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向科學巔峰的攀登者致敬,且看這些院士們誰將脫穎而出!

2024-10-24科學

「Topbrand 2024中國十大品牌年度人物」評選正式開啟 。在 首批候選人中,為中國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們也 赫然在列 。他們分別是: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 其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黨委校長高松,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校長毛軍發,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武漢大學教授 李德仁,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勘察設計大師何鏡堂。

01

薛其坤: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最年輕得主

6月24日,薛其坤榮膺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項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自2000年設立至今,共有37位科學家登上了中國科技界的最高領獎台,平均年齡超過了80歲。 作為一名「60後」,薛其坤院士成為這一獎項最年輕的得主!

薛其坤

獲得最高獎的背後,是薛其坤及其團隊十幾年來在凝聚態物理領域披荊斬棘、銳意進取地探索。

出身貧寒,三戰考研, 35歲晉級教授、42歲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50歲攻克量子世界難題、科研成果被楊振寧稱為「諾貝爾獎級別」、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曾為中央政 治局「講課」量子科技……很難想象擁有如此多稱號的薛其坤,求學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甚至曾被認為「不是做科研的料」,但憑借紮實功底和超常付出,薛其坤在逆境中開出了燦爛的花。

除了是一名科學家,薛其坤還有一個身份——新晉「雙一流」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角 色發生轉變,這需要他將重心向行政管理傾斜,對時間作出精準的切割,更多時候還要思考和謀劃學校的未來,薛其坤要承擔的工作和責任更重了。

來到南科大後,薛其坤馬不停蹄地展開了一系列改革:調整了科研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提出「南科大2035之問」,打造南科大「三大發展戰略」,打造「專業+通識」「書院+院系」「科教+產教」培養機制。

近幾年,南方科技大學成立了十余個校級科研機構,針對關鍵技術和未來技術形成了專門平台和團隊攻關模式,這些平台和團隊攻關模式的開展為基礎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的浩瀚歷史,崇高的信念總是與非凡的事業交相輝映,與寬廣的人生彼此連線,與偉大的實踐相互成就。」

這是2023年9月8日,薛其坤在南方科技大學開學典禮上對新生的殷殷囑托,而這,同樣是他自己60余年人生歷程的深切感悟。

02

高松:源自北大,執掌中大

2021年11月,身為華南理工大學校長的高松,同時被任命為中山大學校長。一個人同時執掌兩所「985高校」,這種現象在全國都十分罕見。在高松身上有著多重的身份,他不僅是一名傑出的化學家,是國內無機化學領域的領軍人物,同時也是一名教育家,對頂尖人才的培養有自己的心得。

高松

高松的主要研究領域為配位化學與分子磁性,他曾率先報道了世界上第一例同自旋的單鏈磁體,將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羅伊·格勞伯早在1963年提出的一維Ising鏈動力學理論模型,以分子實物的形式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他年輕 時求學於北大,1985年 畢業後又長期在北大任職,調任華南理工後,帶領華工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教學品質,很快又被委任到中山大學當校長。 因高松 歷任北京大學副校長、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其深厚的學術背景和管理經驗為中山大學 註入了新的發展活力。

2007年,43歲的高松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但在高松而言,「院士只是一種學術上的榮譽」,自己當選屬於「幸運」,因為「在同一輩學人中,與自己學術水平相當的有一批人」。 「高老師當 選院士之後,也沒什麽變化。組裏的學生興奮地提出吃飯慶祝,他都沒有回應。」從學生的話裏,可知高松為人的淡定自持。

雖然已經 是頗有建樹的化學家, 名聲顯赫的院士,但高松還是把「教師」作為自己的第一身份。即使多年過去,他還是懷揣做好科研、做好教育的初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成為中大校長後,他還是把自己當作一名老師。「不同的大學有不同的歷史傳承,不同的學科特色,不同的精神文化,決定了他們具有不同的使命,不同的人才培養特點,肩負了不同的責任,因而應該具有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對於中國的研究型大學,要培養在世界上有競爭力、有創造性的人,能夠引領中國和世界未來發展。」高松曾表示。

03

毛軍發:要瞄準目標、堅持不懈

1989年,毛軍發從中科院研究生畢業,進入上海交大攻讀博士學位,師從導師李征帆教授,研究高速積體電路的訊號完整性,如今專研這一領域已近30年,毛軍發與積體電路的命運交會在一起。毛軍發說,「它對我而言就像是工作夥伴,打交道這麽多年,總有一種親切感,這一輩子都會繼續和它交往下去了。」

毛軍發

1965年,毛軍發出生在湖南邵陽的一個普通家庭,他從小酷愛讀書,對未知世界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常常自己搗鼓手上的電子儀器。 憑著這股勁, 他以 全市第二名的高考 成績,考上國防科技大學,在套用物理系學習放射線物理,從此便走進了近現代物理的世界。

從事套用物理研究30多年,因他在學術上的建樹,毛軍發屢次被委以重任,被授予各類大獎。其中,高速電路系統訊號完整性問題基礎研究、小型化高效能微波無源元件與天線、射頻電子系統的三維高密度封裝技術及其套用等三個計畫研究,分別獲得2004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8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2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涵蓋國家三大獎,在基礎研究、科技進步、技術發明都能有很高成就。

