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成功升級!41歲「老船」變身全球技術領先科考船

2024-04-23科學

今天,中國高校首艘具備極地破冰能力的「中山大學極地」號科考船完成了改造升級,這將大幅提升中國進入極地的科研能力。

「中山大學極地」號科考船完成全面升級

視訊載入中...

總台央視記者 吳天白:在浙江舟山六橫島碼頭,可以看到已經完成全面升級的「中山大學極地」號科考船,甲板上的科考裝置都是本次新安裝的,透過升級,讓這艘有40多年船齡的老船從一艘補給船變成了科考船。

「中山大學極地」號科考船由中山大學投入近億元改造。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海洋和極地科學考察,它配備了先進的探測裝備,不僅具備海水采集分析、磁場探測等功能,還可以深入萬米海域進行科學勘探。升級後,它將成為極地科考平台,是中國極地科考裝備的有力補充。

舟山中遠海運重工修船管理部 「中山大學極地」號總管 方亮:主要是甲板加裝了一些科考裝置,加裝了小型A架,主要是為了跟海水采集器互相配合,進行水下作業。萬米地質絞車的鋼纜要達到1萬米以上,對我們深海潛水艇收放作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包括軟體方面的升級,駕駛台也增加了冰區雷達、C波段雷達、DP(動力定位)系統,保證在極地作業過程中精準地定位,使這艘船真正意義上具有科考的能力。

方亮告訴記者,在滿足科考需求和船舶效能的前提下,「中山大學極地」號的改裝升級要比新造一艘極地科考船成本節約25%左右,工期更是從2~3年縮短至半年內,可以更快投入科研任務中。

「中山大學極地」號駕駛員 洪誌平:工科院校有很多課題,以前苦於沒有這樣的船,我們拿過來升級以後,可以用來做極地科學調查。無論是高校還是一些科研單位,未來應該都會有這樣的船舶升級模式。

裝置更新 讓老船煥新生

一次升級,讓41歲的老船變成了全球技術領先的極地科考船。這樣的船舶裝置更新在船廠多不多見呢?在修造船領域流傳著一句話:「世界修船看中國,中國修船看舟山。」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修船業務都在浙江舟山,來這裏升級的老船排起了長隊。

今年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要支持交通運輸裝置更新,加快高耗能高排放老舊船舶報廢更新,這也讓舟山的修造船碼頭變得越來越忙。

總台央視記者 吳天白:這是目前在船廠升級中的最大一艘船,長度接近400公尺,可以運載21000多個標準貨櫃。這麽大的一艘船在這裏升級什麽呢?其實就是上面這個大大的「煙囪」,也就是脫硫塔,它是現在船舶航運市場中綠色改造的主流產品。

舟山中遠海運重工修船管理部總管 貨櫃船負責人 余紹華:這艘船到目前為止已經營運了5年多的時間了,隨著環境保護標準越來越嚴格,為了達到排放標準,必須得加裝這種脫硫裝置。為了減少有害瓦斯排放,保護弓境和人類的健康。

余紹華說,像這樣一艘可以運載超過2萬多個貨櫃的運輸船,每天租金在5萬美元以上,時間就是金錢。為了讓船舶既能滿足環保標準,又能快速投入營運市場,升級安裝脫硫塔就成了船東的最佳選擇。哪家船廠幹得快,技術好,就能接到更多訂單,裝置更新需求給船廠帶來了新商機。

舟山中遠海運重工修船管理部總管 貨櫃船負責人 余紹華:我們規定合約周期是35天,我們廠一年基本上能夠改造大概50多艘,技術越來越成熟,周期不斷在壓縮。錨地有船等著排隊,排到2025年以後。

長長的海岸線一共停了18艘船。在其中一個碼頭記者看到,來這裏升級的散貨船並排停靠了3艘,船挨著船,工人們一天兩班倒才能滿足升級需求。

舟山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龔偉兵:真忙起來的時候,我們是一條船出去,一條船馬上跟著進來,在我們的外錨地有兩三艘船還等著排隊進廠。

