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沒有「預售」的618,你會「剁手」嗎?

2024-05-14科技

滿減疊加、紅包返現、限時湊單……你是不是也曾被電商平台的「預售」制度燒過腦?

商品還未有貨,就先掛上平台「預售」,似乎已經成為各個電商消費節的固定套路。商家能根據預訂量提前備貨,減少了成本和物流壓力,也能以「折扣」為噱頭吸引消費者入局。然而,這套「玩法」卻遭到不少消費者吐槽——過長的等待期、定金折扣中的「數學魔法」令怨言多於期待。

與往年不同,今年「618」,天貓、京東、快手、抖音均宣布取消「預售」模式。為什麽這次平台「聽勸」了?

曾經的「預售」

讓消費者直言「燒腦」

「投影機預售,前200名支付定金贈送支架和幕布!」

「付定金立減,尾款享受跨店每滿300元立減50元的優惠,上不封頂。」

以往的電商購物平台上,在「618」「雙11」等購物節期間,不同商家都有不同力度的預售優惠,平台自身更會給出各種通用優惠券,吸引消費者購買預售商品。其中,「定金紅包疊加」「限時預訂優惠」及「湊單滿減」等更是常用手段,不少消費者在「花花世界」中迷了眼,紛紛選擇將商品拖入購物車或當場下單。更有商家以「限量預售」為噱頭,大搞饑餓行銷,讓消費者不得不去「搶購」心儀商品。

商家預售套路多,各類「玩法」層出不窮,「怎麽玩」成了不少網購愛好者苦惱的問題,不少「教學分享」應運而生。記者在多個社交平台發現,諸如「雙11預售攻略」「定金紅包‘套娃’心得交流」等貼文比比皆是。有網友就發帖留言道「這個品牌的直播間,只要搶到的定金紅包是40元的N倍,即可29.9元入N套另還有35元紅包。註意要一份一份拍,僅需付第一份尾款,之後的幾份尾款可由第一份返的紅包抵消……」更有介紹什麽是「付定立減」,以及「免定金紅包」「預售直降券」該怎麽玩,滿滿一螢幕的「加減乘除」讓不少跟帖網友看了直呼:「這是在數學考試嗎?」「得讓上小學的侄女幫我買東西了。」

「以前我對電商購物節特別感興趣,總覺得這個節點不買就像是虧了一樣,但這幾年真是玩不動了。」「剁手黨」市民張女士說,這些年來網上的購物節層出不窮,從最開始的價格直降到後來的跨店滿減,再到現在的「燒腦」運算,作為消費者,自己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優惠已經成了套路。

消費者呼籲取消

預售「玩不轉」了

「苦預售久矣」,是不少消費者的共同體驗。

記者了解到,在電商行業,透過預售提前釘選商品,先產生訂單,再依據訂單進行商品生產、運輸、流通與銷售,是常見的減少庫存風險、降低成本的手段。然而,在商家與平台利用預售機制賺取豐厚利潤的同時,消費者卻吃了不少苦頭。

「買過某聯名款的T恤,預售7到15天,快到發貨的時候被商家告知延期一周。好不容易收到了,版型不對,品質也不好,而且已經換季不能穿了,不得不退貨。更糟糕的是沒有退貨險,退貨用的郵費都夠再買一件衣服了!」提起電商預售,市民伍先生就想起自己之前的不愉快經歷,他告訴記者,他以後都不會再買預售商品了。

「之前買過某電影周邊,連預訂都是限量的,搶了三輪才搶到半年後的一個發貨批次。」預售商品,市民周女士也買過,但她卻不幸「踩雷」。「第一批次發貨之後,有人在網上曬出來說是品質不好,我就生了退貨的心思,可商家告訴我就算不接收商品定金也不會退,我只能硬著頭皮收貨了,不然太虧。」有了這一次經歷,周女士對於預售商品一律采取「避雷」策略,「現在直播間那麽多,價格也很劃算,也不一定非要等電商購物節時囤什麽東西,所以大家對這種套路就更反感了。」

「虛假庫存」導致收貨方超時等待、「虛高原價」「誇大折扣力度」讓消費者得了「假優惠」、「贈品陷阱」造就的沖動消費讓人預算超支還無意間買了不少無用物品……更不用說尾款漲價、商品品質差等讓消費者惱火的問題。有觀點認為,這是商家利用預售鉆空子,不斷消耗消費者信任度,才讓越來越多人高聲呼籲「取消預售」「抵制預售」。

