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諾獎的AI年,帶來哪些啟示?

2024-10-18科技
諾貝爾獎一直以來被視為科學領域的最高榮譽,用於表彰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等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然而,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AI正在深刻改變著各個學科的研究方式和方向,成為數據推斷的新範式。此次諾獎將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同時頒發給AI領域的先驅,正是對這一趨勢的最好回應。
今年的諾貝爾獎將人工智慧(AI)推到了科學舞台的中央。這不僅是對幾位傑出科學家的認可,也是對AI在科學進步中作用的肯定。這些獎項的頒發,標誌著AI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認可,預示著AI正在重塑我們的世界,尤其是在科學探索和創新的範式上掀起了新的浪潮。
人工智慧勢不可擋,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和科學研究的方式:AI for science,Science all in AI(科學智慧與人工智慧中的科學)。展望未來,AI將繼續引領科學的發展,為人類社會創造更大的福祉。我們正處於一個新的時代的開端:擁抱AI,將開啟無限的可能。
AI與物理學的交匯 從霍普菲爾德網路到深度學習
先簡單回顧一下今年兩位新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貢獻。
1982年,約翰·霍普菲爾德提出了著名的霍普菲爾德網路,這是一種具有自組織能力的遞迴神經網路。霍普菲爾德網路模擬了生物神經網路的聯想記憶功能,能夠透過能量最小化的原理,實作對部份缺失資訊的補全和模式辨識。
霍普菲爾德網路的理論基礎深紮根於物理學,類似於統計物理學中的易辛模型(Ising Model)用於描述磁性材料中自旋交互作用的系統,透過能量函式的最小化來確定系統的穩定狀態。霍普菲爾德巧妙地將這一概念套用於神經網路,使網路狀態的演化可以被視為能量函式的下降過程,最終達到穩定的記憶儲存狀態。霍普菲爾德網路的出現,為神經網路的理論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物理學基礎,也為後來的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傑佛瑞·欣頓被譽為「深度學習之父」,他在1985年與泰瑞·謝澤諾斯基在霍普菲爾德網路的基礎上共同提出了波茲曼(Boltzmann)機。這是一種基於隨機性和能量函式的神經網路模型,可以透過模擬退火演算法學習復雜的機率分布。波茲曼機的名稱來源於物理學中的波茲曼分布(Boltzmann distribution),這是統計物理中描述粒子能量分布的基本概念。波茲曼機利用這種分布來定義網路中神經元狀態的機率,從而實作對數據的生成和特征學習,也為後續生成模型的發展提供了思路。
欣頓在1986年與大衛·羅密爾頓和隆納·威廉斯共同推廣了反向傳播演算法,解決了神經網路做不深的問題,使得深層網路的訓練成為可能。借助受限波茲曼機(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引入無監督的逐層預訓練方法,他在2006年提出深度信念網路(Deep Belief Network),解決訓練深層神經網路時梯度消失的問題。這一突破為深度學習的迅猛發展奠定了極為重要的基礎。
諾貝爾獎委員會將他倆的成果評價為「為機器學習革命奠基性的工作」。我們由此可以看到,統計物理為機器學習的早期發展提供了思路,如今的深度學習也在可控核融合、天文觀測等研究方向惠及了物理學的研究。
生命科學重新認識AI潛力 從Rosetta軟體到AI驅動的創新
人體內擁有數萬種蛋白質,已知的蛋白質數量也超過數億。然而,在浩瀚的蛋白質序列宇宙中,這不過是冰山一角。科學家們既希望最佳化現有的工具蛋白,也渴望探索蛋白質宇宙中的「暗物質」,即那些尚未發現的功能蛋白。這正是蛋白質設計的核心使命——透過這一技術,科學家們可以創造出全新、自然界中從未存在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不再受限於傳統前進演化規則,而是完全由人類設計,具備客製化功能特征。
