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透過AI「筆替」看教育之變

2024-07-23科技
面對加速襲來的AI浪潮,「一刀切」地禁用AI並不現實,需分類、分情況討論以厘清AI創作的邊界,特別是要區分「人工智慧輔助」和「人工智慧主導創作」的界限
在劃定底線和邊界的前提下,AI生成的論文,其內容和品質能否替代甚至超越人類的獨創,也值得觀察思考
「在AI時代,教育將從教知識變成教學習,傳統的知識傳授可能變得不那麽重要,學會如何與AI合作、如何利用AI增強自身能力則尤為關鍵。」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於雪 劉淏煜
在今年的畢業季,中國傳媒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高校規範AI寫論文成為校園裏的熱門話題。
有高校規定稽核畢業論文(設計)要加入針對AI代寫的檢測,一旦超過規定比例就會被警示、取消評優。也有學校列出AI合理使用情形、超標後的復檢方法等細則。
高校對AI寫論文的態度耐人尋味:一方面,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技術快速發展,其功能幾乎覆蓋論文創作的全過程,如檢索資料、收集文獻、處理數據、繪圖制表等;另一方面,用AI寫論文、做畢業設計也受到是否構成學術不端等的質疑。
更深遠的思考是,AI變革將至,原本專屬於人類的知識生產模式會發生哪些變化?面對可能的改變,舊有的知識傳承模式又該如何調整適應?
AI「筆替」邊界何在
梳理目前高校釋出的相關規定可知,各學校主要從AI生成的內容在論文總體量中的占比、是否詳細披露使用情況等進行考核,探索論文使用AI的邊界和底線。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科學技術哲學研究室主任段偉文表示,這些舉措一方面展現出各高校正不斷探索學生合理利用AI工具輔助科學研究的邊界和底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校力求端正誠實守信的科研態度,維護科研道德及學術純潔。
就當下而言,AI作為一種技術工具,其普及套用難以阻擋。媒體調查顯示,約84%的國內大學生使用過AI工具。
有學生表示,他們在日常學習和論文創作中會使用AI工具收集資料、快速檢索和整理資訊、轉譯資料、繪圖修圖、計算制表等,可極大提高學習寫作效率。也有學生認為,AI檢索結果並不可靠,且用語生硬,有所啟發但作用有限。
面對加速襲來的AI浪潮,「一刀切」地禁用AI並不現實,需分類、分情況討論以厘清AI創作的邊界,特別是要區分「人工智慧輔助」和「人工智慧主導創作」的界限。
2023年12月,科技部釋出【負責任研究行為規範指引(2023)】,明確提出不得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直接生成申報材料,不得將生成式人工智慧列為成果共同完成人,不得直接使用未經核實的由生成式人工智慧生成的參考文獻等,明確劃出了具體邊界。
在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梁正看來,一篇主要由AI生成的文章,顯然不是作者的原創性成果,可等同為「代寫」。如果部份使用AI工具但未經作者自行核實或隱瞞使用情況,也不符合科研誠信要求,屬於學術造假。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不能將AI生成的內容直接復制貼上在論文中進行沒有參照的使用,也不能將其作為論文的主體部份,這是劃清AI寫作論文邊界的關鍵。
專家提醒,相應規範在未來需要主動適應技術變革不斷調整,並進一步明確具體的檢測標準和懲罰措施。在鼓勵合理使用並提高違規成本的基礎上,註重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和學術誠信的教育,嘗試教會學生正確使用AI工具,保持對新知識的求索和獨立思考能力。
在2024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一組人形機器人在展覽入口處進行集中展示(2024年7月4日攝) 方喆攝/本刊
AI的創作力會超越人嗎
在劃定底線的前提下,AI生成的論文,其內容和品質能否替代甚至超越人類的獨創,更值得觀察思考。
據了解,AI寫作工具通常基於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和機器學習演算法,能夠理解和模仿人類的語言表達方式,可根據給定的主題和要求,生成邏輯連貫、語言流暢的文章。其核心在於從大量文本數據中學習並提取規律,但這些內容大都是基於現有資料的組合創新,與論文要求的原創性、創新性相差甚遠。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沈陽認為,AI的能力主要在於組合創新,而不是融合創新,更做不到顛覆式創新。即便同一AI工具,使用主體不同,AI發揮的作用也有較大差異。
這意味著,如果使用者自身占有的材料有限,AI工具可為其提供基礎的資料收集、歸納整理等服務,如果使用者自身已在領域內有所創新突破,AI發揮的作用將非常有限。
北京執象科技副總經理、資深架構師李新提醒,盡管AI尚無法完全勝任專業性較強、高品質的論文創作,但以AI技術的發展速度,其在論文創作中的角色很可能會從輔助工具轉變為決策參與。