裝置更新 更的是國產化替代

市場需求量大不僅體現在數量上,來進行裝置更新的船型也是多種多樣,不僅有散貨船、貨櫃船、油輪,用於旅行和娛樂的大型郵輪也在不斷進行升級。雖然中國剛建好第一艘大型郵輪,但要說郵輪的裝置更新,這家船廠已經有了10艘的經驗。

正在碼頭進行全船裝置更新的是「藍夢之歌」號大型郵輪,總噸位4.2萬噸,由德國船廠建造,最大載客量為1582人。這次進行裝置更新,不僅要提升船舶的安全性和智慧化,還要升級內裝,讓郵輪更符合當下消費者的審美。

「藍夢之歌」號郵輪船長 袁春雷:主要是對這種航行的裝置進行維護和升級,尤其我們這次升級要加入北鬥導航系統,使裝置還有儀器更加先進,更好地確保船舶的安全性。對一些客房還有餐飲部進行升級,更能夠貼近旅客的需求。有50%的部件都要換新。

袁春雷告訴記者,如今船廠為郵輪升級的能力已經屬於全球領先,不僅能對船體進行改造,使用的零部件90%都已經完成了國產化替代,不僅讓升級成本和時間大幅降低,還能讓全國供應商能透過裝置更新這條渠道走進郵輪產業鏈,實作雙贏。

舟山中遠海運重工修船管理部總管 大型郵輪負責人 楊超:我們現在修理(升級)郵輪,就是國產化替代,品質要求都是一樣的,使用起來價效比更高。

舟山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龔偉兵:國產化替代不僅意味著采用國內生產的裝置和部件,更代表著技術上的自主創新和品質上的提升,減少對進口產品的依賴。郵輪升級業務涉及的裝置更新、技術改造和智慧化升級等方面,為國內供應商企業創造更多的商業機會。

龔偉兵告訴記者,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這個新賽道,大型郵輪的裝置更新,也將撬動中國修造船行業新的百億產值。

船廠也更新 走上升級「風口」

俗話說得好「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記者在調研采訪中還發現,來這裏升級改造船舶的船東不僅來自世界各地,升級的船型也不一樣,這就對修船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總台央視記者 吳天白:在負責船舶升級和維修的機電車間,我發現了和造船廠不同的一點,那就是在這裏進行升級改造的船舶零件每一個都不一樣,它們來自不同船型,有德國制造的、義大利制造的,生產地也不一樣。

舟山中遠海運重工機電工區主任 陳立:因為不同裝置的尺寸是不一的,自動化流水線是針對標準件,比如說我們要滿足裏面70%甚至80%,這樣的尺寸,我做成它的叫半自動化流水線。

陳立是這間廠房的負責人,從船廠成立,他就一直負責這裏的工作。他告訴記者,剛開始船舶裝置更新業務沒有這麽多,這間車間也只是一個小「作坊」,但隨著業務需求越來越旺盛,這裏慢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車間一共經歷了三次升級,第一次從小作坊變成了正規車間;第二次引進了部份裝置來提升工作效率;現在正在進行的第三次升級,就是車間要引入數位化,變成智慧車間。

舟山中遠海運重工機電工區主任 陳立:原先一條船的修理接近一個月,現在15天就能夠維修完,水平技術在世界上也是有立足之地的。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 李彥慶:當前船舶工業面對的是一個新技術大規模植入套用,形成產業顛覆的一個時期,中國的修船業在全球占到60%以上的份額,所以我相信,未來船舶的更新改造會給中國修船業提供一個很好的市場機會。

最新數據顯示,隨著近幾年需求的增加,今年第一季度,中國19家主流修造船廠完成船舶升級維修1423艘,產值總量84.32億元人民幣,多項數據再創新高。(記者 崔霞 李寧 吳天白 劉英傑)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