在蛋白質設計領域,華盛頓大學大衛·貝克教授的團隊無疑站在了最前沿。過去20年中,該團隊致力於開發計算驅動的蛋白質設計方法,從蛋白質結構入手,從頭開始設計出形態和功能各異的蛋白質。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領域經歷了巨大的進步:從最初基於物理和統計方法的Rosetta軟體,到如今依靠深度學習的AI方法,如ProteinMPNN和RFdiffusion,蛋白質設計技術不斷革新,但從頭設計蛋白的目標始終不變。
如今,貝克團隊設計的蛋白質已具備多種功能,包括從頭設計的聯合疫苗的RSV/hMPV、能夠辨識非天然受質的熒光素酶、以及用於藥物研發的細胞因子類別似物和抗體。蛋白質設計已經完成了概念驗證階段,正逐步拓展在各類生物醫學領域的實際套用。
在生命科學領域,乃至整個自然科學中,AI最具影響力的套用莫過於AlphaFold。其誕生故事看似簡單:一位橫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電腦的年輕博士約翰·江珀,與谷歌DeepMind CEO德米斯·哈薩比斯共同領導的頂尖跨學科團隊,經過三年努力,打造出一個專門用於解決蛋白質結構預測任務的模型。
盡管AlphaFold2當時在蛋白質復合物結構預測以及藥物分子、核酸、修飾蛋白等方面還存在局限,但三年後的AlphaFold3解決了這些問題。
這一突破性的成功使整個生物學界重新認識了AI的潛力,並推動了新的演算法開發,如前文提到的蛋白質設計方法,也催生了生物技術公司的蓬勃發展和全新的科研模式。AlphaFold2毫無疑問改變了生物學家研究蛋白質的方式。
自AlphaFold問世以來,它已被廣泛套用在各式各樣的生物學研究中。在蛋白質結構資料庫PDB中,透過實驗方法解析的蛋白質結構數量已達到20萬,這也成為了AlphaFold訓練數據的重要來源。然而,借助AlphaFold等結構預測工具,科學家已經預測了近10億個蛋白質的三維結構,其中大多數都具備很高的精度和品質。
AlphaFold正逐步成為生物學研究中的便捷且精準的AI工具,融入很多生物學領域的研究當中——曾經耗費大量時間和資金才能獲得的蛋白質結構,現在「點選就送」。展望未來,AlphaFold的後續版本有望解決更多復雜問題,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套用場景。
AI獲得諾獎 AI正深刻改變各學科研究方向
這次諾貝爾化學獎和物理學獎都給了AI,尤其是物理學獎直接頒發給了欣頓(一個電腦學家)還是令人非常震驚的。除了對欣頓基於物理啟發的人工智慧演算法的開發的認可,更體現了諾獎委員會對科學範式變革的預見。
物理這門學科歸根結底是探索理解這個世界的方法論。傳統的物理方法論或者說占統治地位的方法論是搞清楚底層機理,透過不斷地疊加近似來解讀復雜事物。但AI反其道行之,是基於數據推斷,端到端給出預測。這也能解決問題,就像諾貝爾化學獎的「蛋白質結構預測」,最開始研究這個問題的是統計物理學家,他們基於物理計算來預測蛋白結構,但深度學習在這個問題上獲得了完勝傳統物理計算的精度。
如果科學問題本身就是如何預測一個給定序列蛋白的三維結構,那麽顯然我們的物理底層知識和方程式是不夠的,但基於大數據的AI方法是能解決這個科學問題的。基於數據的推斷就是在這個科學問題上更好的方法論。這無疑是對傳統物理方法論的一種沖擊。
這次諾獎的頒發顯示了物理學的包容,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基於數據推斷的工具在物理學湧現,幫助我們找到更好的超導材料,幫我們找到更優的融合控制方法等等。
諾貝爾獎一直以來被視為科學領域的最高榮譽,用於表彰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等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然而,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AI正在深刻改變著各個學科的研究方式和方向,成為數據推斷的新範式。此次諾獎將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同時頒發給AI領域的先驅,正是對這一趨勢的最好回應。
作者:余元璽 鐘博子韜 洪亮
文:余元璽 鐘博子韜 洪亮(作者單位:上海交通大學自然科學研究院)圖:視覺中國責任編輯:姜澎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