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產業科技互促雙強 成果轉化點石成金

2024-03-22科學

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前排左五)獲「2023年度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

大灣區中心基於技術情報的區域產業能力提升賦能營運圖。

日前,第十五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在北京開幕。大會對獲得「2023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的先進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該獎項經科技部和國家科技獎勵辦支持設立,為中國產學研界最高榮譽獎項。

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能階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下稱「大灣區中心」)憑借基於數位化能力在科技創新、科技成果產業化、政產學研金用服全鏈條生態構建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獲得該獎項。

縱觀大灣區中心的發展歷程,產學研合作成果鋪滿來路——

從服務實體經濟到借力數位賦能,大灣區中心開發營運「科技金融智慧大腦」,線上平台入庫企業超過50萬家;從探索源頭創新到尋求落地轉化,大灣區中心營運廣東省第一個成果轉化基地,產學研意向簽約共計1.7億元;從解讀政策訊息到遵循市場規律,大灣區中心受托管理2億元資金池,為全市科企提供授信金額累計1724.4億元……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以此次獲獎為契機,大灣區中心深刻把握產業科技創新的演進邏輯,強化產業科技深度融合、互促雙強,促產學研「跨界攜手」,助新技術「點石成金」,從大灣區「造船出海」,為實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南方日報記者 李鵬程 受訪者供圖

架起一座「橋」

數位驅動產學研精準對接

百舸爭流的市場角逐中,技術情報關系著院所的研究方向和企業的科學決策。讓「沈默」的數據「說話」、使尋常的訊息呈現價值,是產學研合作取得佳績的捷徑。

當前,大灣區中心致力於打造以技術情報為核心出發點,構建完善的測評體系,透過數位化手段,建立全國協作網路,實作「全國需求,全國解決」的綜合性服務平台。

大灣區中心以網路可收集的公開資訊為主,構建企業的大數據分析模型,從智慧財產權創新力、科技創新力、市場開拓力、資本市場認可度等多維度對企業進行客觀、全面的診斷、評價與解讀,並為企業的能力提升提供解決方案。

此舉在三個層面,突破了產學研合作的「瓶頸」——微觀上,全面、深度分析每家企業的個體需求和外部環境;中觀上,面向產業鏈分析不同環節,為企業發展分層分級、分類施策打下基礎;宏觀上,針對一個區域綜合研判強勢企業和強勢產業,以及產業鏈分布及體量等情況,推動區域精準開展強鏈補鏈、定向招商引資工作。

透過多維度數據指標對企業和市場「畫像」,不讓任何一匹「千裏馬」被忽略,讓更多「金子」被發掘。

大灣區中心強大的數位化能力,得到了AI巨頭的助力。大灣區中心將百度自研的國內頂級的知識增強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及百度飛槳深度學習平台,套用在廣州市新型研發機構聯盟的數位化成果轉化系統上,加速需求方精準快速搜尋成果解決方案。

在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以數位作「橋梁」,有助於實作成果線上化展示、對接,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器」,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大灣區中心開發營運「科技金融智慧大腦」——標準化一站式科技創新數位化平台,打造集合企業資料庫、機構資料庫、成果資料庫的線上平台,入庫企業超過50萬家,實作了一站式服務線上「智慧化」。此外,大灣區中心搭建了「灣創產學研」線上小程式,建立新型研發機構成果庫,匯聚了廣州市新型研發機構協同創新聯盟55家新型研發機構的產業化方向、科技成果等資訊。

以數位化驅動,對產業和套用場景進行研究分析,大灣區中心已連結廣州近80家大院大所的技術成果,與上萬家高企、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預匹配。

織好一張「網」

示範帶動要素市場化配置

去年底,大灣區中心董事長秦卡玫基當選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第四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技術經理人分委會副主任委員。在科技評估、成果管理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廣州將迎來更多國家級專家的智力支持。

產學研合作關鍵在於邁過科技成果轉化這道坎。此時,關鍵的「架橋人」——技術經理人,能夠推動資本、數據、人才等要素向創新主體高效集聚,助力科技企業平穩跨越初創期的「死亡之谷」。

秦卡玫基作為技術經理人分委會副主任委員,肩負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培養更多的技術經理人。

此前,大灣區中心牽頭發起成立並搭建「大灣區技術經理人之家」,首批邀請了11名「特聘技術經理人」。大灣區技術經理人之家致力於將成千上萬名技術經理人集聚起來,不限專業、不限地域,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合力,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全流程協作網路平台。

為進一步整合各方創新資源相促相融,在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及廣州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的指導和支持下,由大灣區中心和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發起籌建的粵港澳大灣區技術轉移研究院(下稱「研究院」),於去年9月揭牌後,近期正式註冊。

