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回顧:人類有多渺小?已飛行235億公裏的旅行者,拍出的照片讓人沈默

2024-03-26科學

人類自詡為「地球霸主,」可這個「星球統領者」在宇宙中卻是渺小如沙的存在。

從古至今,人類就對頭頂這片蒼穹充滿著無限的想象。美國 阿波羅計劃 下,咱們也得到腳下星球的第一張全貌照片。 #圖文萬粉激勵計劃#

隨著地球的面紗被揭開,眾多對宇宙探索的行動接踵而至。而 當旅行者號探測器飛行了235億公裏之後,傳出的一張照片更是引起了天文界甚至更廣範圍的深思。

一、一張照片

幾十年前,科學家們發現了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四大行星會在某個時間段會聚集在一起,這個特殊的天文現象吸引了他們的註意。

在無數個數據之下他們得出依據,這四大行星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之間, 會罕見地聚集在太陽系的同一側,而且彼此之間的距離將非常接近。

科學家敏銳的意識到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他們可以完美利用 星球之間的相互關系 來助推探測器,以此來 減少燃料消耗並達到更高速度 ,而這後來也為後來的「旅行者號」探測器開啟了全新的大門,從另外一個角度推動了對宇宙研究的發展。

正是在此基礎下,為了更好地了解太陽系之外的深空環境,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於1977年發射了兩個著名的探測器—— 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

這兩個探測器裝載了當時最先進的科技裝置,其動力更是能 利用鈈的衰變過程中釋放的熱能產生持續、穩定的電力,甚至可以說這種電池能為旅行者飛船供電50年之久。

而這兩架探測器被賦予的任務就是深入研究太陽系的外部空間,探尋有關太陽系形成的謎團。

經過了幾十年的漫長旅程,這兩架探測器終於來到了他們預定的目的地——冥王星附近的空間區域。

在那裏它們捕捉到了一些令人震撼的畫面,其中包括一張由旅行者1號拍攝的著名影像—— 「暗淡藍點」。

在這張照片中,咱們引以為傲的地球也只是一個 像素為0.12的藍色光點 ,初看幾乎無法辨識。

也正是這張照片讓人類認清了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 ,咱們的母星也僅是太陽系中微不足道的存在, 而太陽系本身也只不過是銀河系中一條普通的小螺旋臂,在層層星系結構的渲染下,藍星的確就像無邊宇宙中的塵埃一樣。

截止到目前為止,目前旅行者1號已經飛行超過235億公裏, 每隔20小時 才能與地球取得一次聯系,跟當初相比訊號更是衰減程度可見一斑。

同時也有學者預計,這個為人類傳來了無數珍貴影像的 「特殊旅行者」將在2025年電池耗盡前會失去地球的聯系,徹底成為漂浮太空中的「格拉斯哥流浪者」。

而要抵達最近的半人馬座比鄰星,它還需要7萬年的航程。目前旅行者1號的旅程雖然瀕臨尾聲,但它已經為人類開啟了宇宙的大門。

事實上,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也不僅僅是發生在現在, 早在百年前甚至更久之前咱們的先輩早已發出了對外太空的吶喊。

二、百年前的探索

公元前四百年前後, 亞里斯多德 就曾嘗試描述宇宙的基本特性。他提出的 「天地相分」 的理念認為,也是直接影響了人們的認知。

直到16世紀後期, 波蘭籍科學家尼克拉斯·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 ,對方主張太陽而非地球處於宇宙的中心。

正是這一理論顛覆了當時根深蒂固的地心說模型,也為後來天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石。盡管在當時遭到了宗教界的強烈反對,但其提出的思想無疑是人類宇宙觀念轉變的重要標誌。

之後德國天文學家 約翰尼斯 根據詳盡的行星執行軌跡數據,總結出了控制行 星執行的三大運動定律。

這些系統的揭示了行星的橢圓軌域、軌域掃描面積以及公轉周期之間的數學關系,成為預測和解析行星運動的基礎工具,從而為人類正確認知太陽系的執行規律奠定了基礎。

後來英國物理學家艾 薩克·牛頓 根據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也是進一步發表了他的 萬有重力定律以及三大運動定律。

這些理論原理揭示了物體之間的重力作用方式和規律,解釋了為何行星能繞日運轉、月球能繞地運轉的根本原因。

其力學理論的提出, 不僅推動了近代科學革命的發展,也讓人類第一次認識到了宇宙空間的廣袤與奧秘。

但必須承認當時是,盡管近代科學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人們的視野,但在3000多年的宇宙探險史上,人 類所在的位置仍然是極為渺小的。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咱們都處在地球周圍的小宇宙之中,只不過只是眾多星系中一顆相對較小的星球。

那麽話說回來,為什麽從古到今無論是支持或反對依舊抵擋不住大家對外太空的探索呢?這段未知的旅程,到底有什麽可值得人類堅持百年,甚至還會一直堅持下去的原因?

三、了不起的星辰大海

宇宙探索的歷史源遠流長,自古以來便伴隨著人類的認知過程, 既有記載著天文地理的歷書典籍,又有承載著哲學思想的文化傳說。

步入現代文明,人們憑借著先進的科技手段和不懈的努力,逐步揭開浩瀚宇宙的一角面紗。

隨著各國政府及科研團隊加大對宇宙探索的 投入和支持力度, 這一領域的進展更是在飛速加快當中。

要知道長久以來, 掌握關鍵技術的能力被視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體現。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隨著航空航天事業不斷發展,世界各國紛紛加大對外空探索的關註與投資力度。

特別是 在航天技術和人工智慧 等領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後,國內外的科技競賽愈發激烈。

早在冷戰時期, 「登月計劃」 就成為了大國間的賽局籌碼,隨之而來的火星探察則被視作如今各國科技競爭的新高地。

可以說在當代全球化浪潮的影響下, 宇宙探索不僅僅是一門科學試驗,更是關乎國家戰略布局和國際地位的重大課題。

更何況雖然地球為我們提供了適宜居住的生態環境,但在茫茫宇宙中,也許還有比它更適合生存的星球等待著人類去發現。

一旦找到這樣的地方,無疑會極大地豐富人類對生命的認知,同時也可為眾人遷移開拓出新的方向。

而最為關鍵的也是各領域的發展都需要持續的 技術革新和跨學科融合 ,宇宙探索亦不例外,也正因為其高度復合性和前沿性,才能吸引眾多科研人員投身於此。

在實戰過程中,來自各方的專業人士也都可以透過協同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 共享彼此的經驗教訓,加速相關技術的研發進度。

可以說宇宙探索不僅是挑戰極限的過程,同時也 是孕育全新科技成果的溫床。

筆者認為

在這個浩瀚無垠的宇宙之中,人類的存在或許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然而正是這份渺小讓我們更加渴望去探尋、去挑戰。

也正是如此,無論前方的道路有多麽艱難險阻,咱們都不能輕易放棄。 就像千百年前咱們老祖宗從周髀算經的蓋天說、萬戶飛天等一系列充滿浪漫的探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