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中國行政區劃最奇怪的 6 個省份

2024-02-29科學

說起行政區劃,其實中國有幾個省份的區劃布局一直都有些奇怪:要麽是太大,要麽就是太小,要麽是「戰線」拉的太長,要麽是有些「支離破碎」。其實,省級行政區劃也可以適時調整一下,這樣或許對地方的發展和組織協調更有好處。

以下是行政區劃布局最讓人費解的 6 個省(市):

中國當今行政區劃(圖片源自網路)

1、 特別大的新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達到了驚人的166萬平方公裏,比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還要大。這麽大的一個省級行政單位,內部行政管理成本肯定會高,也影響了各地區間的交往效率。

新疆行政區劃(圖片源自網路)

其實,可以考慮以阿克蘇為起點,將和田、喀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等幾個地區結合起來,單獨建立一個機構精簡一些的省級行政區,省會設在阿克蘇或喀什。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行政管理和溝通效率,也更利於邊疆建設。

新疆地形圖(圖片源自網路)

喀什老城風貌

喀什老城風貌

2、 「破碎的」河北省

只要看一下河北省地圖就能很直觀地發現:這個省就像是被掏空了一樣。兩個直轄市的設立使得該省中南部與北部「割裂」。省會石家莊對北邊幾市的放射線能力特別弱。

河北有種「被掏空」的感覺(圖片源自網路)

唐山雖是該省第一經濟強市,但其地理上居於該省東北部。另外,附近直轄市的設立一定程度上也不利於唐山和諸如滄州、廊坊這些地市之間在經濟和交通等方面的整合與聯絡。

唐山

現在的情況就是,唐山雖實力較強卻不是省會,石家莊雖是省會但綜合實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整個河北似乎缺少一個明顯的主心骨。除了河北自身省會變遷次數過多等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也與行政區劃的布局有關。

京津冀重構示意圖(圖片源自網路)

針對此種問題,有網友提出了較為有利的解決辦法:把天津與廊坊、唐山、秦皇島、承德幾市合並組成一個新省,省會設在天津,唐山為副中心城市,這樣既解決了天津面積較小腹地較少發展受限的問題,還進一步啟用了唐山、秦皇島等地的發展潛力。

秦皇島

石家莊

而對於河北剩余地市,省會仍為石家莊。石家莊可一心一意走強省會道路,凝聚冀中南力量共同發展進步。這樣還解決了北部某種程度上與中南部相互「牽扯」的問題,增強了向心力。

石家莊

3、又長又彎的甘肅省

甘肅行政區劃(圖片源自網路)

有人計算得出,甘肅從南到北足足跨越10個緯度,長達 500 多公裏,而從東到西來看,則橫跨了16個經度,裏程達到了驚人的1600 公裏。

敦煌

這種過於狹長的的區劃在古代有穩固邊疆開疆拓土的重大意義,但如今此種考量已是多余。此種區劃布局導致很多城市處於散落狀態,不利於區域間報團聚集,融合發展。同時,省會的放射線能力對大多數地區也特別有限。

嘉峪關

嘉峪關

因此,可以考慮把金昌及以西地區分離出來,單獨設立一個直轄市或省級行政單位,治所為張掖,對打造西部內陸新的經濟文化發展高地極為有意義。

張掖

酒泉

4、很小但有好幾個地級市的寧夏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口只有 700 多萬,卻設有 5 個地級市,行政機構較多,財政開支較大負擔重。

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區劃(圖片源自網路)

其實,寧夏可以把境內除銀川之外的地級市都降為縣級市,即把現有地級市城區降為縣級市,其余縣保持不變,形成像重慶那樣的行政區劃布局情況。

銀川

畢竟,重慶人口規模和區域面積都遠大於寧夏,仍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進行區劃布局,寧夏自然也應該如此。

重慶行政區劃(圖片源自網路)

銀川

5、天津,不再特殊的直轄市

天津雖為直轄市,但其設立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如今,天津雖為直轄市,但經濟發展面臨了一些新的問題,其中有部份原因可歸於行政區劃布局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天津行政區劃圖(圖片源自網路)

天津既不像北京那樣有著首都的天然優勢,又不像上海那樣有著無與倫比的區位優勢,也不像重慶那樣有著較廣闊的腹地和較大人口基數。

天津在中國位置示意圖(圖片源自網路)

天津的行政區劃調整可參考上述第 2 條有關河北的內容。

天津

天津

6、「戰線」過長的內蒙古

內蒙古自治區總面積118萬平方公裏,東西跨度長達 2400 公裏。自治區內地貌地形、氣候差異極大,東西部發展也有一定差距,需要進一步的協調發展。

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區劃(圖片源自網路)

「戰線」太長,力量勢必會有所分散。內蒙古可以東起錫林郭勒盟,以赤峰市為省會組成一個新的省份,這樣原內蒙古東部各地可更加有效地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努力培育新的增長高地,充分利用地理優勢,融合發展壯大。

內蒙古

內蒙古

呼和浩特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涉及到的一些行政區劃方面的調整只是大致上的重新劃分,實際上還需根據各地具體的資源情況、民族分布、國防安全、以及地理地形等因素做具體調整。

中國地形圖(圖片源自網路)

世事如薄煙,一去不復返。行政區劃也從來都不是一直不變的,而是應隨社會經濟狀況的變化和人口的變遷而不斷調整布局。經驗反復證明,合理適時的區劃重構利於疏通地區間經濟脈搏,改變人們的心理預期和評估方式,引導人口、資金良性流動,助力各地區和城市建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