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地球的姊妹星金星——太陽系最恐怖的行星

2024-02-29科學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綜述

有一顆行星,它的表面像一個巨大的熔爐,大 氣中彌漫著濃厚的毒霧,其環境之惡劣足以讓人類的科技結晶瞬間消失。

這顆行星就是金星——我們最為神秘和充滿恐怖色彩的鄰居。 其令人驚恐的環境條件和誘人的謎團,自古以來便吸引著人類深入探索。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對金星的探索既是科學探究的壯舉,也是挑戰極限的探險征程。

地球的近鄰

在夜幕下, 有一顆星星閃耀著明亮的光芒,僅次於皎潔的月亮 ,成為我們視野中最璀璨的星體之一。

這顆耀眼的明星就是金星,她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行星,同時也是距離太陽第二近的天體。

金星這個名字,蘊含著不同的意義和起源,反映了人類對這顆星球多樣的認知與想象。

古老的中國將金星稱為「太白」,寓意著其皎潔如白,與五行中的金內容相呼應。金星有時在清晨出現於東方, 被稱為「啟明」,象征著新的一天的來臨 ;有時在黃昏分時閃耀於西方,被 贊頌為「長庚」,寓意著長久的星辰。 人們認為金星是吉祥的象征,能預示著王者的命運和國家的興衰。

在西方文化裏, 金星的名稱源自於羅馬神話中的愛與美女神——維納斯(維納斯) 。在希臘神話中, 她對應著愛與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

金星被視為維納斯的象征,因其明亮和美麗。她的天文符號, 以維納斯手持的梳妝鏡為形象。

金星雖然與地球相鄰,但其環境卻截然不同。金星的大氣層極為厚重,主要由二氧化碳和硫酸雲構成。

這顆星球缺乏水、生命,也沒有地球上的板塊構造,僅有大量的火山和撞擊坑。 金星的自轉方向與其他行星相反,且極為緩慢,一天的時間比一年還要長。

金星的神秘吸引著人類的探索之心。從古代的裸眼觀察,到近代的望遠鏡觀測,再到現代的航天探測,人類對金星的了解日益深入。 然而,隨著認知的加深,人們也逐漸發現金星隱藏的恐怖和神秘。

恐怖的金星

金星,閃耀著太陽系中最耀眼的光芒,卻擁有著最為兇險的環境。 其表面溫度、大氣壓力、風速和酸雨,無一不帶來令人膽寒的挑戰。 金星因其地獄般的條件而聲名遠揚,成為人類探索太陽系中最艱巨的任務之一。

首先,讓人膽戰心驚的是金星的高溫。 這顆行星的平均表面溫度高達462攝氏度 ,比水星還要高,成為太陽系中最火熱的行星。

這個溫度足以把鉛、錫、鋅等金屬熔化,也能讓人類在瞬間化為灰燼。造成這種高溫的罪魁禍首是金星厚重的大氣層所導致的強烈溫室效應。 這層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占據著96%以上的比例。

二氧化碳作為溫室瓦斯能吸收太陽的熱量, 卻難以釋放,導致金星表面溫度持續攀升 。此外,大氣中的硫酸雲層反射了大部份陽光,使得金星表面暗淡無光,但也妨礙了熱量的散發,進一步加劇了溫室效應。

其次,金星的大氣壓力也極為驚人,相當於地球的92倍,相當於地球海平面以下1000公尺處的水壓。

這樣的壓力足以輕易粉碎人類的身體,也能摧毀大多數人造裝置。 金星大氣厚重,其品質是地球的93倍,密度更是地球的50倍。

此外,大氣中還充斥著大量有毒瓦斯,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氫氟酸和氫氯酸 ,對人類和探測器都具有極強的腐蝕性。

再者,金星的風速也極其恐怖,高達每小時360公裏,比地球上的颶風還要猛烈。這一現象源自於金星自轉的極為緩慢,一天的長短比一年還要長。

這導致極大的溫差,激發了激烈的大氣運動。 值得一提的是,金星的自轉方向與其他行星相反,自西向東旋轉,這或許是某次巨大撞擊所致。

最後,金星上常有酸雨降臨,這是由於大氣層中的硫酸雲所致。這些雲層是由金星火山活動釋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硫和大氣中水蒸氣的反應產生的。

