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超大陸旋回」假說、生物大滅絕和大冰期的常態迴圈?巧合上冊25

2024-10-19科學

接續【巧合?!】系列上冊24,正文如下。

第七章 陸橋生長效應和地球自轉力學原理合理解釋了「超大陸旋回」假說、生物大滅絕和大冰期的常態迴圈原理?

1、超大陸旋回假說與盤古大陸至今的沿海造山運動存在矛盾?

既然全球陸地板塊沿海山脈、高原的形成都可以用盤古大陸至今的板塊運動及沿海造山過程予以合理解釋,那麽,又一個疑問出現了。

按照現在「超大陸旋回」假說,在距今約20億年中,除了盤古大陸(Pangaea,約3.5→2億年前)之外,更早還有哥倫比亞(Columbia,約18→15億年前)、羅迪尼亞(Rodinia,約11.5→7億年前)、岡瓦納(Gondwanaland,約6億年前開始,結束時間不確定,可能小部份板塊並未納入,所以被稱為古陸,為了方便描述也算作超大陸)3次幾乎所有陸地板塊都匯聚在一起的超大陸(也稱超級大陸)狀態,推測陸地板塊具有周期性的聚合和裂解形式。該理論可能向前延續到距今約30億年前,再早至少可能還有至少一次凱諾蘭(Kenorland,26→24億年前)超大陸。

但今天的沿海地貌都已經用盤古大陸之後的板塊運動合理對應了,並未發現存在問題,如果在盤古大陸之前還有板塊的多次分分合合,那麽陸地板塊與海洋板塊或陸地板塊之間的擠壓造山痕跡在哪裏呢?不可能巧合到不存在呀?!

盤古大陸之前到底有沒有陸地呢?肯定有。巖石圈由上至下為沈積巖→變質巖(如大理石等)→巖漿巖(如玄武巖和花崗巖等)。在有陸地超出海面出現後,陸地巖石就會存在風化、雨水河流沖擊、冰川切削等剝離腐蝕,又被大氣、水流、冰川等搬運到其它陸地地表或河流入海口沈積而形成沈積巖。當然,深海也有沈積現象,但由於深海平靜,沈積物質少,所以沈積速度很慢,存在明顯區別。目前發現最早的陸地沈積巖表明,約32-33億年前就已經存在陸地了(新的研究表明風化現象及陸地出現可能更早至37億年前)。

那麽陸地又是如何產生的呢?關鍵在於比海洋板塊巖層密度更小的花崗巖的形成。然而花崗巖的形成機制在科學界一直存在爭論:巖漿派認為是巖漿層熱對流造成比海洋板塊鐵鎂質物質更輕的矽鋁質物質上浮並在局部區域有所匯聚集中,冷卻後直接形成密度較低的花崗巖;而變質論派(或花崗巖化論派或交代派)則認為,花崗巖是原有固體巖漿巖被某些溶液滲透等方式發生變質即花崗巖化。不過可以確定一點,不論哪種理論,陸地板塊都是因為花崗巖基層密度小於巖漿層而上浮形成。

這也就表明,陸地板塊的出現時間要遠遠早於盤古大陸時期。既然今天看到的沿海造山效果都是盤古大陸分裂分離後才產生的,也就意味著盤古大陸之前的4次超級大陸應該是同一個整體大陸的延續才對。但從地質學研究來看,如上圖所示,5次超級大陸的陸地板塊拼接位置明顯並不一樣,這也就意味著陸地板塊確實至少經歷過5次分裂又合並的過程,那麽盤古大陸之前4次板塊分離時期的擠壓造山痕跡在哪裏呢?

2、陸橋生長效應讓眾多小陸地板塊連線到一起形成超大陸?每一次超大陸分裂後再匯聚時的陸地面積都增大一次?