在AI不斷試探人類能力邊界的背景下,專家認為與其困擾於AI能否替代人類的創造力,不如思考人類如何與AI共生共存,如何透過匹配合適的AI工具凸顯人的價值、放大人的能力。
在近日召開的2024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AI在這次浪潮中更多地扮演「副駕駛」的角色,最終還是需要人來把握,它不是人的競爭對手。「AI只是輔助人工作,不是替代人工作。它能讓人的工作效率更高、品質更好。」
此外,在AI尚無法探索的未知領域,這部份「主動權」也仍然在人。「AI時代,人的洞察力和判斷力更為寶貴,需要把審美、判斷、決策、靈感等牢牢抓在人手上。」沈陽說。
AI時代的教育將如何變
盡管AI在和人的關系上被定位於「輔助」,但不容忽視的是,AI的強力加持正在催生教育模式和育人理念的巨大變化,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正在經受沖擊。
多位學生表示,除了必須獨立完成的任務,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形成「遇事不決問AI」的習慣,只是會在使用AI時判斷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尋求AI的幫助。「這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獨立思考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劉永謀表示,大語言模型對教育的沖擊才剛剛顯現,未來會愈演愈烈。「今後學生將可能生活在人工智慧輔助的環境中,因此不能在學校和學術界禁用相關產品,以免培養出來的學生落後於社會。」
面對AI的沖擊,人們態度不一:
「海澱媽媽」張渺有一位在北京市海澱區讀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孩子目前已經學完初一的語數英課程。張渺計劃在孩子初三前學完高中課程,高三前學完高等數學、GRE考到325分以上。但這兩年AI大模型在學習已有知識方面表現出來的驚人能力,讓她擔心未來人才競爭的關註點會不會發生變化,一旦生變,自己為孩子設定的規劃又會不會失去競爭力。
與張渺不同,孩子就讀海澱區小學五年級的馬婧對未來表示樂觀。馬婧說自己從來沒有把孩子的精力束縛於學習知識本身,而是不斷陪孩子探索各種可能性。雖然孩子成績並不突出,但馬婧相信比起提早掌握更高年級的知識,向內發掘孩子與生俱來的特質更為重要。「希望孩子最終找到自己擅長的賽道,而包括AI在內的各種技術工具可以幫助孩子專註於這條賽道,彌補自身其他不足。」
梁正認為,社會對教育從認知到實踐都存在一定偏差,即把教育等同於知識,認為有知識就一定有能力。「在AI時代,教育將從教知識變成教學習,傳統的知識傳授可能變得不那麽重要,學會如何與AI合作、如何利用AI增強自身能力則尤為關鍵,這實際對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換言之,如果說過去的教育是在培養能做對題的人、能給出正確答案的人,那麽在未來的AI時代,可能並不要求學生做對題、給出正確答案,但要給出屬於自己的提問和思考。
從這個角度說,未來的教育在知識傳授層面將逐步「趨同」,但在激發個體潛能和創造力等方面,模式將更加多元。
著眼於未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建議學校、家長因材施教,註重培養孩子的媒介素養和技術素養,增強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在他看來,AI技術使教育的工具、內容、環境發生變化,但教育的核心價值、理念、基本規律等不會因為技術的進步而改變,人類發展的特定邏輯和成長規律也不會隨外在形式的變化而變化。
生成式AI的思考方式主要依賴於大數據模型,這與人類千百萬年前進演化出來的思維方式、認知模式有所不同。當人類面對與自身技能點、認知邏輯完全不同的「他者」時,不能簡單跟隨、模仿,而要保持人的獨特性,關註超越具體知識層面的大智慧。
多位專家建議,在AI時代,教育應幫助建構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超越AI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看透事物本質的能力,「只有想清楚自己最終要解決什麽問題,學習最終是為了什麽,才能更好地讓AI成為自己的工具。」
歷史上每次科技進步都必然推動知識生產模式和教育模式的變革。當前,我們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面對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們應懷揣敬畏之心。
正如英國作家艾略特所言:「對於不會利用機會的人,時機又有什麽用呢?」真正的挑戰永遠不是技術本身,而是我們如何智慧地利用這一前所未有的機遇,既不迷失於技術的洪流,也不放棄人類智慧的光輝,讓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成為人類文明躍升的台階。(應受訪者要求,張渺、馬婧為化名)
來源:新華社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