平台紛紛「聽勸」

這個「618」挺簡單

今年1月份,中國消費者協會釋出的2023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顯示,電商平台預售模式亟待規範,同時指出電商平台預售模式存在五大問題——「尾款」漲價不誠信、預售商品不價保、承諾贈品不兌現、承諾時間不發貨、「最低價」宣傳不屬實。

也許是消費者的心聲終於被平台「聽到」,這個「618」,各大平台都「聽勸」了——

京東方面宣布,今年京東「618」將於5月31日晚8點全面開啟,同時平台還將持續推出百億補貼日活動;快手電商近期已啟動「618」大促招商,取消了預售玩法,自5月20日起正式「現貨開賣」,促銷活動持續至6月30日,同時還推出了「滿300元減60元」的跨店滿減優惠……而淘寶天貓「618」招商宣傳資料顯示,今年「618」取消預售後,將在5月20日晚8點開啟第一輪促銷,並將於5月31日晚8點開啟第二輪促銷活動。

為什麽取消預售?淘天集團方面表示,目的在於改善使用者體驗。除此之外,淘天方面還表示,今年「618」期間平台將進行「先漲後降」管控,並提供從付款後至7月5日期間的全程價保服務,還將推出如活動商品包郵、提供運費險等多項舉措提升消費者體驗感。

記者了解到,「預售」概念由淘寶首次在2012年提出,距今已有12年。京東在2023年「雙11」就已首次取消預售玩法,直接現貨開售,在當時預售紮堆的主流電商平台中收獲了不少點贊。

取消預售或是趨勢

優質服務才是「王炸」

業內人士認為,「低價」「簡單」「直接」是今年「618」大促主打的核心,今年各平台宣稱對消費者、商家都采用簡單的參與方式,也是平台通對消費理性化所作出的調整。對於商家而言,盡管必須保證商品須為現貨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商家備貨壓力,但也有商家對媒體表示,往年的「以價換量」搶預售對於實力不雄厚的商家而言也不友好,取消預售之後反而更能「玩得下去」了。

易觀流通行業高級分析師陳濤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爭奪使用者、以使用者體驗為首要原則的當下,電商在大促活動中取消預售或將成為一種趨勢。

對於取消預售可能會給商家帶來的不確定性,他認為,取消預售不意味著平台和商家不進行提前規劃。「平台和商家可以利用AI手段,根據前幾年或者近期的銷售情況去預測銷量,這樣既提升了使用者的體驗,也避免出現供不應求或者說供過於求的情況。此外,這次電商雖然取消預售,但還是會實行分段銷售,可以明顯減輕物流在短時間內爆發帶來的壓力。」

「我覺得這次各大平台都取消預售,實際上也是考慮到了現在消費者的真實需求,這是一種進步。」市民杜先生認為,能夠留住消費者的關鍵從來都不是什麽節慶,而是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與其每年在幾個節點「忽悠」,不如完善規則,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更全面的服務,讓當下「卷」起來的電商平台步入良性迴圈。

街采

我沒買過需要預售的商品,以後也不打算買,因為商家不提供現貨讓我覺得很不踏實,不確定什麽時候能收到貨。對於其他消費者的吐槽,我認為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覺得必須取消預售制。在我看來購物還是要看是否有需求,有需要就買,預售制並不是主要影響因素。

受訪者 周先生

我買過一次預售的商品,但我不會再買了,因為等待收貨所需時間太長了,動輒十天半個月,讓人心裏很焦急。至於商家利用各種手段吸引客戶無可厚非,只要不欺騙消費者就好。電商平台取消預售制在我看來是好事,畢竟使用者體驗感是最重要的。

受訪者 馮先生

我覺得電商平台的預售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發貨時間太長,讓消費者逐漸失去了對商品的興趣,所以退款率也挺高的。有些平台還有類似於定金不可退之類的霸王條款,這對消費者權益其實是一種損害,所以我認為現在平台取消預售制度也是對消費者需求的正面回應。

受訪者 劉女士

微觀點

套路能否終結還有待觀察

北京日報客戶端

促銷套路太多,未見得能給消費者帶來多少實實在在的優惠,反倒極易拉低購物體驗。顧客明明是上帝,卻只能被文字遊戲、數位遊戲之類繞得團團轉,花了錢、費了心思、賠了時間,還可能「生了一肚子氣」。