我在觀察凱諾蘭→哥倫比亞→羅迪尼亞→岡瓦納→盤古大陸的變化過程時,突然發現一個極大可能的關鍵性線索,那就是超大陸的面積似乎在不斷變大?!這就讓我不得不聯想到本書中遠古陸橋在赤道附近的生長原理(詳見第四章第2節第2小節,作用效果以下簡稱 陸橋生長效應 ),繼而聯想到盤古大陸質心位於極點以及大陸環90度偏轉源於地球自轉平衡的力學原理(詳見第四章第4節第4小節),或授權以合理解釋4次超大陸面積擴大及分分合合的原因!具體分析如下:

上圖中的盤古大陸拼接圖實際上不應該包含亞澳陸橋、中美洲陸橋、德雷克海峽陸橋和白令海峽的陸地部份,因為它們都是盤古大陸分裂分離→陸地板塊漂移到赤道處之後才生長出來的,並不屬於盤古大陸原有部份。而地質學分析只能判別出凱諾蘭、羅迪尼亞、哥倫比亞3個超大陸時期各區域板塊的大體拼接方位,無法確定各區域陸地板塊的實際大小。所以前3個超級大陸是否與盤古大陸一樣,也同樣存在赤道附近生長、擴大的陸地部份呢? 可能性不是一般的大,而且作用效果與產生陸橋及大陸環可能類似但又有所不同。

上圖中組成羅迪尼亞和哥倫比亞超大陸的陸地板塊,明顯是今天五大陸地板塊的十幾個地區打散後的另一種拼接形式,這就說明這十幾個地區就是原來更小的、分散的陸地板塊核心。而上圖中更早的凱諾蘭超大陸僅是一個示意圖,實際的分散板塊應該更小、更多、大小不一且更分散。

因此,結合陸地產生的推測原理,地球最早產生的陸地板塊很可能像眾多現在的海島,可能是花崗巖為主的巖石圈區域上浮;也或授權能是海底火山噴發積累超出海平面,然後再被大理石化後長期漂浮在軟流層上。這些最原始的小陸地板塊由於離極力和太陽、月球重力作用都會匯聚到赤道附近,同時由於品質很小,跟隨軟流層線上速度方向上的漂移速度及速度差更大。所以, 幾千萬年內這些眾多的原始小陸地板塊就可能在赤道附近匯聚在一起了

同時, 只要在赤道附近的、貼在一起的小陸地板塊之間就會產生陸橋生長效應 。這些小陸地板塊因為品質很輕,不會是海平面之上的陸地部份貼在一起,而是位於海平面之下更大的巖石圈基座相互碰撞擠壓在一起。陸橋生長效應就像河岸凹陷處會堆積泥沙擡升,跟隨地球自轉速度更快的海洋板塊就像河流,會在小陸地板塊之間的凹陷處擠入大量的巖石物質堆積,不斷生長而擡升、擴大,甚至超過海平面形成陸地。而且,小陸地板塊之間的相互擠壓也可能刺激板塊裂縫活躍,引發裂縫處巖漿上湧,促進板塊間凹陷處的陸地化擡升。還有,海洋板塊本身因離極力和外部重力趨向赤道的運動,也會增加擠入凹陷處巖石物質的堆積量,進一步促進板塊間凹陷處的陸地化生長。

隨著越來越多的小陸地板塊在赤道附近堆積在一起,陸橋生長效應也就會將更多的小陸地板塊緊密連線在一起,且持續增加小板塊之間的陸地面積。經過幾千萬年至幾億年的積累,眾多的小陸地板塊也就逐漸匯聚連線成一體化的超大陸板塊;而且每次分散板塊重新匯聚成超大陸時,面積也會增加一次。

此外,依照陸地的產生原理推測,如果按巖漿派理論,或許有更多低密度的矽鋁質巖漿匯聚到陸地板塊的下層冷凝成花崗巖;如果按變質派理論,也或許是小陸地板塊以及陸橋的巖石圈被大理石化而密度降低。不論哪種效果是一致的,陸地板塊密度降低,從而導致陸地板塊整體在軟流層(含巖漿層)上升,也就露出了更多高於海平面的陸地。

