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馬上評丨李政道為故鄉上海留下一片「星空」

2024-08-08科學
李政道
李政道逝世,全社會都在緬懷和追思。
或許,有人搞不明白,李政道和楊振寧一起獲得195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宇稱不守恒到底是怎麽回事,但是我們有必要了解,這位華人科學巨擘為中國的科學發展、人才培養盡心竭力的虔誠。
特別是,李政道出生在上海,長在上海。他有著綿長的故鄉情愫,更與上海的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兩所高校有著深度合作,造福了無數學子,為故鄉上海留下了一片科技的星空。
1972年,李政道回到闊別多年的祖國,來到復旦大學;1974年,李政道再次調研復旦大學,並深深為祖國基礎科研的不足而憂慮,於是向黨中央遞交了那封中國科技發展史上著名的【參觀上海復旦大學後的一些感想】,呼籲培養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到改革開放之後的1979年,李政道創造性地設立了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計畫(CUSPEA計畫),幫助中國學子海外留學。
在那個中國剛剛結束長期封閉、面臨人才斷檔危機、優秀青年出國深造無門的歷史時期,他遊走於中美兩國之間,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以幾乎一己之力為眾多中國學生開啟一扇留學之門,為中國培養了近千名學者,其中不乏一些院士、專家、企業家。這樣不求報酬、不遺余力的付出,不僅成就了一批人,更影響了一代代人。
田園荒蕪,巨匠默默耕耘。
1979年以後的十年裏,李政道透過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CUSPEA計畫),每年把百名左右中國學生送往世界一流學堂,而每個學生都需要他憑借個人威望給美國大學撰寫、郵寄10余封各類信函。他的妻子秦惠䇹常幫他裝信封、貼郵票。他們發信太多,塞滿所在街區郵筒,不得不專門買了個小車,推著信件走過10個街區,分散寄出。
李政道曾回憶說:「在CUSPEA實施的十年中,粗略估計每年都用去了我約1/3的精力。」正如一些媒體感嘆的那樣:不要小看那1/3,那是屬於世界最傑出科學家中一員的十年的1/3,是一個常年癡迷科研,「累則小睡,醒則幹」,經常一天只睡4個多小時的勤奮天才的十年的1/3。同樣的道理,不要小看那一次次推著小車穿過美國街區的身影,那是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對中國物理人才培養的事無巨細、親歷親為,以及促進中國科技發展的無私付出、竭盡心力。
中美高能物理合作是李政道最為重視的事業之一,也是兩國自改革開放後開始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的合作計畫。從1979年1月經李政道聯系、安排的中國高能物理考察團赴美考察,到中美兩國正式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美利堅合眾國能源部在高能物理領域進行合作的執行協定】,李政道始終在為中國科研融入世界穿針引線、嘔心瀝血。
後來,中美高能物理合作的中方代表張傑,成為李政道的忘年之交。2006年,當得知張傑出任上海交大校長後,李政道說:「交大理科還很弱,我來幫助你們一起來發展。」
君子一諾,重於千金。
之後,李政道提出將各類文獻手稿、諾貝爾獎章、藝術作品都捐給上海交大,後來又提出要將他在上海宛平路的房產等捐給上海交大,希望這些東西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2011年6月,張傑代表上海交大向國家提議建造李政道圖書館,並得到批復同意。
2016年,在李政道的建議下,上海交通大學建立了以根本性科學問題突破、培養國際性大師級第一流人才為目標的李政道研究所,旨在建設成為世界頂級科學研究機構,推動中國基礎研究聚焦根本性科學問題。遵循李政道的建言,李政道研究所致力於物理和天文方面最前沿的科學研究,尋找宇宙中極大和極小間的關聯,進而確立了粒子與核物理、天文與天體物理、凝聚態物理三大主攻方向:從四川錦屏2400公尺深的PandaX暗物質和微中子探測裝置,到青海冷湖海拔4200公尺的JUST光譜望遠鏡……
李政道研究所「天問」長廊(澎湃新聞記者 鄒佳雯圖)
李政道研究所位於上海張江,它是屬於交大的,是屬於上海的,也是屬於世界的。
評價一個歷史人物的價值和貢獻,不同人群的視角會有所不同。科學界、教育界人士,看到的是宇稱不守恒假說的石破天驚,是他在物理學上的一系列重要成就,是他極力促成建立起包括博士後制度、天才少年培養機制,促進中國教育模式和理念革新的居功至偉……更多普羅大眾看到則是一個享譽世界的大人物,帶著太太穿越街道寄推薦信、關心博士後津貼等鮮活的故事。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一個傳奇人物淡然地離開了。在上海張江的李政道研究所「天問」長廊裏,年輕的中國科學家還在繼續著先生對宇宙終極真相的追問,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澎湃特約評論員 李思輝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