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蘋果又回中國了!庫克向中國大陸廠商低頭,國產率高達60%!

2024-05-05科技

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困境與挑戰

蘋果公司一直將中國視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但近年來在這個龐大市場的表現卻並不理想。 盡管透過大規模促銷活動等措施,蘋果仍無法阻止在華銷量的持下滑 。國產手機品牌憑借創新技術和本土化策略,正在不斷蠶食蘋果在中國高端市場的份額。

蘋果在中國市場面臨的主要困境包括:市場份額被國產品牌持蠶食、供應鏈外遷帶來的成本上升、缺乏本土化創新等。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蘋果在華的銷售業績和品牌形象。

國產品牌的崛起給蘋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以華為為例,其Mate 60系列手機搭載自主研發的麒麟芯片,並推出了HarmonyOS作業系統,在硬體和軟體層面都對蘋果形成了有力競爭。 折疊屏手機領域,華為更是占據了絕對優勢,連四年蟬聯國內折疊屏手機市場份額

除了華為,其他國產品牌如小米、OPPO、vivo等也在不斷加大創新力度,推出具有價效比優勢的5G手機、AI手機等,吸引了大量中低端消費者。根據IDC的數據,2024年季度,榮耀和華為並列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蘋果則退居。

供應鏈問題也是蘋果在華遇到的一大挑戰。蘋果公司200多家主要供應商中有151家在中國生產,占蘋果總采購的98%,中國供應鏈對蘋果至關重要。但近年來,蘋果一直在努力"去中國化",將供應鏈轉移到印度、越南等地,以規避來自美中貿易戰的風險。這種轉移無疑會帶來成本的大幅上升。

蘋果在中國市場缺乏真正的本土化創新也是一大短板。盡管蘋果在中國推出了一些在地化服務,但在硬體產品層面,蘋果仍然未能真正貼近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比如,蘋果的手機在AI和折疊屏等創新領域落後於國產品牌,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

面對來自國產品牌的激烈競爭,蘋果迫切需要重塑在華的品牌形象,加大本土化投入和創新力度。蘋果能否憑借即將推出的AI手機以及與中國制造業的深度合作,重新奪回在華的市場份額,將是一個值得關註的焦點。

蘋果供應鏈高度依賴中國制造業

蘋果公司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程度之深,可以說是前所未有。蘋果公司200家主要供應商中有151家在中國生產,占蘋果總采購的98%。這意味著,中國制造業在蘋果的供應鏈體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2023年,蘋果供應鏈新增8家中國大陸廠商,剔除4家,凈增4家,是所有國家和地區中增加最多的。這表明蘋果正在進一步加深與中國制造業的合作關系。中國供應鏈為蘋果提供的多為低價值元器件,真正的核心元器件如芯片等大多不是來自中國。

蘋果對中國供應鏈的高度依賴,一方面源於中國制造業的規模效應和成本優勢,另一方面也與蘋果公司的全球化戰略密切相關。 透過將生產基地設在中國,蘋果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價效比

近年來美中貿易戰的持續升級,讓蘋果不得不開始考慮"去中國化"的可能性。為了規避來自貿易戰的風險,蘋果已經開始將部份生產線轉移到印度、越南等國家。這種轉移無疑會帶來生產成本的大幅上升,進而影響蘋果產品的競爭力。

國產手機品牌給蘋果帶來巨大壓力

在中國本土市場,蘋果不僅面臨著供應鏈轉移的挑戰,同時還受到來自國產手機品牌的嚴峻擠壓。以華為為例,其Mate 60系列手機搭載自主研發的麒麟芯片,並推出了HarmonyOS作業系統,在硬體和軟體層面都對蘋果形成了有力競爭。

憑借創新技術和本土化行銷策略,華為在2024年頭兩周就重奪了中國手機銷量冠軍,對蘋果在高端市場構成了嚴重擠壓。除了華為,其他國產品牌如小米、OPPO、vivo等也在不斷加大創新力度,推出具有價效比優勢的5G手機、AI手機等,吸引了大量中低端消費者。

根據IDC的數據,2024年季度,榮耀和華為並列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蘋果則退居。這無疑給蘋果在中國市場的領先地位帶來了巨大沖擊。

國產化行程推動中國制造業升級

中國制造業的國產化行程也在不斷推進,這為蘋果帶來了新的機遇。以國產大飛機C919為例,其國產化率已經達到約60%,遠超計畫啟動初期10%的標準,但仍低於波音787的70%。

未來最快2025年、最遲2030年,C919就能裝上國產發動機,屆時國產化率將突破70%。這標誌著中國航空制造業正在從低端代工向高端自主創新邁進。

C919大型客機於2023年5月28日首次商業載客飛行,意味著"8億件襯衫換1架飛機"的時代終結。中國制造業正在擺脫過去單純追求規模效應和低成本優勢的傳統模式,轉向註重品質、創新和附加值。

這種轉型無疑將為蘋果帶來新的合作機遇。蘋果或許能夠與中國制造業建立更加緊密的技術合作關系,共同推動創新,實作優勢互補。

蘋果需重塑在華品牌形象,加大本土化投入

面對來自國產品牌的激烈競爭,以及供應鏈轉移帶來的成本上升壓力,蘋果迫切需要重塑在華的品牌形象,加大本土化投入和創新力度,以重新奪回在中國這個龐大市場的領先地位。

蘋果需要加強與中國制造業的技術合作,實作優勢互補。雖然蘋果目前在中國的供應鏈體系中扮演主導地位,但中國制造業的國產化行程正在不斷推進,創新能力也在不斷提升。蘋果或許能夠與中國制造業建立更加緊密的技術合作關系,共同推動創新,實作優勢互補。

比如,在芯片、作業系統、折疊屏等創新領域,蘋果可以借鑒國產品牌的先進技術,並將其融入到自身產品中。蘋果也可以為中國制造業提供先進的工藝技術和品質管理經驗,助力其產品品質的提升。 透過這種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蘋果和中國制造業都將獲益

蘋果需要加大在中國的本土化投入,更貼近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目前,蘋果在中國市場缺乏真正的本土化創新,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蘋果需要在硬體產品層面進行本土化創新,推出更多契合中國消費者口味的產品。

比如,蘋果可以推出專門面向中國市場的手機型號,加入更多本土化功能和服務,同時在外觀設計上也需要融入更多中國元素。蘋果還可以加大在中國的研發投入,成立更多本地研發中心,吸納更多本土人才,從而更好地把握中國市場的脈搏。

,蘋果需要加強在中國的行銷和品牌推廣力度。近年來,國產品牌憑借本土化行銷策略,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蘋果在中國的品牌形象略顯陳舊和高冷,難以引起年輕人的共鳴。

蘋果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品牌定位,推出更多貼近年輕人的行銷活動,提升品牌在中國的親和力。比如,蘋果可以邀請更多中國明星和網紅代言,在社交媒體上開展互動行銷,或者推出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限量版產品等。

重塑在華品牌形象、加大本土化投入和創新力度,將是蘋果在中國市場重新站穩腳跟的關鍵一招。只有與時俱進、與中國制造業精誠合作,蘋果才能在這片紅海市場分得一杯羹。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看到一個煥然一新的蘋果,重新在中國市場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