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如果一切發展順利,人類在地球還可以存活多長時間?會滅絕嗎?

2024-08-02科學

生命,在浩渺無垠的宇宙中宛如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是無比珍稀而又令人嘆為觀止的奇跡。就我們當下所掌握的知識範疇而言,包括人類自身在內的所有已知生命形態,皆僅存於地球這顆藍色星球之上。然而,對於生命的存續而言,地球在廣袤無邊的宇宙中絕非是絕對安穩的避風港。可以毫不誇張地斷言,宇宙中的任何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意外」,都有可能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滅頂之災。

一個眾人皆知且令人刻骨銘心的例項便是,大約在 6600 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 10 公裏的小行星悍然撞擊地球。盡管在宇宙那宏大無比的尺度中,這樣的事件或許稱得上是稀松平常,且其規模相對而言較為微小,然而它卻在地球上掀起了驚濤駭浪,引發了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在這場空前的災難中,曾經統治地球長達 1.6 億年之久的恐龍,也不得不黯然結束地球歷史的舞台,其曾經的輝煌與榮耀瞬間化作過眼雲煙,消散在歲月的長河之中。

可以想象,如果歷史重演,再來一次如此規模的意外撞擊事件,我們人類的命運或許與恐龍並無二致。當然,意外終歸是意外,其本質具有強烈的不確定性和難以預測性。或許我們人類會極其幸運,在未來相當漫長的歲月裏,都能成功避開此類天災。

然而,即便能夠僥幸躲過這些意外,地球也絕非永恒不變的宜居之所。那麽,倘若沒有意外發生,人類究竟還能在地球上繼續生存多久呢?

對於這一深刻而又充滿未知的問題,科學家們目前也只能依據現有的知識儲備和已掌握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推測與分析。近日,一項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的全新研究成果,為我們帶來了有關人類滅絕時間的預測——大約在 2.5 億年之後。接下來,讓我們深入探究這一結論背後的具體細節和依據。

此項研究出自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其核心研究目的簡潔而明確,即運用先進的電腦模型來預測下一個超級大陸的形成行程,以及在此過程中,地球上的自然環境將會發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我們需要明晰一個基本的地質概念:地球外層的巖石圈並非渾然一體,而是被劃分成若幹個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板塊。這些板塊並非靜止不動,而是隨著地球內部的物質運動,始終處於不斷運動和變化的狀態之中。

地球內部的物質流動如同一個巨大的引擎,驅動著板塊的漂移和交互作用。這種動態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長的地質時間尺度上緩慢而持續地進行著。

隨著時間的悄然流逝,這些板塊會持續地分離與聚合。在特定的時期,地球表面的陸地會呈現出幾乎完全合並的態勢。這種陸地高度聚合的現象,被地質學界稱為「超級大陸」。相關的地質研究表明,在遙遠的地質歷史長河中,地球上曾多次出現「超級大陸」的壯觀景象。

其中,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被命名為「盤古大陸」(Pangea),其存在的時間大約在 3.34 億年前至 2.55 億年前。令人驚嘆的是,在「盤古大陸」形成的那個時代,恐龍甚至尚未在地球上嶄露頭角。

在當今的地球上,板塊運動的腳步從未停歇。這也就意味著,地球表面陸地的形態和分布始終處於動態的變化之中。盡管這種變化對於人類短暫的生命歷程和有限的感知能力而言,顯得極為緩慢且難以察覺,但借助現代科技的強大力量,我們依然能夠透過精密的探測手段和先進的分析方法,捕捉到地球表面陸地的微妙變化趨勢,進而對未來地球的面貌進行合理的預測和推斷。

此次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便是明確指出隨著地球板塊運動的持續推進,下一個「超級大陸」預計將在大約 2.5 億年之後嶄露頭角。屆時,地球表面的陸地將形成一個獨特而引人註目的形狀,類似於一個巨大的「甜甜圈」。在這片廣袤的「超級大陸」的中心區域,將會出現一片廣闊的內陸海,而其外側則被無邊無際的海洋所環繞。

透過復雜而精細的電腦模型模擬,研究人員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前景:在下一個「超級大陸」形成之際,地球表面的自然環境將會變得極度惡劣,屆時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哺乳動物很可能都將面臨滅絕的危機。