如果上述推理是正確的,超大陸旋回假說與盤古大陸至今沿海造山運動的矛盾也就得到了比較合理的解釋。因為:

① 在最接近盤古大陸時期的、羅迪尼亞超大陸前後的板塊分離時期,分散的陸地板塊還是很小,小陸地板塊的沿海造山運動會很弱,而且大部份變化可能都在小陸地板塊之間的大陸棚區域;

② 陸橋生長效應和陸地板塊整體上浮,讓小陸地板塊原本沿海地區的相對位置向內陸移動;

③ 盤古大陸分裂後的大陸地板塊只有五個,所以每個板塊可能都包含了組成早期超大陸的多個小陸地板塊,也就導致早期小陸地板塊之間的擠壓造山痕跡大部份可能在現在大陸地板塊的內陸地區。

④ 盤古大陸的分裂線肯定在比較脆弱的陸橋區域,特別是全新生長的陸橋區域,所以,分離後板塊屬於盤古大陸分裂線的沿海地區都會比較低矮,甚至是大陸棚區域;

⑤ 盤古大陸之前的分散陸地板塊都很小,擠壓造山的寬度窄及影響範圍自然也很小。而盤古大陸分離後的陸地板塊都很大,也就造成沿海造山以及陸地板塊之間造山的效果遠比小板塊之間更加劇烈且範圍更大,也就掩蓋了很多盤古大陸之前的運動造山痕跡。

⑥ 由於沿海造山運動所分析采用的一般高度、平均高度等參數本身就很寬泛,所以早於盤古大陸之前的、小陸地板塊時期的、效果不明顯的造山過程很難發現。

說到這裏,在上一章沿海造山運動的驗證過程中(第六章第2節第2小節),只有北美西側的阿巴拉契亞山脈肯定不是形成於盤古大陸之後。因為它並不存在盤古大陸之後的有效造山過程,其東側實際地貌存在較寬的大西洋沿岸平原,說明並未受到過嚴重擠壓;而且地質學分析阿巴拉契亞山脈形成於4.8億年也驗證了這一點。所以,阿巴拉契亞山脈應該形成於岡瓦納古陸至盤古大陸之間的板塊分散階段,屬於小陸地板塊之間或與海洋板塊之間的相互擠壓造成,而且其外側平原肯定是後期陸橋生長或板塊上浮造成的。

3、「超大陸旋回」原來是「小的陸地板塊趨向赤道並因漂移速度差在赤道匯聚→陸橋生長效應連線成超大陸且品質不斷增加→半環形超大陸因自轉品質不平衡及杠桿原理導致90度偏轉(質心運動至極點)→超大陸被趨向赤道的離極力和太陽、月球重力撕裂而四散成小的陸地板塊」的迴圈過程?

既然盤古大陸之前的3次超大陸都是在赤道處連線成一個整體,那又是如何分裂解體的呢?這就不得不讓人聯想到盤古大陸的質心位於極點(詳見第四章第3節第1小節),盤古大陸像蘑菇陀螺一樣旋轉,那麽前4個超大陸會不會也是如此呢?

以上面羅迪尼亞超大陸圖為例示意,離極力和太陽、月球重力都會驅動質心或極點四周的板塊區域向不同方向的赤道運動(如上圖各方向紅色箭頭示意),也就促使超大陸從質心四散分裂,可能有部份外圍板塊區域提前剝離,所有分裂板塊全部又漂移向赤道。

那麽,超大陸又是如何從赤道移動到極點的呢?跟大陸環90度偏轉的原理完全一樣(詳見第四章第4節第4小節),原理如下圖所示。陸橋生長效應連線了小的陸地板塊,隨著越來越多的小陸地板塊被連線在一起,逐漸構成了小半個環形;同時,隨著小板塊的增加和陸橋生長導致超大陸品質越來越大,相對於地球自轉的品質越來越不平衡,會產生上下震蕩。

