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科學探索獎」獲獎者在頒獎典禮上合影。新京報資料圖
「恐龍究竟為什麽滅絕?」「究竟有沒有外星人?」
10月19日,在第六屆「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發生了有趣的一幕:作為頒獎嘉賓的景益鵬、郭正堂、周忠和三位院士,在台上圍繞著恐龍、外星人等話題「吵」了起來。
幾位院士來自不同的領域:天文、地質、古生物,也都從各自的專業出發,對於這些未解之謎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而且互不相讓。這一幕讓觀眾忍俊不禁,原來中國最頂級的科學家,也依然在探討這些看似最初級、最原始的問題。
其實,這何嘗不是科學的真相呢——最高大上的科學,從最原始的好奇心開始。不只是三位院士,在今年的幾位獲獎者的致辭中也能看出這一點。
四川大學張茹教授說,「小時候,在夏日靜謐的夜晚,當我舉頭遙望繁星的時候,我就忍不住會問自己:宇宙的外面到底是什麽呢?宇宙真的無窮大嗎?」
本屆「科學探索獎」最年輕獲獎者、浙江大學的90後教授馮建東說,「20年前,我第一次在中學化學課上看到了分子模型,這給幼小的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好奇著為什麽不能直接用肉眼看到這些分子,為什麽我不可以左手抓一個分子、右手抓一個分子去做實驗?」
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當科學家們回溯自己的職業生涯,都不約而同想到了自己的少年時期,想到那個好奇心最初萌動的時刻。從那時起步,他們開始攀登科學的高峰。
在人們的印象裏,科學總是前沿高端的,但科學其實也是返璞歸真的,或者說,科學就應該是純粹的。科學應該且必須來自於人類最本質的好奇,來自於不摻雜質的、對未知世界發乎本心的探索。我們對科學的褒獎,也應當循著這個方向。
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六屆的「科學探索獎」,讓我們看到了更多這樣的可能。
「科學探索獎」於2018年設立,由楊振寧、饒毅、施一公、潘建偉、謝曉亮等14位元知名科學家,與騰訊公司創始人馬化騰共同發起。
作為目前國內金額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資助計畫之一,公益獎項「科學探索獎」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資助「探索期」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獲獎人可在5年內獲得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
除了獎金豐厚,這一獎項還有著很鮮明的特征。比如,鼓勵原創、探索「無人區」,尤其重視基礎科學研究;嚴查「打招呼」,堅持公開、專業評審;堅持「不拘一格選人才」「破五唯」,30%獲獎者沒有「傑青」「長江學者」這樣的人才「帽子」。
而且,在這個獎項裏,越來越多女科學家嶄露頭角,今年更是湧現7位女性獲獎人,相比去年大幅增加;特別支持年輕科學家,今年共有6位獲獎人年齡在35歲以下,其中還包括兩名90後……
這些都說明,「科學探索獎」聚焦的就是科學本身,而不是名氣、帽子、性別、年紀、行業地位雲雲。這也是在傳遞一個資訊:在科學殿堂之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誰都有機會去問鼎殿堂之上的驪珠。
讓科學本身成為衡量一切的標準,是對科學家最大的褒獎,也是對科學最誠懇的致敬。
當一個科學界的獎項,搭起了炫麗的舞台,向著全世界直播,頒獎嘉賓在台上大談恐龍和外星人,或許我們也應當問一句,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麽?
這或許是另一種意義的科學敘事:科學和科學家,需要向社會展現自己的風貌,去引領科學精神向廣袤大地披拂。而最原始的好奇心,就是科學和社會、學者和大眾最大的共同語言。
每個人都會好奇星空大地,也會有許許多多個「為什麽」。當科學家向世人展示他們的好奇,當科學獎項向公眾展示他們對科學本質的褒獎,無疑也是告訴每一個人:科學的路徑就在這裏,科學並非遙不可及,科學世界向我們所有人開放。
事實上,近些年科學界不少話題都已經「出圈」,成為社會話題。「破五唯」,引發人們對科學標準的關註;女性申請「傑青」年齡限制由45周歲放寬至48周歲,讓人們關註女性科學家的境遇;一個個「大國重器」、突破性探索,成為了互聯網熱詞。
人們關註科學、學術,並不只是好奇有什麽新發現、新技術,也是在好奇一種人類的存在方式——我們到底該以一種什麽樣的姿態去探索世界?每個人的好奇心,能不能得到社會機制最大程度的呵護和支持?
這不僅與科學家有關,也關系到一個社會本身的運轉邏輯,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從這個角度說,我們也希望類似「科學探索獎」這樣的社會化獎項,可以更多一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企業、社會組織、個人支持基礎研究。而一個社會更加多元地對科學加以肯定、給科學家予以獎掖,也足以令人欣慰:
科學在實驗室裏,也在聚光燈下;科學家既有孤寂的堅守,也會收獲真誠的掌聲,科學在被一個渴望發展進步的社會穩穩地托舉著。
這些褒獎,既有可見的、實打實的支持,比如豐厚的科研經費;同時,也有一種無形的、卻影響深遠的潛在價值——
向社會展現科學的光彩,吸引更多的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站到科學探索漫漫長路的起點之上,朝著未來的星辰大海,一往無前地出發。
撰稿 / 江城(媒體人)
編輯 / 何睿
校對 /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