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科學認識「長新冠」

2024-03-16科學

新冠病毒感染對認知功能帶來的慢性影響備受關註。視覺中國供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雖然新冠疫情不再是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但病毒急性感染帶來的慢性影響仍對部份康復者造成困擾。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對認知功能帶來的慢性影響備受關註。今年2月29日,美國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兩項分別來自英國和挪威的大型佇列研究,進一步證實新冠病毒感染與認知能力下降存在相關性。3月1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與嘉會醫學研究和教育集團聯合打造的數位媒體【NEJM醫學前沿】特邀國家呼吸醫學中心曹彬教授團隊對這兩項研究進行了解讀。日前,曹彬教授團隊成員谷曉穎副研究員和張慧博士接受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針對新冠病毒感染對認知功能帶來的慢性影響進行了闡述,並對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長新冠」表達了看法。

新冠病毒急性感染帶來認知功能下降有了新證據

谷曉穎介紹,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病毒感染後3個月新出現的或較感染前加重的、持續時間不少於兩個月且不能被其他原因所解釋的癥狀定義為「長新冠」。「長新冠」癥狀多樣且可累及全身多個臟器、系統,包括疲勞、運動後不適、呼吸困難、心慌、嗅味覺異常等癥狀,而認知問題(健忘或註意力不集中等,通常被稱為「腦霧」——記者註)也是受到廣泛關註的「長新冠」癥狀之一。

既往研究表明,與新冠感染後完全康復的研究物件相比,存在「長新冠」的研究物件認知反應減緩。重癥新冠康復者在感染後1年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高於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並且在感染後兩年仍存在認知功能損傷。

此次【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來自英國的佇列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未感染或未確認新冠病毒感染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後4周內、12周內癥狀康復的研究物件,有相似的輕微認知功能下降,相當於IQ評分降低約3分;感染後12周癥狀仍未康復的研究物件,認知功能下降更明顯,相當於IQ評分降低約6分;入住重癥監護室的患者較未感染或未確認新冠病毒感染的人群認知功能下降則更加明顯,相當於IQ評分降低約9分(註:該調查結果顯示的認知功能下降,以記憶、推理和執行功能任務等幾個維度為主)。來自挪威的研究則發現,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相較於未感染新冠的對照組人員,在3年內均觀察到日常記憶問卷(Everyday Memory Questionnaire)評分的下降。

谷曉穎解釋,這兩項研究使用了相對客觀的評價工具,用可測量的指標對參與者認知能力進行了量化,得到了相對客觀的結論,為新冠病毒急性感染帶來的認知功能下降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證據支持。但與此同時,對這兩項研究結果的解讀也需慎重,「這兩項研究都是觀察性研究,並不是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不可避免地存在由選擇偏倚、資訊偏倚等帶來的局限性。此外,研究得出的認知功能下降分數的臨床意義還需進一步評估」。

「雖然兩項研究得出的結論都是新冠感染會帶來一定程度認知功能的下降,但英國佇列研究顯示,癥狀持續12周以上但在隨訪時已恢復的研究物件,認知功能下降程度小於癥狀持續12周,且在隨訪時仍未恢復的研究物件,和癥狀在4周內或4-12周內就已恢復的研究物件相似。」谷曉穎補充說。

關於「長新冠」機制的探討

張慧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目前,關於「長新冠」的機制還停留在假說層面,主要包括病毒的持續存在、自身免疫或免疫反應失調、微生物菌群失調、潛伏感染病毒再啟用、腦腸軸和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凝血功能受損、未修復的組織損傷等。

來自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佇列的一項研究(佇列研究是將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於某因素或暴露程度分為不同的亞組,追蹤觀察兩組或多組的結局,如疾病發生的情況,比較各組之間結局發生率的差異,從而判定這些因素與該結局之間有無因果關聯及關聯程度的一種觀察性研究方法——記者註)顯示,與未感染新冠病毒的健康對照組相比,新冠患者感染前後的腦體積下降程度更大。那麽,是否可以由此推斷新冠病毒感染造成認知能力下降的原因與大腦器官受損相關?在缺乏科學證據的情況下,答案不得而知。