當超過一個無法保持平衡的臨界點時,由於地球巖石圈層圍繞地球自轉的質心發生了偏移,不在地球的自轉軸上,也就導致超大陸稍微偏轉一點,就會產生基於巖石圈偏移質心的杠桿作用,產生推動地球質心偏轉的作用力(如圖紫色箭頭所示)。巖石圈品質相對於地球重品質太小了,地球質心當然不可能發生偏轉,相當於杠桿作用在地球質心端被頂住了,所以就只能是超大陸連帶巖石圈質心一起向自轉軸偏轉。最終經過幾百至幾千萬年偏轉到地球軸線位置才實作自轉品質平衡,也就形成了超大陸半環形質心位於極點的蘑菇陀螺自轉形態。

至此,超大陸變化過程分析的最後一塊拼圖也完美契合了。 「小的陸地板塊趨向赤道並因漂移速度差在赤道匯聚→陸橋生長效應連線成超大陸且品質不斷增加→半環形超大陸因自轉品質不平衡及杠桿原理導致90度偏轉(質心運動至極點)→超大陸被趨向赤道的離極力和太陽、月球重力撕裂而四散成小的陸地板塊」的迴圈過程!

為方便表述,該迴圈過程以下簡稱為 「超大陸赤-極迴圈運動」

4、三次生物大滅絕和四次大冰期或許證實了「超大陸赤-極迴圈運動」

「超大陸赤-極迴圈運動」是否有證據呢?或許還真有。歷史上有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三次約2.5億年前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可能源於小行星撞擊或超級火山爆發,第五次約6500萬年前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可能源於小行星撞擊,另外三次生物大滅絕極大可能都是「超大陸赤-極迴圈運動」造成的。而且地球的五次大冰期極大可能也是「超大陸赤-極迴圈運動」造成的。還有寒武紀等生命大爆發等應該也有關聯。

前面分析過,大陸環90度偏轉把南極+澳洲板塊頂到了南極圈內,導致該地區恐龍提前約1800多萬年滅亡(詳見第四章第4、7節);而盤古大陸解體後,在四大遠古板塊漂移至赤道的過程中,緯度變化推測的氣溫氣候變遷災害與三疊紀-侏羅紀生物大滅絕特征極其吻合。同樣的道理,超大陸從赤道漂移至質心位於極點位置,必然導致陸地氣溫急劇降低;超大陸解體後的小陸地板塊漂移到赤道又會導致陸地氣溫的急劇升高,都必然導致動植物的大量死亡;而且陸地位於極點區域必然導致冰川及冰蓋的大規模形成,可能產生大冰期。我們來比對一下:

1)第一次生物大滅絕恰好對應岡瓦納勞亞超大陸90度偏轉過程,奧陶紀大冰期恰好對應岡瓦納勞亞超大陸處於極圈的冰川積累過程

第一次生物大滅絕主要發生在奧陶紀的(Hirnantian,距今約4.45→4.43億年前期間)到誌留紀的魯丹期(Rhuddanian,距今約4.43億→4.40億年前期間),約49-60%的海洋生物屬和近85%的海洋生物種滅絕(那時候陸地生物還極少)。原因推測為海平面下降和冰川作用的降溫。

從時間段來看,早於盤古大陸約3.5億年前的開端時間,正好對應約6億年前開始的岡瓦納古陸時期。

這裏需要特別強調一下,岡瓦納古陸也稱南方大陸,包括今南美洲、非洲、澳洲、南極洲以及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等,未納入岡瓦納古路的北半球大部份陸地稱為勞亞大陸( Laurasia)。但岡瓦納和勞亞大陸在目前的描述中存在較嚴重的混亂,岡瓦納和勞亞大陸本應指約3.5億年前組成盤古大陸的2個大組合陸地板塊(勞亞大陸的板塊並不一定真的連線在一起),時間可推至約6億年前。然而,盤古大陸約2.5億年前開始分裂,很多資料也描述為先分裂成岡瓦納和勞亞大陸兩部份,這也就導致了概念的混淆。