自古以來,皆是價廉物美才能譽高招客遠,義利並列方可固本承商道。缺少誠信的「商業經」,只聞商家如意算盤響,不管顧客被坑槽點多,任由這般消費體驗持續惡化下去,消費信心及意願必會受挫,最終影響的還是商家以及平台的長遠發展。

如果說前些年電商平台還屬上升期,凡入局者皆可分一杯羮;那麽如今,走到賽道的「下半程」,如何獲客、留住使用者,是各家電商面前的頭等大事。大搞活動,某種程度上也是破局之路。但問題是,搞活動不是搞套路,忽視消費者體驗,註定留不住人。說白了,能吸引留住顧客的關鍵,從來就不是什麽節,而是優質的產品與服務。與其在活動形式上花心思,倒不如好好琢磨一番,怎樣為消費者提供更簡單的規則、更優質的產品、更全面的服務、更迅捷的配送。

化繁為簡,返璞歸真,這才是電商消費的新趨勢。從這個意義上說,多個電商平台表示取消「618預售」環節,也透露著刪繁就簡的意思。但小「試水」能否掀起大「浪花」,諸多套路能否真正終結,還有待觀察。

真正做到「以使用者為中心」

澎湃新聞

讓電商平台下定決心取消預售制的原因,還不只在預售制本身。去年年底,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台紛紛開始簡化售後流程,相繼推出「僅退款」服務,從中透露出的資訊就是:國內電商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流量和噱頭不再是萬能的法寶,要想獲得增量,就必須回歸消費的本質,認真傾聽消費者的聲音和需求。

一方面,抖音、快手等短視訊直播平台的崛起,讓更多傳統平台和使用者意識到,價格競爭不僅在於一些特定的時間節點,電商低價完全可能常態化;另一方面,當下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日趨回歸理性,不少年輕使用者已不再把「買買買」「剁手」掛在嘴邊,更重視商品的價效比。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要想真正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電商平台就必須去掉多余的粉飾和包裝,回歸日常促銷的本質。簡單地說,就是直接給出最低價,讓消費者用最簡單的方式得到最實際的優惠。

不可否認,取消預售制也會給一些規模較小、供應鏈能力較弱的商家帶來壓力,他們不得不提前備貨,積壓的庫存可能會成為不可知的風險。但從長遠來看,「蓄水放閘」式的行銷方式並不利於電商平台的健康發展,轉型與變革也是必然的趨勢。

取消預售制,意味著擯棄「短平快」的打法,追求常態化低價,但這並不代表電商平台就可以忽視產品的品質和消費的體驗。在低價的基礎上全面升級服務品質,才是電商平台實作永續發展的正確途徑。簡而言之,真正做到「一切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電商平台,才有可能真正贏得消費者的忠誠度。

神回復

網友@一擊必殺:「玩轉」預售?是商家在「玩」,我在「轉」。

網友@長白山下:一頓湊單猛如虎,一看省了兩塊五。

網友@Cicici:有的甚至預售期過去都不發貨……

欣視界

簡單點,才能長久些

為什麽各大平台都取消了預售制度?歸根結底,是因為消費者不再為這些花樣買單了。

起初各大平台推出預售制度的時候,在消費者看來這樣可以比「618」「雙11」節點更早以優惠的價格買到心儀的商品,早買早享受。後來,預售制度多了許多新花樣,消費者以為自己可以在其中享受更大力度的折扣,也願意在閑暇時間參與各種趣味活動或補貼政策。

不知是不是消費者曾經的反饋,給了各平台錯誤的訊號,後來的預售制度越發離譜,逐漸演變成消費者看不懂、玩不轉還燒腦的數位遊戲,正如網友的辣評——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只省了兩塊五。

況且,如今電商直播的興起,讓折扣和優惠天天上演,不只集中在電商自己創造的購物節。各大頭部主播能拿下的價格,甚至比這些節慶時更優惠,消費者的註意力自然會被分散。若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依舊用限時預售、滿減疊加等套路,非但不會調動消費者的好奇心和購物欲,反而可能引發反感。

取消預售制度,也許是一種必然。這也倒逼電商平台思考如何在平常的每一天做好服務、提供優質產品,長久地留住使用者。

套路簡單點,使用者的好感才能保持久一些。

(濟南日報 記者:曹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