那麽,導致這一悲觀預測的原因究竟是什麽呢?主要存在兩個關鍵因素。其一,在「超級大陸」逐漸形成的漫長過程中,地球各個板塊之間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擠壓和碰撞。這種劇烈的地質活動,將引發比平常頻繁得多的火山噴發和巖漿活動。

火山活動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一種重要方式。在板塊相互擠壓和碰撞的地帶,地殼的薄弱部位容易被突破,使得地球內部的巖漿得以噴薄而出。這些火山噴發不僅會帶來大量的火山灰和煙塵,遮蔽陽光,影響氣候,還會釋放出大量的溫室瓦斯。

在地球的內部,存在著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瓦斯物質,它們在正常情況下被「釘選」在深層巖石和礦物質之中。然而,頻繁而強烈的火山活動將打破這種穩定狀態,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被釋放到大氣之中。

二氧化碳是一種強效的溫室瓦斯,其濃度的增加將顯著增強地球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溫急劇上升。研究人員指出,類似的情況在「盤古大陸」時期就曾經有過明顯的表現。相關的研究數據表明,在「盤古大陸」存在的時期,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從原本相對較低的 200ppm(百萬分之 200)急劇飆升至驚人的 2100ppm(百萬分之 2100)。這一巨大的變化直接導致當時地球的平均氣溫相較於現代地球高出了大約 10℃之多,給當時的生態系和生物生存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其二,太陽作為我們太陽系的核心天體,自其誕生以來就一直在經歷著持續而緩慢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內部的核融合反應逐漸加劇,導致其發光強度和向地球放射線的能量不斷增加。

太陽的能源來自於其核心區域的氫核融合。隨著氫燃料的逐漸消耗,核融合的速率會逐漸加快,從而導致太陽的光度和溫度逐漸升高。

根據此次研究的精確計算,大約 2.5 億年之後,地球接收到的太陽能量將比現在高出大約 2.5%。這看似微不足道的能量增加,在與地球內部地質活動導致的溫室瓦斯排放增加相結合的情況下,將產生極為顯著的疊加效應,導致地球氣溫出現大振幅的上升。

研究人員經過深入的分析和模擬,給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預測數位:屆時地球的平均氣溫將達到 46.5℃。這樣的高溫環境,對於大多數生物來說,無疑是難以承受的生存極限。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對人類生存極為不利的因素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關註。在下一個「超級大陸」形成的過程中,由於陸地的大規模聚合和特殊的地理形態,來自海洋的濕潤空氣將難以深入到陸地的內部區域。

大氣環流是影響全球氣候和水汽分布的重要因素。在正常情況下,海洋蒸發的水汽會隨著大氣環流被輸送到陸地,為陸地帶來降雨。然而,當超級大陸形成時,其廣闊的陸地面積和特殊的地形可能會阻礙大氣環流的正常執行。

這將導致地球表面的陸地普遍面臨缺水的嚴峻挑戰,進而引發地球陸地上植被的大範圍消失。植被作為地球生態系的基礎之一,對於維持生物多樣性、調節氣候、保持水土等方面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大規模的消失將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進一步破壞生態平衡,使得生物生存所依賴的食物資源和棲息環境急劇減少。

根據此次研究的結果,在 2.5 億年之後,地球上的自然環境將會變得異常炎熱和幹旱。生活在陸地的生物將普遍面臨極度缺水和食物匱乏的困境。據估算,屆時僅有大約 8%的陸地面積能夠勉強為人類提供生存的條件,但即使是在這些有限的區域,平均氣溫也將高達 35.1℃。

在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人類的生存能力將受到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可以預見,人類在這樣極端的條件下很可能難以支撐下去,最終走向滅絕的命運。

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此次研究雖然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人類未來的黯淡圖景,但其中存在一個重要的前提假設,即並未充分考慮人類自身的幹預和適應能力。

或許我們可以保持一種樂觀的態度來思考這一問題。假設在 2.5 億年後地球上依然有人類存在,那麽經過如此漫長的時間跨度,人類的科技水平無疑將發展到一個難以想象的高度。

憑借先進的技術和強大的智慧,我們或許有能力對地球的自然環境進行積極的幹預和改造,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生存條件。例如,透過研發高效的能源技術,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從而降低溫室瓦斯的排放,緩解地球的溫室效應。

利用基因編輯和生物工程技術,培育出能夠適應高溫、幹旱等極端環境的新型農作物和生物品種,保障食物供應的穩定性。發展先進的水資源管理和迴圈利用技術,解決陸地缺水的問題。