因為,約6→3.5億年前期間的岡瓦納和勞亞大陸,與約2.5億年前盤古大陸分裂時期的岡瓦納和勞亞大陸雖然主體板塊基本一致,但細節板塊組合並不完全一致。而且,從本書分析的盤古大陸分裂、分離情況來看,盤古大陸約2.0617億年前是直接分離成四大遠古板塊開始漂移,並不存在先分離成岡瓦納和勞亞大陸漂移、再二次分離的情況。所以即便用岡瓦納和勞亞大陸來描述盤古大陸分裂過程,也僅限於盤古大陸約2.5億年前開始分裂至2.0617億年前徹底分離之前這段時期。此外,這種描述方式也導致岡瓦納和勞亞大陸的概念不再單指一個固定時期的固定板塊形態,而成了一個指代部份陸地板塊組合的概念,變得不夠嚴謹。因此, 本書為了更嚴謹的區分不同時期固定板塊的定義,岡瓦納和勞亞大陸僅指盤古大陸之前的時期

另外, 岡瓦納和勞亞大陸只是合並成盤古大陸之前的分離板塊形態,而且應該是更小的陸地板塊逐漸匯聚並陸橋生長連線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形態而已(註:僅分離成兩個大板塊的可能性極小) ,這也就意味著這些小陸地板塊未分離之前應該還有一個質心處於赤道的超大陸狀態。從後面分析來看肯定不是羅迪尼亞超大陸,所以,為了便於表述,將該超大陸狀態簡稱為 岡瓦納勞亞超大陸(Gondwanaland +Laurasia)

回到生物大滅絕和冰期的對應分析,距今約4.45→4.4億年前期間的約500萬年,恰好對應岡瓦納勞亞超大陸從赤道到極點的90度偏轉過程。岡瓦納勞亞超大陸從熱帶、副熱帶在短期內變化為寒帶和很冷的溫帶,極圈範圍內還會產生冰川,必然導致超大陸周邊海域和超大陸範圍內夾著的淺海海域的生物面臨滅絕性災難。而且90度偏轉同時也會帶動海洋板塊一並轉動一定角度,也會導致深海海域的海水氣溫發生顯著變化,導致深海地區的部份生物族群死亡。

而且,地球因為自轉所以海平面為橢球體,赤道比兩極海平高,岡瓦納勞亞超大陸從赤道漂移到極點,海平面自然會下降約21.53公尺(參照第二章第10節地球自轉速度的為365天/年時的赤道與極點海平面計算差值)。隨著盤古大陸在寒帶的冰川積累,全球海平面可能會下降達一兩百米。

岡瓦納勞亞超大陸的拼接形態缺少相關資料,但肯定是分裂後岡瓦納和勞亞大陸的組合形態,有待研究確認。從今天南極冰蓋情況來看,冰川在陸地上積累時,其範圍應該超過寒帶分界緯度,所以約25-30個緯度範圍內的陸地可能都會逐漸變成今南極的冰蓋形態。而且隨著大面積冰川對太陽放射線的反射,地球吸收的熱量越來越小,冰川及冰蓋面積還會進一步擴大。可能只有距離岡瓦納勞亞超大陸質心超過35-40個緯度以上的少量地區,可能才處於相對溫暖的溫帶氣候環境。這種情況也就正好對應了約4.5→4.2億年前的早古生代大冰期(也叫奧陶紀大冰期,等同於約4.6-4.3億年前時期的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時期(Andean-Saharan))。