毛軍發不僅在學術上有很高造詣,在教書育人、教學管 理方面,也有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他 在中科院、上海交大相繼獲得碩士、博士 學位,後來一直在上海交大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在專任深大之前,已經在上交副校長一職上任職多年

2023年,恰逢深大建校40周年,在毛軍發校長的領導下,深大確立了「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到2025年建成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第二步,到2035年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第三步,到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一流綜合性大學和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標桿大學。

要帶領深大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任重而道遠,但毛軍發並不退縮,畢竟,人生總要有新的目標,才有前進的動力。一直以來,他都堅信,「可以甘於寂寞,但不能甘於平庸;要瞄準目標、堅持不懈。」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回望從業30年的歷程,從一名探索科學的年輕人到學術帶頭人,從一名普通 教師到高校掌門人,毛軍發用自己的成長軌跡,闡釋了自己的信念。這種信念,必將引領他走向更高的高度。

04

李德仁:用一生繪就大地山河

率領團隊攻克衛星遙感全球精度定位及測圖核心技術,推動中國遙感衛星地面處理系統實作從無到有、從有到好的跨越;堅持培養一流的科研人才團隊,為中國的遙感測繪工作註入源源不竭的動力;紮根教學科研第一線,堅持為本科生講好「開學第一課」,為測繪遙感學科群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從教40多年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始終在科研和教育領域辛勤耕耘。今年6月24日,李德仁獲得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他戴上沈甸甸的獎章。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李德仁說:「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成為讓人民滿意的教授,是我一輩子的使命。」在這位八旬老人的身上,教育家精神與科學家精神得到了高度統一。

「經天緯地,開路先鋒」,是測繪遙感事業生動而精準的寫照。 作為人類認知地球和環境的重要技術手段,測繪遙感為各行各業發展提供基礎性、先導性的支撐。

為了推動中國遙感衛星地面處理系統邁向優質高效,李德仁傾註了畢生心血。近年來,李德仁帶領團隊致力於研究「東方慧眼」星座計劃,積極突破「通訊—導航—遙感」一體化天基資訊即時服務系統關鍵技術。

2022年,「東方慧眼」智慧遙感衛星星座計畫論證工作全面展開;2023年4月,「東方慧眼」一期工程正式啟動;2024年2月3日,「東方慧眼」星座首星——高分01星成功發射,遙感衛星與北鬥衛星和中國通訊衛星一體化連通,順利實作業務化執行……在李德仁的帶領下,團隊的步伐堅實而穩健。

除了投身科研,在教育領域,李德仁也思考了很多。在李德仁的帶領下,武漢大學成功構建了全球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教育體系最為完善的測繪遙感學科體系,組建了一支在遙感對地觀測領域享有國際盛譽的高水平創新團隊,武漢大學的遙感 技術學科連續七年穩居世界第一。

李德仁將在各自領域成就斐然的學生們,視為自己教育生涯中最寶貴的成果。在他培養出的逾百位博士生中,有兩人分別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與中國工程院院士。

「作為一名教師,能夠幫助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成長為國家棟梁,是我最高興的事情。」李德仁表示。

05

何鏡堂:大器晚成的建築大師

「記得有位名人說過,當你年老了,退下來時,人們還一樣尊敬你、關懷你、呵護你,你就是一個成功人士。與他們相比,我雖算不上成功,而且還在拼搏,但我認同這個觀點,似乎多少也有點感受。」

何鏡堂,當他走在華工校園中時,不時遇上一些陌生的年輕人,親切地叫聲「何老師好」,還有人向他要簽名。這些,在何鏡堂心中,便是十分幸福的事了。

人們最為熟知的何鏡堂的作品,大抵是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但在何鏡堂的心目中,他最喜歡的作品有兩個,除了中國館,還有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擴建工程。在何鏡堂看來,兩個作品代表著中國的兩段歷史,一個是被淩辱的過去,一個是重新站起來大寫的現在,「好的建築,大家看到的不僅僅是外在形象,還能感受到一種精神。」

1956年,何鏡堂考入華南工學院建築學系。 1961年,何鏡堂因學業成績優異,成為華南工學院建築系的第一批研究生。 1983年,經多方波折,何鏡堂帶著家人回到了母校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開始了全新的工作和學習。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何鏡堂在華工一邊培養學生,一邊進行建築設計。他和團隊先後負責設計了一批工程建築: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工程、五邑大學教學主樓、廣西桂林博物館……在業界嶄露頭角。

何鏡堂堅持號召大家走「自主創新」和「敢於競爭」的道路,並率先和年輕人一起參與設計競賽,不怕在競賽中落榜。「對於投標競賽,我的心態始終很平胡,建築設計沒有100分,誰也不是設計競賽中的常勝將軍;對於華工這支年輕的團隊,只有透過招投標,才能拿到好工程,同時也能讓我的研究生們在大工程中得到歷練,所以我們必須勇敢地參與設計競爭!」

幾十年的建築設計生涯,何鏡堂形成了一套獨有的建築創作理念,即「兩觀三性」:包括建築的整體觀、永續發展觀,建築的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這成為他工作和教學一直堅持的原則。

「我選擇了一條設計與研究、創作與教育相結合的道路,一條辛苦但快樂的路。」對於他的職業生涯,他如此總結。

註:評審委員會將依據評選規範的相關規定與要求,綜合考量參選材料、網路投票以及其他相關因素對入圍名單進行評審,最終確定的榜單結果,將在2024中國品牌節年度人物峰會上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