此外,人類還有可能透過太空探索和地外資源開發,為自己尋找新的生存空間和資源來源,從而減輕地球環境壓力。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科技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它也伴隨著一系列的挑戰和風險。過度依賴科技手段來解決環境問題,可能會引發新的倫理、社會和環境問題。

例如,大規模的環境改造工程可能會對生態系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新型技術的套用可能會導致資源分配不均和社會沖突的加劇。

而且,即使科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地球環境惡化帶來的壓力,但自然界的力量往往是巨大而難以完全掌控的。地球的生態系是一個極其復雜和脆弱的有機整體,任何微小的變化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導致不可預測的後果。

因此,在追求科技進步的同時,我們更應該註重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尊重自然規律,采取永續的發展模式,從根本上減少對地球環境的破壞和壓力。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問題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和技術的問題,更是一個涉及哲學、倫理、社會和文化的綜合性議題。

面對地球環境可能發生的巨大變化和潛在的生存危機,我們需要重新審視人類的價值觀和發展模式。是繼續追求短期的經濟增長和物質享受,而不顧及地球的未來和子孫後代的福祉?還是轉變觀念,以更加長遠和全面的視角來規劃人類的發展道路,實作人與自然的共生共榮?

這需要我們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討論和合作。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階層的人們需要共同參與到這場關於人類未來的大討論中來,形成共識,制定出具有全球視野和長遠眼光的發展策略和行動計劃。

教育也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我們需要透過教育,培養新一代具有環保意識、創新精神和全球責任感的公民。讓他們從小就認識到地球的珍貴和脆弱,激發他們為保護地球、創造人類美好未來而努力學習和奮鬥的決心。

同時,國際社會需要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的環境挑戰。各國應該摒棄狹隘的民族主義和短期利益的考量,攜手合作,共同制定和執行有效的環境保護政策和措施。

在科技研發和資源分配方面,也需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合作機制,確保各國都能夠受益於科技進步帶來的解決方案,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威脅。

對於地球環境和人類未來的研究,也應該保持持續和深入的投入。我們需要不斷完善和更新我們的科學知識和理論模型,提高對地球系統和人類社會發展的預測能力,為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策略提供堅實的依據。

在思考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時限時,我們不能僅僅局限於自然環境的變化和科技發展的可能性。社會、政治和文化等因素同樣會對人類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例如,全球人口的增長趨勢和分布變化將對資源需求和環境壓力產生重大影響。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對糧食、水、能源等資源的需求將持續上升,這可能進一步加劇對地球生態系的破壞。

同時,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也可能導致一些地區過度開發和資源枯竭,而另一些地區則可能因人口稀少而無法有效維護生態平衡。

政治制度和決策過程也在塑造人類未來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政府的政策和法規可以引導社會朝著永續發展的方向前進,或者相反,由於短視和利益驅動而加速環境惡化和資源消耗。

國際政治中的競爭與合作關系同樣影響著全球應對共同挑戰的能力。在面對如氣候變遷這樣的全球性問題時,各國之間的合作程度和執行力將決定我們是否能夠有效地采取集體行動來保護地球和人類的未來。

文化價值觀和信仰體系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類對環境和未來的態度。一些文化可能更強調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註重長期的永續發展;而另一些文化可能更傾向於追求眼前的利益和物質享受。

科技發展帶來的社會結構變化也不容忽視。例如,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的廣泛套用可能導致大量勞動力失業,從而引發社會不穩定和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

這些社會、政治和文化因素相互交織,與自然環境的變化和科技進步共同構成了影響人類在地球上生存時限的復雜網路。

在探索人類未來的道路上,我們還需要關註倫理和道德層面的問題。例如,在面對極端環境變化和資源短缺的情況下,如何公平地分配資源,保障每個人的基本生存權利?

基因編輯和人工生殖技術的發展可能會引發關於人類繁衍和遺傳多樣性的倫理爭議。在進行太空探索和地外資源開發時,我們又該如何遵循道德原則,避免對其他星球和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造成損害?

所以說,對於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時限這一問題,雖然當前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可能的預測,但未來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和變數。我們既不能盲目樂觀,忽視潛在的危機和挑戰;也不能過度悲觀,失去對未來的信心和希望。

只有透過不斷的科學探索、技術創新、全球合作和永續發展的實踐,我們才有可能在充滿變數的未來中,為人類在地球上的長久生存和繁榮開辟出一條光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