這裏也強調一點, 生物大滅絕是因為超大陸90偏轉過程導致陸地氣候急劇變冷造成的,而不是冰川原因造成的,冰川的產生同生物大滅絕一樣也是氣候變冷的產物,是在生物大滅絕之後的進一步災難! 雖然氣候變冷也可以看作是冰期的前奏,時間也有交疊,但原則上生物大滅絕比冰川形成要早得多,還是建議加以區分。早古生代大冰期的起點應該修正到奧陶紀生物大滅絕之後的4.4億年更為合適。

另外再強調一點, 超大陸的形成起點時間難以界定,因為超大陸在90度偏轉之前都屬於在赤道位置積累擴大的漸變過程,只能透過生物大滅絕或冰期確定90度偏轉時間,也是超大陸連線形成的最大形態,但也並不一定包含所有小陸地板塊

2)第二次生物大滅絕恰好對應岡瓦納勞亞超大陸分裂、分離漂移向赤道的過程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在泥盆紀晚期即3.77億年前之後,全球範圍內的海洋生物21%的科,50%的屬,近75%的海洋物種滅絕,其中發生在約3.74億年前的凱爾瓦塞事件是本次滅絕事件中最嚴重距的。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的時間跨度不明確,可能是兩次、七次或一系列規模較小的物種滅絕事件,觀點不一,而這種雜亂的情況恰好對應了岡瓦納勞亞超大陸解體分離成多個小陸地板塊且各自漂移向赤道的不同過程及時間!就像盤古大陸分裂成四大遠古板塊,距離赤道最遠的漂移約2878萬年,最近的才約822萬年,所以這些小陸地板塊的漂移時間各不相同;而且小陸地板塊從寒帶、溫帶、副熱帶漂移到熱帶、副熱帶的災害情況也各不相同。根據本書對2200高速漂移中夏商周時期緯度及氣候與動植物對應變化的情況分析(第二章第11節第10小節),跨越氣候帶和氣壓帶時的生物滅絕性最大。

結合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分析,約4.4→3.74億年前期間應該是岡瓦納勞亞超大陸質心處於極點的時間,去除4.45→4.4億年前期間的超大陸90度偏轉時間,之前約6→4.45億年前期間是組成岡瓦納勞亞超大陸的分散板塊在赤道處匯聚、連線和生長的時間,之後約3.74→3.5億年前期間是組成盤古大陸的分散板塊在赤道處匯聚、連線和生長的時間。

3)第四次生物大滅絕恰好對應盤古大陸分裂後四大遠古陸地板塊漂移向赤道的過程

根據本書第四章第3節第3小節的動植物災害等變化詳細分析,第四次生物大滅絕即三疊紀-侏羅紀生物大滅絕在約2.0617→1.7739億年前期間(其中約2億年前生物滅絕情況開始顯著),正好對應盤古大陸解體分離後亞歐、北美、南美+非洲、南極+澳洲四大遠古板塊漂移至赤道的過程,不再重復描述。

4)卡魯冰期恰好對應盤古大陸90度偏轉後質心位於極點的冰川時期

卡魯冰期在約3.6→2.6億年前,恰好對應約3.5-2億年前期間的盤古大陸時期。

卡魯冰期應該是盤古大陸從赤道90度偏轉後質心處於極點的寒冷時期,按照本書分析,盤古大陸的分離時間約2.0617億年前(第四章第3節第3小節),也就意味著卡魯冰期應該在盤古大陸90度偏轉後時點至2.0617億年前之間,所以卡魯冰期的結束時間應該修正到約2.0617億年前。由於冰川融化需要時間,實際還要晚一些。

而卡魯冰期的開始時間也需要修正,參照岡瓦納勞亞超大陸約3.74億年前才開始板塊分離向赤道漂移,因為分散的陸地板塊需要「漂移到赤道→陸地板塊因漂移線速度差匯聚→陸橋連線生長形成超大陸→90度偏轉質心到極點產生冰期」的一系列過程時間,再快也要5000萬-1億年左右,所以卡魯冰期起點3.6億年前與奧陶紀冰期結束時間3.74億年前之間的時間間隔太短了,需要調整修正。

