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這個在地球上生存了數億年的活化石,以其獨特的扇形葉片和黃色的果實,成為秋天的象征。然而,我們在欣賞這金黃色的果即時,是否會好奇,為何這種樹會被冠以「銀」之名?從春天到冬天,從綠色到黃色,銀杏樹都沒有顯現過銀色,難道它的名字是個「bug?」
銀杏大道 (圖片來源:veer圖庫)
銀杏,驚人的生命力
銀杏樹屬於銀杏科植物,是落葉喬木的一種。它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3.45億年前的石炭紀,之後由於氣候環境的變化和被子植物的取代,銀杏類植物在世界大部份地區滅絕。現在的銀杏樹是古代銀杏類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種,被譽為「世界第一活化石」和「植物界的大熊貓」。
銀杏樹的生命力十分頑強,據資料記載,中國貴州的李家灣古銀杏樹已經有超過5000年的樹齡,樹高約為50公尺,經過多次雷擊火燒,依然具有鮮活的生命力。銀杏樹的生命力不僅如此,它還可以抗放射線。
古老的銀杏樹 (圖片來源:veer圖庫)
在1945年的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中,核爆區內幾乎所有的生物都受到淪陷性傷害,但是銀杏樹竟然神奇般地存活了下來。第二年,存活的銀杏樹還長出了新芽。在這些存活的銀杏樹中,離核爆中心最近的僅有1000公尺遠,並且均未出現大的畸形。
銀杏樹為何如此頑強?
2020年,揚州大學和北京林業大學的科研團隊選用樹齡為十幾年至一千多年的銀杏古樹的樹幹維管形成層作為主要研究材料,綜合運用細胞學、生理學、多組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多學科鑒定手段,揭示了銀杏樹的長壽機制。
維管形成層一般是指裸子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莖和根中的一種分生組織,該組織細胞的分裂,可以不斷產生新的木質部與韌皮部,從而使莖和根加粗。此外,形成層組織的活性也通常與樹木的年齡有關。
銀杏樹的生長速度、衰老癥狀和抵抗能力隨年齡的變化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研究結果表明,銀杏古樹的「長壽」主要體現在獨特的抗衰老機制和強大的抵抗「外患」能力。銀杏樹的維管形成層細胞具有持續分裂的能力,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細胞衰老引起的植物各項機能的下降,從而「永葆青春」。
此外,銀杏古樹具有持續合成木質素的能力,以此來不斷增加樹幹的密度和強度,同時透過持續表達R基因(植物抗性基因,提高植物抵抗病蟲害的能力)以及積累具有特殊保護功能的代謝物來提高自身的抗性。
銀杏為什麽含有「銀」字?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裏對銀杏是這樣描述的,「原生江南,葉似鴨掌,因名鴨腳。宋初始入貢,改呼銀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銀杏果俗稱白果,形態與杏果很像,銀杏果的外皮有白粉,並且在陽光照射下,會泛出微微的銀色。由此可見,銀杏的「銀」字與其果實有很大的關系。
銀杏葉和銀杏果 (圖片來源:veer圖庫)
銀杏的「銀」字除了與果實顯現出的顏色有關外,還有可能與其在水中的狀態相關。如果你撿起一個銀杏果,並且將它緩緩地浸入水中,便會明白「銀」字的來源。銀杏在浸入水中後,其表面會有一層銀色的包裹,就像被刷了一層銀粉,但是拿出水面後就消失了。
葉片上的「銀色」露珠 (圖片來源:veer圖庫)
這是因為銀杏果浸入水後,在疏水物質(果膠和蠟質)的作用下,表面會形成一層水膜。而銀杏果表面的絨毛或突起結構會保留一部份空氣,當光線從水(折射率大)進入空氣(折射率小)時,極易發生全反射,使銀杏果呈現出獨特的銀色光澤。
賞銀杏葉時,為什麽會聞到臭臭的味道?
銀杏果與銀杏的名字來源有關,但也是臭味的「罪魁禍首」。銀杏果的臭味在果實成熟時尤為明顯,銀杏果外種皮中含有多種有機酸,包括丁酸、己酸等。這些脂肪酸在果實成熟時,會逐漸地被氧化分解,並且產生有臭味的揮發性物質,從而散發出一種脂肪變質或者水果腐爛般的臭味。
逐漸腐爛的銀杏果 (圖片來源:veer圖庫)
我們認為的臭味,可能是銀杏的「自我保護機制」。銀杏樹是雌雄異株的植物,雄株只開花不結果,雌株可以結果實。果實也就是種子,是銀杏繁殖的方式之一,而果實成熟後散發的臭味可以防止動物的食用,從而增強繁殖能力。從這方面來看,如果不喜歡銀杏的臭味,也可以考慮種植雄株。
臭臭的銀杏果竟然還是「寶貝」
銀杏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維生素E和黃酮類化合物的含量較高。維生素E能增強免疫系統,提高身體的抗氧化能力。黃酮類化合物如銀杏雙黃酮、異銀杏黃素等,具有改善血液迴圈、增強記憶力、抗衰老、抗腫瘤、抗病毒等功效。
銀杏果果仁 (圖片來源:veer圖庫)
銀杏果的食用方法也是多種多樣,銀杏果可以用於燉湯、煮粥或作為其他烹飪食材,如銀杏果蛋糕、銀杏果冰淇淋、銀杏果酸奶等。
需要註意的是,銀杏果含有微量的 氫氰酸毒素 ,如果食用不當或一次性攝入太多,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導致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癥狀。此外,銀杏果的外種皮也含有刺激性毒素,這些毒素入侵皮膚,可能會導致皮膚紅腫、瘙癢、起皮疹,從而引起接觸性皮炎,嚴重時可引起感染。因此,「白果」雖好,可不要貪多。
結語
銀杏以其金黃的樹葉和富有營養價值的果實,深受人們的喜愛。銀杏樹的名字不僅體現了其外觀特征,還富有科學的色彩。讓我們以科學的眼光和求知的態度去觀察世界,發現大自然潛在的美好。
參考文獻:
- Wang L, Cui J, Jin B, et al. Multifeature analyses of vascular cambial cells reveal longevity mechanisms in old Ginkgo biloba tree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0.
- Wang X, Liu X J, Xing S Y, et al. AFLP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a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collection of partial ancient ginkgo trees in China[J].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16.
- 楊強,李新華,張振,等.銀杏果精多糖的降血脂作用[J].食品與發酵工業, 2013.
- 陳向明,代現平,董秀麗.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銀杏果中有機酸的含量[J].分析科學學報, 2011.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石暢(物理化學博士)
監制:中國科普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