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科學狂人」賀建奎剛出獄,還會重操舊業基因編輯造嬰兒?

2024-09-05科學

在科學的海洋中,總有一些勇敢的探險者,他們不畏風浪,勇往直前。 賀建奎,這位曾因基因編輯嬰兒而備受爭議的科學家,經歷了從榮耀到低谷,再到重新出發的曲折旅程 。在疫情的陰霾逐漸散去後,他帶著對科學的執著與夢想,再次踏上了探索未知的征程。

古文評論: 【左傳】 有雲:「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賀建奎的科學追求,或許在一些人眼中是冒險和挑戰,但在他自己的心中,卻是對未知領域的無盡探索和對人類福祉的深切關懷。 自2022年出獄後重返科學界以來,他一直在尋找"立足之地",現在在海南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他將開啟新的篇章,繼續他的科學夢想。 但願他能如【尚書】所言:「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在科研的道路上,保持專註與純粹,為人類醫學的進步貢獻力量。

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挑戰和變遷後,賀建奎終於在海南找到了他的新起點。這裏,他將擁有自己的實驗室和資金支持,專註於杜氏肌營養不良癥和其他遺傳病的基因療法研究。海南省作為全球化醫療旅遊試點區,不僅為賀建奎提供了一個科研的沃土,也為世界醫學研究提供了一個觀察視窗。在這裏,賀建奎將有機會將他的才華和熱情轉化為實際的科研成果,為罕見病患者帶來希望。

賀建奎的學術生涯起步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06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近代物理學學士學位。隨後,他跨越重洋,赴美國萊斯大學深造,並於2010年榮獲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 。這一段學術旅程,不僅奠定了他深厚的理論基礎,也為他日後的科研探索埋下了伏筆。

2011年,賀建奎踏入了史丹佛大學的殿堂,成為一名博士後研究員。在這裏,他師從史帝芬·奎克教授,專註於基因測序領域的研究。史丹佛的歲月,不僅是他學術成長的加速器,更是他科研視野拓展的重要階段。

2012年,賀建奎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套用,創辦了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致力於 第三代基因測序儀 的產業化,這一創新舉措,不僅推動了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也為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

賀建奎的科研成果不僅獲得了學術界的認可,更受到了國際媒體的關註。 2019年,他被【時代】雜誌評為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同年,【自然】雜誌也將他列為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 。這些榮譽,無疑是對他科研成就的最好證明。

2019年,賀建奎遭遇了職業生涯的重大轉折。南方科技大學解除了與他的勞動合約關系,終止了他在校內的一切教學科研活動 。然而,這並未阻止他科研的腳步。2022年,他在北京成立了北京世同至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始了第二次創業之旅。

2018年11月,賀建奎宣布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訊息,猶如一枚重磅炸彈,震撼了全球科學界與倫理學界的平靜 。賀建奎聲稱,這一創新性技術能夠賦予嬰兒對愛滋病(HIV)的天然免疫力。然而,這看似進步的一步,卻在學術與道德的十字路口引發了軒然大波。

學術倫理的紅燈:南方科技大學的立場

南方科技大學迅速作出反應,發表聲明強調賀建奎的行為是在校外私自進行,學校對此毫不知情,且明確表示這種研究嚴重違逆了學術倫理與規範。這不僅是一次對實驗者個人行為的譴責,更是對科研倫理邊界的重申。

政府介入:倫理審查的嚴肅性

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隨即啟動調查,對實驗中涉及的倫理問題進行深入審查,包括對實驗倫理審查書的真實性進行核實。這一系列舉措展現了中國在科研倫理監管上的嚴肅態度與決心。

科學家的反思:賀建奎的公開致歉

在公眾與學術界的強烈關註下,賀建奎現身香港,面對國際學術界,用英文表達了歉意。他解釋稱,實驗結果的公布是出於保密措施的失效,而南科大對實驗的進行並不知情。盡管他強調實驗達到了預期目標,且未發現 脫靶效應 ,但這一行為無疑觸動了科技倫理的敏感神經。

波瀾之後:榮譽的喪失與反思

賀建奎不僅公開致歉,還因此喪失了第十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的參評資格,這一事件成為科技與倫理邊界探討的典型案例,提醒著科學家們在探索未知的同時,必須保持對倫理原則的敬畏之心。

賀建奎事件不僅是對基因編輯技術前景的討論,更是一次關於科技倫理與道德責任的深刻反思。它揭示了在科技高速發展的同時,必須時刻審視科技的道德邊界,確保科技的前進不會偏離人類文明的正軌。

2019年1月21日,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揭露了一起震驚全球的科研倫理醜聞。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為了追逐個人的名利,擅自組織團隊,規避監管,實施了國家明令禁止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這一行為不僅違反了科研誠信,更是對倫理道德的嚴重踐踏。

賀建奎透過偽造倫理審查書,招募了8對夫婦誌願者參與實驗。在規避愛滋病病毒攜帶者不得實施輔助生殖的相關規定下,他策劃了他人頂替誌願者驗血,指使個別從業人員違規在人類胚胎上進行基因編輯並植入母體。這一過程中,有2名誌願者懷孕,其中1名已生下雙胞胎女嬰「露露」「娜娜」,另1名在懷孕中。其余誌願者則未能受孕或選擇結束實驗。

賀建奎的行為不僅在國內外造成了惡劣影響,更引起了法律的嚴懲。 廣東省對涉事單位和人員進行了嚴肅處理和問責,將相關涉案人員列入人類生殖技術違法違規人員「黑名單」,終身禁止其從事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工作。 科技主管部門也對涉案人員作出了終身禁止申請科研計畫等行政處理。

2019年12月30日,「基因編輯嬰兒」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 賀建奎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3名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依法判處被告人賀建奎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判處張仁禮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判處覃金洲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 法院的判決彰顯了法律的正義,也再次強調了科研活動必須在法律和倫理的框架內進行。

2022年,賀建奎刑滿釋放 ,但在2023年2月21日,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發表聲明,懷疑賀建奎以虛假陳述獲得「高才通」簽註,其簽註/進入授權已被宣告無效,並會進行進一步的刑事調查。這一事件再次將賀建奎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也提醒著科研人員必須堅守誠信與倫理的底線。

賀建奎的案例是一個深刻的警示,它告訴我們科研人員在追求科學進步的同時,必須嚴格遵守科研倫理和法律法規 。科研的自由不應成為逃避責任的借口,而應成為推動科學健康發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