該時間不合理問題可能源於盤古大陸的形成時間加90度偏轉時間較短,且冰期融化存在幾百萬至幾千萬年的延時。由於岡瓦納勞亞超大陸裂解後的陸地板塊都很大,可能漂移到赤道並連線組合成盤古大陸的時間都較短,可能導致岡瓦納勞亞超大陸位於極點時的奧陶紀冰期冰川還未完全融化幹凈,就又被盤古大陸位於極點時的冰期凍上了,也就產生了冰期交疊。這種情況可能導致卡魯冰期的開始時間產生混淆變早了很多,本書暫時修正卡魯冰期起點約3億年。但不論怎樣,卡魯冰期與盤古大陸質心處於極點時期的對應性肯定是吻合的。

5)成冰紀大冰期恰好對應羅迪尼亞超大陸從赤道90度偏轉後質心位於極點的冰川時期

成冰紀大冰期距今約8.5→6.3億年前期間(包含約7.2→6.35億年的瓦蘭吉爾冰期 (Cryogenian 或 Sturtian-Varangian),恰好在羅迪尼亞超大陸約11.5→7億年前的時期內,這也就意味著8.5→6.3億年前期間應該就是羅迪尼亞超大陸從赤道90度偏轉到極點後→超大陸分裂、分離之前的時期,羅迪尼亞超大陸也應該修正為11.5→6.3億年前期間。

該時期出現了所謂的「雪球事件」,指地球表面全部被冰雪覆蓋。但實際上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因為「雪球事件」判斷的前提是認為超大陸在赤道附近,才會認為從兩極到赤道都被冰封;即便用該時期陸地巖石磁極來判斷陸地位處於赤道也可能是不對的,因為超大陸從赤道90度偏轉至極點,那麽帶有該年代磁極的巖石也會跟著一起移動到寒帶,所以磁極判別的結果肯定不對。

不過質心位於極點時的羅迪尼亞超大陸,完全被冰雪覆蓋的可能性極大。因為根據前面陸橋生長效應和陸地板塊的大理石化導致密度降低而上浮的推理,越早期超大陸的陸地面積越小,所以羅迪尼亞超大陸應該比盤古大陸小很多,所以距離極點35-40個緯度範圍內可以覆蓋整個羅迪尼亞超大陸,那麽羅迪尼亞超大陸會被完全冰封。直至分裂漂移到赤道後才會轉暖。

6)休倫大冰期恰好對應凱諾蘭超大陸90度偏轉後質心位於極點的時期

休倫大冰期(或休倫冰河時期或Makganyene冰河期)距今約24→21億年前期間,恰好處於凱諾蘭超大陸約26→21億年期間,這也就說明休倫大冰期正是凱諾蘭超大陸90度偏轉到極點後至分裂分離之前的時期,時間完全吻合。休倫大冰期之前的約26→24億年前期間,是小陸地板塊在赤道處匯聚和陸橋連線生長的時期。

7)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恰好對應羅迪尼亞超大陸解體後板塊處於赤道的熱帶時期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大約在5.42-5.3億年前期間,由於在2000多萬年內突然出現門類眾多的無脊椎動物化石,且長期以來沒有找到其明顯的祖先化石的現象,成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被古生物學家稱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時段恰好在約6.3億年前羅迪尼亞超大陸解體之後,在岡瓦納勞亞超大陸約4.45億年前開始90度偏轉之前。羅迪尼亞超大陸解體後,小陸地板塊四散向向赤道漂移,由於緯度導致的氣溫氣候變遷,對生物來說仍屬於淪陷性災難。所以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只能開始於分散板塊漂移到赤道後的相對穩定時期,也就是小陸地板塊在赤道匯聚、連線和擴大形成岡瓦納勞亞超大陸的時期。

