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2020年以來廣東發現動植物新種逾60種

2024-08-08科學

中新網廣州7月29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東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29日在廣州召開。會議聽取了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關於該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情況的專題調研報告。

該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廣東省發現動植物新種超過60種,包括蓮峰角蟾、潮州堇菜、紫金短柱茶、苔斑臭蛙、嶺南兩頭蛇等。

中華穿山甲。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報告指出,廣東省記錄分布有野生高等植物6658種,陸生脊椎野生動物1052種。近年來,廣東省不斷完善生物多樣性監測網路,在自然保育區建設了一批監測樣地和樣線,對中華多爾芬、中華穿山甲等珍稀物種及沿海候鳥遷徙等進行了專項監測。

據介紹,廣東系統推進生物物種保護工作。就地保護方面,廣東統籌推進廣東嶺南國家公園、丹霞山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育地體系建設,積極推動自然保育地整合最佳化,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就地保護體系已初步建立。全省建成各類自然保育地數量1361處,總面積306.72萬公頃。

鱷蜥。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遷地保護方面,廣東打造城園融合體系,系統推進9個國家級保護中心建設,逐步建立完善以華南國家植物園為主體,由動物園、植物園、擴繁基地、遷地保護中心等構成的野生動植物遷地保護體系。目前,華南國家植物園遷地保護了珍稀瀕危植物643種和國家重點保護植物337種,實作遷地保育華南地區80%以上的珍稀瀕危植物。

紫紋兜蘭。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重點物種保護方面,廣東組織開展了中華穿山甲、華南虎、鱷蜥、海龜等重點物種保護工程和丹霞梧桐、水松、觀光木、仙湖蘇鐵等極小族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開展紫紋兜蘭等野外回歸計畫,物種的遷地保護、種質資源保存、繁育與回歸野外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進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