研究院將積極開展技術轉移政策研究、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等工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專業化、高層次技術轉移人才培養的「試驗田」,並透過建立跨學科、跨專業、跨平台的課程教學和實習實訓體系,真正實作技術轉移轉化人才的培養、評價、實踐和職業發展全閉環。

「推動科研成果成功、有效地轉移轉化,關鍵有三點。」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長王桂林提到,一是提高有效科技成果供給;二是培育成果轉化人才「創業者」;三是構建市場化評價機制。

大灣區中心潛心織好一張「網」,力圖將科技成果、轉化人才、評價機制等全面網羅、有機貫通、協同賦能:首創「科技金融特派員+科技金融工作站」育孵模式,110家科技金融工作站覆蓋全市超83%的國家級孵化器;設立全國第一個科技成果轉化板、註冊展示計畫437項;首次開展廣州市硬科技企業TOP100培育榜單評選;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作為中國創交會成果轉化基地之一,連續三年評價優秀,並成功入選2022年「科創中國」創新樞紐城市建設廣州市級試點園區……

一次次全國、全省、全市的首創性探索,旨在在「產業出題」和「科技答題」之間,透過要素市場化配置,讓產學研合作這道時代必答題「出得精彩」「答得漂亮」。

點燃一把「火」

平台推動構建全鏈條生態

創新之路從無坦途,遍布了坎坷與未知。那麽,大灣區中心為何能撬動廣大市場資源,為成千上萬家中小企業及眾多科研院所提供一站式科技創新服務?

結合其發展歷程,不妨用「平台」一以概之。

首先,大灣區中心是國企混改的創新服務平台。生於國企、長於市場,這讓大灣區中心既有對政策大局的敏銳洞察,又有尊重市場規律的布局策略。由此,大灣區中心能夠以「專家之腦」轉化重大戰略需求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市場之手」調節要素配置,「資本之腿」助力跑贏成長競爭。

大灣區中心營運的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孵化培育的優質企業廣東師大維智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企業。該計畫是典型的成果轉化計畫,由環五山創新策源區內高校——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李衛紅創辦,核心團隊由華南師範大學、深圳大學、中國科學院空天院等的院士、專家、教授、博士、IT精英等高層次人才組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高水平科技成果轉化,助力高品質發展,加快產業科技互促雙強。

其次,大灣區中心營運了廣東省第一個區域性成果轉化基地,即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下稱「基地」)。基地作為科技體制改革典型案例由省科技廳上報科技部。基地作為實體平台,既是高端科技成果匯聚的轉化「試驗田」,又是優質中小企業向往的成長「加速器」。

基地營運期間,促成產學研意向簽約共計1.7億元。基地舉辦了各類科技創新活動超過700場,累計服務科技企業超過20000家次;累計引進30個計畫入駐,促成入駐企業新增股權融資13268萬元,新增債權融資5139.3萬元,營收平均增長率91.32%;深入實施「揭榜掛帥」,挖掘751項技術需求。

此外,大灣區中心註重以「平台」的理念,推動構建全鏈條創新生態。這種理念,是海納百川的包容、與時俱進的創造、聯動四海的豁達,體現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數位技術謀轉型、以利益共享為機制、以國家標準作對表的務實實踐和創新探索中。

如今,產學研合作的火種在大灣區中心的接續傳遞下,從廣州燃到了湛江,從嶺南帶往了華中——

在廣湛合作中,大灣區中心征集廣州、湛江兩地共計160余項科研成果和40多項科技產業技術需求,並釋出【廣州—湛江科技成果及企業技術需求組譯】、揭牌「廣州—湛江科技成果工作站」等;在武漢湯遜湖畔,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與大灣區中心簽署合作框架協定,大灣區中心與武漢市江夏科投集團共同成立大灣區科技創新武漢中心,以大灣區的經驗賦能「湖區創新」,培育要素集聚的環湖創新生態。

「產學研實作合力,不僅要有核心能力,還要有戰略定力,也要有長遠眼力。」秦卡玫基表示,唯有把三者打通,方可穿越周期,在產學研合作的「不確定」中找到必然,真正做到基業長青。

■連結

廣州多個首創性智慧財產權計畫獲大灣區中心營運助力

擦亮「知產」座標 護航科企出海

廣州科技企業,距離「細分冠軍」「世界龍頭」「全球尖端」有多遠?回答這一問題,要用智慧財產權來說話。智慧財產權數量越多、品質越精尖,企業構築的行業壁壘越深厚。

大灣區中心近年承接了廣州開發區智慧財產權護航出海工程計畫、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智慧財產權局)智慧財產權助力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發展計畫等全國全省首創性計畫。這些計畫層級聯動、「攻守」兼備——

一方面,提供廣州市第一個區域性廣泛普及的專精特新企業專項智慧財產權服務,讓科技企業明確自身所處的行業座標。另一方面,推動廣州開發區智慧財產權工作深度融入對外貿易發展大局,為企業出海打造保駕護航的堅實支撐。

