拒絕和害怕競爭。「這個市場需要有更多人進入,才能更快更好發展。」權小文表示。而對於盛邦安全來說,秉持「長期主義」精神,做到融合化和實戰化,真正能提供價值,實用性、實戰性是核心。

確實,衛星互聯網的未來屬於所有勇於探索和不斷創新的人們。這是一條需要眾人拾柴、共同鋪就的光明大道。而在這一過程中,還需完善標準,持續創新技術,構建堅實安全防線,共同推動這一新興產業健康與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