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犧牲太大了!王亞平艱辛的太空之旅,落地後甚至連路都走不了

2024-10-22科技

導語

「353天,太空的感覺還是挺神奇的,但是在太空裏面還是有一點點害怕的。」

這是中國首位女性航天員王亞平在回到地球後說出的一段話,在太空待了一年多的時間,回到地面上後卻沒辦法自己走路,只能提前準備好的擔架將她擡到返回艙外。

這不禁讓人好奇,太空人在太空中的生活是怎樣的,對他們身體造成了怎樣程度的影響,需要他人擡著才能走路?

太空人又是一個怎樣的職業?

太空人的飲食。

太空人一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聽說過太空人這一稱呼後,便會聯想到各種關於太空的場景以及跟太空人有關的一些情節。

太空人可以說是一個充滿榮耀的職業,但是他們所要面對的險情和工作卻是普通人永遠都沒有辦法想象出來的。

就拿太空人在太空中所要面對的生活來說就充滿挑戰,比如飲食方面。

在太空中,沒有地球上的青山綠水以及沃野千裏的麥田一望無際,太空中只有無邊無際的黑暗以及一顆顆明亮的星星。

沒有地面上的養殖場、養殖戶等,只剩下一片空曠,也沒有陽光來照耀,更別說有雨水、空氣等條件能夠孕育萬物,所以說在太空中是沒有「活物」的,只有經過特殊處理的一些食物。

在太空中的環境非常惡劣,本來一堵防護墻就能夠阻擋外部對其的影響,但若是其中出現一絲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太空人在太空中是不能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一旦有什麽異常發生,就可能會導致意外發生。

太空中的溫度一般較低,外部的寒冷會影響到內部,而內部產生的溫度若是不能夠排出來,會影響到太空人們的生理功能。

如果生理機能受損,可能就不能再進行正常乘坐飛船、正常呼吸等一系列動作,這樣就算太空人成功返回到地面上,也是一個廢人,因此處理食物的時候需要考慮這些因素。

要想保證太空人們吃上的食物既不會變質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精華物質,就需要進行特殊處理。

為了能達到這個標準,在太空中太空人們甚至連米飯都是壓縮成餅的,因為壓縮後米飯所占空間更小,這樣一來能讓太空人在不能出現生理機能受損的情況下吃上足夠能量,同時還能很大程度上減少因為不能壓縮而對太空人造成一定程度影響的問題。

除了米飯其它食物同樣也需要被壓縮,在壓縮至體積最小後還要貯存一些水分,比如蔬菜和水果這些食物。

等他們在需要吃的時候再進行加熱,將壓縮的食物恢復至原本的樣子,是現在太空人在太空中最為常見飲食形式。

不過除了壓縮法,在一些比較簡單的食品方面還會采用另外一種貯存形式那就是封裝形式,因為一些不容易變質的食物沒有必要進行壓縮處理,因此只是在表面進行封裝處理,這樣就可以了,讓太空人們吃的時候也方便得多,只需要放入微波爐熱一下就可以吃了。

如此特殊處理過後的食品相較於地球上的普通食品,口感上自然不敢茍同,更別提這些食物代表著食品生產商家所犧牲出來的鮮美口感和豐富營養成分了。

很多太空人表示,即使自己所帶去太空中吃的是自己平常就比較喜歡吃的食物,但味道也沒有平常時候那麽好吃,因為經過冷凍之後,原本鮮美可口的食物就變成了沒有什麽味道的「幹巴巴」食品。

但是沒有辦法,這是他們作為一個太空人必須身處太空的時候必須付出的代價。

也有一些吃貨太空人為了讓自己能在工作之余大快朵頤,就會提前備好一些自己喜愛的食物,但是將這些食品放進去的時候也是十分小心,以確保食物沒什麽問題,但好景不長,因為一次瑕疵導致冰箱沒法工作,所有食品都變質壞掉了。

看來成為一名太空人真的不容易,既不能讓自己的身體因為食物受影響,也要防止因為瑕疵導致其它問題,我們常人可真的做不到他們所做的一切。

此外對於太空人來說除了飲食還有排泄。

因為人在吃東西的時候自然會排出糞便,這些糞便應該怎麽排泄呢?

太空人的排泄。

一般人上完洗手間就可以離開洗手間,但是在太空中想要這樣離開可是特別困難的一件事,一些初學飛天任務的新手太空人差點就是因為這麽一件簡單的小事斷送他們的飛天任務。

因為在太空中人本身處於失重狀態,所以走路是根本沒有辦法完成的一件事,因為一旦松手就會一直漂浮著無法控制方向,因此只能靠設計好的排泄裝置來幫助排泄。

進入到洗手間之前,要先開啟防護門,再對防護罩上進行調節以調整內外環境,當適應之後再進入到洗手間內部去完成排泄動作。

結束洗手間前不要急於開啟防護門,因為有可能會因為忘關防護門或者忘關水閥洗手間產生嚴重後果,因此在離開之前先檢查一下再做決定也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由於玉兔二號探測器已然落月成功,因此這些前輩將這些經驗告訴了新加入的年輕太空人「小女兒」王亞平,希望她能夠從中獲得一些經驗教訓,避免出現失誤。

因為他們當初沒怎麽帶經驗上去,返回艙的時候身體過度虛弱以致於無法走路,只能用擔架將他們擡下艙外,因此這項重要經驗教訓他們記得非常清楚,也特別希望不會忘記。

但王亞平還是失誤了,在返回艙的時候,隊友看到王亞平膚色蒼白摸樣虛晃晃晃得一直往前走,他們提醒王亞平要檢查一下身體狀況,但王亞平還是繼續往前走去,但是等隊友再次反應過來,卻發現王亞平已經暈倒在地上。

王亞平只昏迷了十幾分鐘就醒了過來,並沒有覺得有危險感,但是隊友看著臉色慘白的王亞平還是十分緊張,也因此對整個整個團隊中的每一名隊友都留下了警醒。

失重環境對身體造成影響。

其實導致王亞平這次失誤主要就是因為她在進入太空後習慣性一直忙著進行實驗,沒有重視起運動鍛煉來。

因為人在太空中的時候地面上的生理機能都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這就是大家比較擔心的心臟受損問題,如果心臟長期不運動的話,有可能導致心臟功效發生退化。

其次就是鈣質流失,在運動時人的骨骼肌肉會受到一定鍛煉,這樣骨骼強度和韌性都會得到提高,而人在失重狀態下,由於身體四肢沒有辦法得到鍛煉,因此會使眾人的骨骼肌肉大振幅退化並且出現鈣質流失等問題。

還有肌肉力量減弱的問題,同樣也與運動有關,但相較於骨骼肌肉力量減弱的問題,這個問題略微誇大了,沒有實際證據表明,在失重狀態下每天進行兩小時以上鍛煉肌肉力量會增加,但會減少還是有可能的,但研究還沒有足夠證據支撐這一點。

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專門有人為太空人制定了一套專門針對太空環境制定鍛煉方案,幫助抵抗這些環境造成的問題。

同時也為了確保能夠完成每一天客製運動計劃,太空人們還需要每天大量進行鍛煉,以防發生一次性危險情況,因此任務完成率還是比較高的。

結語

無論是飲食、休息、睡覺、排泄亦或是工作實驗等,無不是太空人們工作出色的重要一環,不謀而合的是,他們每一個環節做得都十分出色,為整顆地球帶來許多驚喜和榮耀。

即使身處這樣艱苦的環境,他們也願意犧牲健康與其他換取知識與榮耀,這種奉獻精神值得我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