硫酸雲在高空凝結成雨滴,然而由於金星高溫的緣故, 在抵達地表前就蒸發了,形成一個迴圈。 硫酸雨對金星地表和探測器都具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可溶解巖石和金屬。

難以踏足之地

金星,是太陽系中最駭人的星球,也是探索之路上最為艱險的存在。 人類對金星的探索歷程充滿了失敗與挫折。

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和蘇聯競相向金星發射探測器,企圖揭開這顆神秘行星的面紗。然而,金星的惡劣環境,讓絕大多數探測器難以在其表面生存或工作。 即便少數探測器成功抵達金星表面,也只能傳回極少的數據,隨後便被這顆地獄般環境所消滅。

據統計, 至今人類已向金星發射了超過40個探測器, 其中18個由蘇聯發射,11個由美國發射,其余由歐洲、日本等國家或組織發射。

這些探測器的任務型別多種多樣, 包括撞擊、飛越、進入軌域、探測大氣層以及著陸等 。但可悲的是,許多探測器在發射過程中就遭遇失敗,有些在進入大氣層後就沒了音訊, 還有些在金星表面僅工作了幾分鐘或幾小時便停止執行。

僅有極少數探測器能夠在金星上維持一段時間的工作,或傳回一些有限而寶貴的數據。

美國的海員2號 是首次成功飛掠金星的機器,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實作這一目標。在1962年8月27日發射後,於同年12月14日飛越金星,最接近時距離只有3.4萬公裏。

它傳回了金星的無線電和微波數據, 確證了金星大氣層異常厚重,表面溫度極高,約為攝氏400度左右。

金星7號 是蘇聯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作成功著陸的機器。1970年8月17日發射,同年12月15日降落於金星表面。

它傳回了金星的部份大氣和地表數據, 驗證了金星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0倍,表面溫度達到攝氏475度,表面風速為每秒0.5到1.5公尺。 此外,它還傳回了一些金星的聲音,但未拍攝到影像。

則是第一次成功拍到了這顆星球表面的照片。 1975年6月8日發射,包含軌域器和著陸器。

軌域器於1975年10月20日進入金星軌域,著陸器於同年10月22日降落金星表面。 著陸器傳回了一些金星的大氣和地表數據,以及第一張來自另一行星表面的照片。

這幅照片展示了金星表面荒涼景象,呈現了一些平坦巖石和裂縫。著陸器在金星上工作了53分鐘後被高溫和高壓所摧毀。

麥哲倫號是美國首次成功繪制金星全球地圖的探測器 ,也是人類首次實作這一目標的機器。1989年5月4日發射,1990年8月10日進入金星軌域。

利用合成孔徑雷達技術對金星表面進行高分辨率掃描, 完成了金星98%以上地圖繪制。發現了大量火山、撞擊坑、地質斷層和山脈等地貌。

它還測量了金星的重力場,發現了異常的重力區域,可能與金星內部結構有關。在金星上工作了近四年後,於1994年10月12日結束任務, 隨後於10月13日被引導進入金星大氣層被焚毀。

盡管這些探測器在金星上面臨重重困難和危險,但它們為人類揭示了部份金星的奧秘,讓我們對這顆地球的鄰居有了更多了解。

然而, 金星仍是一個充滿未知和挑戰的世界,人類對其探測仍處於探索階段。 近年來,一些新的金星探測計劃如歐洲的金星快車、日本的金星氣候軌域器、美國的達芬奇+和維裏塔斯等被提出。

這些探測器將采用更先進技術,對金星的大氣、表面、內部和周邊空間環境展開更深入的研究, 希望能解答有關金星演化歷史、地質和火山活動、大氣成分、溫室效應、水存在以及生命可能性等重要問題。 也許不久的將來,人類將更深入地認識和理解這個難以踏足的世界。

結語

在未來的歲月裏,我們或許將迎來對金星更全面、深入的認知,揭示這顆行星的真實面貌。無論是挑戰還是奇跡, 金星始終是太陽系中那個充滿神秘與恐怖的鄰居 ,等待人類的探索者勇敢前行,探尋更多未知的奧秘。

最後,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註」,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