其實, 「超大陸赤-極迴圈運動」每次板塊運動時對於生物都是災難,而每次進入穩定期時,溫暖區域的生命就會再次復蘇繁榮,特別是每次超大陸解體後所有板塊位於赤道熱帶時期,都意味著一次生命大爆發過程。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所以特別定義出來,還是因為無脊椎動物的出現在演化論讓人難以解釋。

8)第四紀冰期源於大陸環25度偏轉過程

順帶說一下第四紀冰期的形成原因推測,雖然它不是「超大陸赤-極迴圈運動」造成的,但也是源於板塊運動導致。如下圖所示(平面圖拉伸變形很大),約8300→3333萬年前期間,南極點在南極+澳洲板塊約中心位置,北極點在北美洲北端沿海海岸中間。但隨著約3300→800萬年前期間的25度偏轉,南極點移動到了北極點南移到了毛德皇後地東端以北的海裏,南極圈陸地冰蓋減小;而北極點則南移到了阿拉斯加海灣海岸的中間,北美洲西北部大部份地區都成了寒帶及冰蓋範圍。

第四紀冰期的實際情況完全相符,北美冰蓋邊緣低於北緯40度,與圖示推測的北極圈和冰蓋範圍完全吻合。

歐洲距離北極點反而遠了點,為什麽冰蓋邊緣也向南推移低於北緯50度呢?其實約8300-3333萬年在北美洲北部就已經存在冰蓋了,但真正引發第四紀冰期向南擴大的根源在於: 隨著大陸環約3333-800萬年前期間的25度偏轉,北極點向南移動,導致北美區域可積累冰川的陸地面積越來越大 。海洋冰川的高度是有限的最大也就一兩百米,而陸地冰川可以堆積幾千米高,並向外不斷推移。這也就造成了連鎖的第二個關鍵因素: 隨著冰川及冰蓋的擴大積累,冰川區域對太陽放射線的反射也越來越大,陸地吸收的熱量越來越少,區域溫度越來越低,又導致冰川範圍繼續擴張,形成不斷變冷和擴大的惡性迴圈,導致寒冷區域和冰蓋的範圍顯著加大 。這種情況也就導致了大部份北半球地區由於冰川面積加大而越來越冷,冰蓋範圍也向南推移了很多。

此外,冰蓋是冰雪積累越厚越向外圍推移擴張,所以約250-300萬年開始第四紀冰期實際上是約800萬年前冰川積累到足夠顯著的結果,如果再往前可能要推到約8300萬年前。

因此,第四紀冰期的實際情況與大陸環25度偏轉後透過緯度變化推導的氣溫氣候變遷結果完全一致。

5、「超大陸赤-極迴圈運動」合理解釋了「超大陸旋回」、3次生物大滅絕和4次大冰期的產生原理

至此, 3次生物大滅絕和4次大冰期充分驗證了「超大陸赤-極迴圈運動」機制的合理性 ,唯一的問題就是沒有找到哥倫比亞超大陸時期生物大滅絕和冰期的證據,有待進一步研究。超大陸的時間點也進行了更完善的修正,具體如下表:

綜上所述, 「超大陸赤-極迴圈運動」機制最大可能就是非地球之外的因素影響下常態形成「超大陸旋回」、生物大滅絕和大冰期迴圈的物理原理。

修正後的超大陸年代示意圖如下圖所示,供研究參考:

(未完待續,下一帖論述: 第八章 一次太陽系天文事件引發地球連鎖災難的假想

特別註明: 個人版權,禁止摘抄!歡迎轉載和合作,但請務必原帖轉發,或註明作者 。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們與我共同研究,探討人類和地球的歷史真相!科學就是在不斷分析推測與驗證的持續過程中進步,尋找人類與地球的歷史真相,以借鑒指導地球人的未來之路!——作者:牛春詠

感興趣的朋友們別忘了多多點贊、評論,推廣更多的人參與科學探討,尋找人類和地球歷史真相,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