近6000家專精特新企業

獲得「體檢報告」

專精特新企業是廣州市制造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力量,在解決「卡脖子」問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專精特新企業也是廣州市智慧財產權產出的重要主體。今年3月,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智慧財產權局)開展了智慧財產權助力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發展計畫。

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合夥人、智慧財產權事業部總經理王燕明表示,此計畫透過普惠、精準和增值的服務模式開展專業化、個人化服務,在整合資源、最佳化流程、提高服務效率等方面可以更好地促進企業創新能力提升與持續發展。

透過該計畫,廣州市近6000家專精特新企業都可以申領對應的智慧財產權能力評價報告。這份報告由大灣區中心參與評價,可被視為一份具有專業度和精準度的評價工具,如同為企業量身客製了一份智慧財產權「體檢報告」。

「我們以公開的企業數據為支撐,采集了1000多個企業的輔導咨詢過程,生成的【企業智慧財產權能力評價報告】能夠客觀評估企業的智慧財產權能力,並針對企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路徑給出專業性的建議。」大灣區中心首席智慧財產權官兼數位化顧問陳振楔介紹,特別針對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能力有限的情況,該報告可以對企業的智慧財產權進行全面梳理,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廣東省電子技術研究所主任張煥文指出,目前專精特新企業面臨的主要難點包括企業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較弱、企業申報的智慧財產權品質較低、企業智慧財產權轉化能力較低等問題。「期待透過該計畫幫助企業深入了解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同時提供更專業、全面的智慧財產權服務,助力提升企業的智慧財產權品質和智慧財產權創新能力。」張煥文說。

緊扣企業需求

強化海外智慧財產權布局能力

「我們企業每年營收有一億元左右,海外市場是我們下一步考慮的重點。但目前企業在海外的智慧財產權布局還遠遠不夠,廣州開發區智慧財產權局實施的護航出海工程計畫,剛好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去年7月,廣州開發區某企業負責人表示。

彼時,由大灣區中心(聯合廣州開發區智慧財產權創新服務中心)承接的廣州開發區智慧財產權護航出海工程計畫剛剛啟動。廣州開發區是廣州市制造強區,也是出口大區,但很多企業在開展出口業務前,缺乏海外智慧財產權布局意識及人才,一旦發生智慧財產權糾紛,往往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

針對企業需求,廣州開發區智慧財產權局聯合區商務局,主動實施智慧財產權護航出海工程計畫。該計畫透過聯合區內優質服務機構,開展一對一赴企走訪,深入調研企業海外智慧財產權難點堵點,為其出具海外專利布局分析報告,指導企業科學合理地開展海外智慧財產權布局。

半年間,廣州開發區智慧財產權護航出海工程計畫共開展5場海外智慧財產權專題培訓,精準服務區內外向型企業42家,推動新增PCT國際專利申請81件,為企業形成20份海外專利布局分析報告,多措並舉為企業出海打下堅實的智慧財產權工作基礎。

近日,2024年廣州開發區智慧財產權護航出海工程已經啟動征集。計畫執行過程中,大灣區中心將一對一上門輔導,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為企業挖掘適合其發展需求的PCT(包括企業在目標市場進行專利申請、商標註冊和著作權保護等)。同時,大灣區中心將對企業的智慧財產權進行全面風險評估,辨識潛在風險和威脅,提供相應的防範措施和建議。

■樣本

助力深化「大數據+鐵腳板」工作方式

「綠馬甲」就業服務計畫成效顯著

大灣區中心於2023年4月開始參與荔灣「綠馬甲」就業服務計畫。經過一年的服務探索,「綠馬甲」就業服務計畫取得了顯著成效。

對內實施「心理幫扶+就業實訓」,融合「領跑計劃」與「一人一策」的服務模式,加強服務的專業性;同時,「綠馬甲」就業服務計畫已逐步實作了日常基礎服務的「標準化、體系化、人工智慧化」,透過研發「荔灣區就業服務數位化平台」,深化了「大數據+鐵腳板」的工作模式。

對外依托大灣區中心的媒體資源,搭建國家、省、市級的全媒體矩陣,廣泛開展宣傳推廣,助推「綠馬甲」計畫成為就業服務新標桿,為全廣州乃至全國提供了就業服務新範本,獲得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認可。

2024年,就業服務計畫將圍繞全國兩會中提到的「人工智慧+」發展方向,結合公司全面數位化轉型升級的發展戰略,根據過往就業服務工作中的經驗,探索創新「人工智慧+精細化就業服務」的新模式,該模式的實踐將全面助力社會公共服務和就業服務水平的提升,並透過就業服務升級帶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充分發揮出乘數效應,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的招工難、育人難、留人難問題,進一步促進企業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