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Kimi AI 爆火,我不理解……

2024-05-07科技

導讀 「長文本之王」 Kimi AI,三次登上熱搜,真的好用嗎?

01 / 三把火 .

今天來聊聊最近在AI圈火得一塌糊塗的Kimi。

Kimi一共火了3次:‍

第一次,是因為長文本。

去年10月底,Kimi一鳴驚人,推出了支持輸入20萬漢字的能力,成為全球第一個開放「超長上下文視窗」的大模型。

這在當時可是國人驕傲,媒體紛紛報道,連我帶的AI孵化器的大學生們都覺得,這長文本視窗,輔助論文簡直不要太方便。

盡管谷歌在今年3月推出了Gemini 1.5 Pro,直接把上下文突破到了100萬,Kimi也不甘示弱,緊隨其後開放了200萬版本,誓要坐穩「長文本」寶座。

第二次,是因為創始人。

Kimi所屬的「月之暗面」公司,創始人楊植麟,是卡內基梅隆大學的電腦博士,參與過谷歌Gemini、Bard、盤古、悟道等多個大模型的研發。

今年3月,騰訊科技的專訪讓楊植麟和朱嘯虎隔空battle,楊植麟堅定看好大模型前景,而作為投資人的朱嘯虎,則更支持能快速商業化的AI套用計畫。

這一戰,讓楊植麟作為技術信仰派,又狠狠吸了一波粉!

第三次,是因為投流量。

3月底開始,抖音、B站、公眾號,各大平台都能看到Kimi的廣告,而且廣告十分接地氣,被大家調侃跟「短劇」投流一個畫風,不像科技企業。

這次持續投流,可真是讓Kimi火出圈了,3月存取量直接翻了3倍。

02 / 功能不全 .

然而,Kimi真的這麽好嗎?我的答案是:一般。

我曾經分析過大模型APP的4個標配產品能力: 聯網查詢、多模態、語音互動、智慧體生態。

每個能力對於使用者體驗、大模型數據積累等都很重要。

以上這些能力,Kimi在打出「20萬字」口號時,都沒有。

國內的大模型套用:智譜清言、文心一言、通義千問、訊飛星火、豆包、天工、MiniMax等,我一直緊密關註。Kimi的叠代節奏,一 直是滯後的。‍

  • 在其他平台支持聯網查詢時,Kimi只能上傳文件,直到最近才加入了聯網查詢的能力。

  • 在多模態方面,Kimi雖然現在支持了圖片格式的檔分析,但還未能實作影像生成。

  • 至於語音互動,Kimi至今未能提供,只能輸出書面化的長篇大論,無法透過更符合人類日常溝通習慣的方式,獲取口語化的簡潔資訊。

  • 在智慧體生態方面,最近才推出了Kimi+,但僅限於官方智慧體,而其他平台早就支持使用者自訂復雜的智慧體。

  • 03 / 負面資訊 .

    Kimi是第二批透過演算法備案的大模型,相較於智譜、百度、MiniMax等首批大模型,起步晚了3個月。

    可是同為第二批的天工AI,現在可是能力齊備,甚至創新了天工AI搜尋引擎、Sky Music音樂大模型。

    而Kimi的優勢,仿佛只有一個「長文本」。

    但在Kimi開放了200萬字版本後,阿裏、360等大廠迅速開放了1000萬、500萬的長文本能力,打臉Kimi AI。

    其中的訊號再明顯不過:長文本處理並非難以攻克的技術難題,只是一次處理幾百萬文本太燒算力,因此各家才不推崇。

    這樣看來,Kimi燒算力、投廣告、甚至爆出創始人賣老股的傳言,和「技術信仰派」相悖甚遠。

    04 / 結語 .

    AI企業的真實價值,不在於怎樣說,而在於怎樣做。

    在無關緊要的競爭上浪費資源,卷來卷去,無異於劣幣驅逐良幣,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誠懇一點,才能增強市場和公眾對國內AI發展的信心!

    火焰雖美,但煙霧繚繞。我們需要的,是在撥雲見日後,擁有真正的AI技術,能夠改變生產生活的AI技術。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歡迎關註、留言,交流你的看法。我們下期再見!

    See you 我是一名AI從業者 | 大學生AI產品導師 。如果你偏愛以輕松的方式了解AI領域的最新動態,歡迎 關註我

    歡迎一鍵三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