「由於科學界對‘長新冠’缺乏統一的定義,尚未對診斷標準達成共識,此時去探討它的機制,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張慧說。

盡管如此,國內外科學家對新冠病毒以及「長新冠」的研究一直在繼續,並且取得了一些進展。「新冠病毒從原始株發展到Omicron,不同的毒株之間‘長新冠’相關的癥狀也有所差異,比如Omicron毒株流行後,體位性心動過速症候群(由於病毒感染造成自主神經功能失調,以致在體位發生改變時,異常的自主神經調節功能導致心率異常加快的癥狀——記者註)相關的癥狀得到更加廣泛的關註。」谷曉穎說。

張慧向記者介紹,過去3年,曹彬教授團隊在針對原始株感染康復者進行的佇列研究中發現,最常見的「長新冠」癥狀包括疲勞或肌無力、脫發、睡眠障礙等,而目前隨著病毒的變異,如心悸(心慌)、胸痛以及體位性心動過速症候群等心血管系統相關的「長新冠」癥狀得到越來越多的關註。

「其他病毒的急性感染,例如流感等也可能會對機體產生慢性的影響。但是哪種病毒具體會對哪個特定人群在怎樣的時間維度產生何種影響,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探討。」谷曉穎說,「而新冠病毒為更加充分認識因病毒急性感染造成的慢性影響提供了契機。」

「長新冠」可以預防嗎

有人會覺得新冠病毒原始株在不斷變異中毒性已經逐漸變小,現在只不過是一種「大號流感」,預防感染還有必要嗎?

谷曉穎認為,雖然新冠病毒在變異中致病力逐步降低,但仍需預防感染,因為多次感染會增加「長新冠」的發生風險。預防「長新冠」就要從源頭上減少感染的次數。從個人來說,要做好物理防護,在某個變異株的流行時期,仍有必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從物理上阻隔病毒的傳播。

此外,疫苗也是預防感染新冠病毒和「長新冠」的重要武器。「疫苗可以提高人體對病毒的抵抗力,降低個體感染風險。多項研究提示,感染前的疫苗接種可以降低‘長新冠’的發生風險。」張慧說,「由於目前使用的疫苗多是針對原始株開發的,所以針對更叠的變異株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保護能力的下降,所以個體還是需要戴口罩,註意防護。」

不要過於擔憂「長新冠」

張慧認為,對於「長新冠」,不需要過於擔憂。她解釋說,「長新冠」存在人群異質性,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得「長新冠」。事實上,根據美國2022年的一項全國調查,2022年大概有6.9%的美國人得過「長新冠」,而癥狀持續存在至調查點時,這個數位下降到3.4%。

雖然比例不高,但將3.4%的比例放到大基數的感染康復者人群中,總人數仍然不少。對於這些癥狀,谷曉穎認為,既不必過於擔心,同時也要嚴密觀察。「我們需要註意,目前關於‘長新冠’的研究絕大多數都是佇列研究,得到的也往往是新冠病毒感染在人群層面帶來的影響,而落到個體水平則存在一定程度的異質性。」

「對待‘長新冠’,首先要正確認識,知道它客觀存在;其次要知道它對自己的影響有多大。」張慧說,「如果只是有一些癥狀,但並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不影響臟器功能,沒有造成困擾的話,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超過個人的耐受範圍,就要及早診治。」

好訊息是,針對「長新冠」的治療,科學界已經有了初步進展。香港中文大學一項針對腸道益生菌治療「長新冠」的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顯示,腸道益生菌能夠降低「長新冠」的一系列癥狀,其中針對註意力不集中這一癥狀獲益最為明顯。國外也開展了很多臨床試驗,但相關研究仍在進行中。「如何針對不同癥狀的‘長新冠’人群設立門診,有針對性地用藥,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張慧說。

「開設‘長新冠’門診也是一個挑戰,因為需要有多學科背景的專家來支撐。」谷曉穎說。而對於「長新冠」的治療層面,需要先取得明確的證據支持,在單個幹預措施獲益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最佳化組合治療方案,讓受到「長新冠」困擾的人群得到更好的治療。

責任編輯:姜蕾,齊征,謝宛霏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