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資訊「破繭」需增強各方數位韌性

2024-02-10科技

林晶珂

演算法制造的「資訊繭房」近來引發越來越熱烈的討論。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自己的手機逐漸被「看不見的手」操控,不同APP刷到的話題趨向一致,看起來符合預期的觀點被頻繁「推」入視野,人們容易陷入個體資訊偏好的「繭房」 困境。

「資訊繭房」本質上是資訊選擇接觸行為極化的隱喻。早在Web 2.0時代,哈佛大學教授凱斯·桑史坦就提出互聯網刻板認知導致的「回音室效應」。後續學者從資訊行為、內容策展、演算法最佳化、平台治理等角度對此展開了十余年研究。

中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10.79億人,「資訊繭房」也從學界隱憂變為Web 4.0時代被更多人重視的社會現實問題:關鍵是如何「破繭」?

對於普通使用者,「破繭」需增強數位行為韌性,穩住海量資訊流的「壓艙石」。有學者指出,「資訊繭房」導致了單調、封閉、刻板的個人資訊世界,但演算法推薦並不與其存在必然的直接因果關聯。

事實上,在前大數據時代,人們也會以自己的意願、能力和價值判斷為半徑主動選擇資訊。問題在於,當資訊接觸從身邊的朋友、訂閱的報紙、調頻的電視轉向內容浩瀚無垠的互聯網,普通使用者能否抵抗住海量資訊流的沖擊?對此有學者認為,「繭房」某種程度上是資訊過剩時代的自我保護。

從這一角度看,「打鐵還需自身硬」。資訊「破繭」首先需要使用者主動提升自己在互聯網上資訊檢索、接收、吸納、轉發與互動的行為韌性。與資訊素養不同,數位韌性直接指向個人應對沖擊的適應與復原能力。增強數位行為韌性,意味著走出自我保護的舒適區,守住資訊判斷「主動權」,像蝴蝶破繭般沖破演算法規則的桎梏。這種渺小個體與資訊洪流的對抗盡管艱難,卻是當前時代的必需品。否則,我們很容易異化為「單向度的人」,乃至淪為龐大數位社會系統的附庸。

對於平台公司,「破繭」需增強數位系統韌性,創造更加包容的影響力經濟。表面上看,演算法推薦機制及其背後的平台公司是「資訊繭房」的制造者。實際上,它們很可能也落入了流量錦標賽的「繭房」。技術叠代的速度正越來越快,平台公司需要留住使用者的註意力換取商業利益。能被更低成本地生產、能帶來更高刺激度、能被更直接地變現的內容,將優先出現在演算法推薦的清單中。長此以往,所有人都將困在一個充斥著虛假資訊、碎片化資訊和「娛樂至死」的巨大「繭房」裏。

從這場錦標賽的短期成敗看,「繭房」制造了流量,看似對平台公司沒什麽不好。可就像我們的資訊環境和生態環境一樣,資訊「破繭」需要增強平台的數位系統韌性,留住「綠水青山」。這種系統韌性,狹義理解是演算法「糾偏」,采取「人在環路」的思維平衡「繭房」導致的失序。但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理解,也可被視為一種由演算法向社會系統的賦能。筆者在過去數年持續開展「淘寶村」研究,發現遂昌和曹縣的電商模式形成了「鉆石型」和「棱鏡型」的系統韌性,由此啟用了地方稟賦、推動了產業更新。對於平台公司而言,與其爭奪註意力,不如培養使用者主動參與的影響力,這無疑是更加包容、永續的發展方式。

對於連線更緊密、發展更高質的資訊社會,「破繭」需增強數位價值韌性,營造技術向善氛圍,做好平台治理的「頂層設計」。中國的數位經濟規模已邁過50萬億元的大關,在資訊基礎設施、網民數量、互聯網套用、產業轉型等方面實作了跨越式發展。正如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在【關於技術的追問】一文中所闡述的,數位技術將作為「底座」逐漸支配起現代人理解世界和歷史的方式。這意味著,破解「資訊繭房」不只是個人的選擇、平台的責任,更是整個社會的責任。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慧成為業界與學界共同關註的熱點,也使數位智慧時代的資訊「破繭」成為相關未來產業布局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最新出台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要求在演算法設計、訓練數據選擇、模型生成和最佳化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產生民族、信仰、國別、地域、 性別、年齡、職業、健康等歧視」。這種建立在平等、包容觀念上的價值韌性,一方面來源於中國基於過去20年互聯網治理經驗的「頂層設計」,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將數位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人的技術向善理念。(作者是蘇州大學傳媒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