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肉長在這兩個地方,加速大腦衰老,增加癡呆

2024-07-28科學

題圖 | Pixabay

撰文 | 宋文法

神經退行性疾病,包括艾爾茨海默病 (AD) 、帕金森病(PD) 等,目前影響著全球超過6000萬人,是全球第七大死亡原因。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這一數位可能會進一步增加。然而,針對這類疾病的疾病的療法仍然很少。因此,確定可改變的風險因素至關重要。

2024年7月24日,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宋歡 團隊研究人員在 【神經病學】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Association Between Body Composition Patterns,Cardiovascular Disease,and Risk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in the UK Biobank "的研究論文。

研究顯示, 特定的身體成分模式與神經退行性疾病和大腦衰老有關,腹部肥胖和手臂肥胖的人,更容易患上神經退行性疾病和加速大腦衰老 。結果強調了改善身體成分,在降低神經退行性疾病風險方面的潛力。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 UK Biobank 資料庫中超41萬名參與者,平均年齡56歲,女性占55%,參與者基線時沒有神經退行性疾病,且擁有身體成分測量數據和遺傳資訊,分析了身體成分模式與神經退行性疾病風險之間的關聯。

透過主成分分析 (PCA) 確認了7種身體成分模式,包括:脂肪量與瘦肉量之比、肌肉含量、中心性肥胖、肌肉強度、骨密度、腿部脂肪分布為主、手臂脂肪分布為主。

在平均9年的隨訪期間,共記錄了8224例神經退行性疾病,其中6274例和1194例分別歸因於原發性和血管性,包括2427例PD、2933例AD和6076例全因癡呆癥。

結果發現,在7種身體成分模式中,有6種與神經退行性疾病之間存在顯著關聯。

具體來說,與低暴露水平相比, 較高水平的脂肪量與瘦肉量之比(-8%)、肌肉強度(-26%)、骨密度(-6%)、腿部脂肪分布為主(-6%)模式,與降低神經退行性疾病風險相關 。

然而, 較高水平的中心性肥胖(+13%)、手臂脂肪分布為主(+18%)模式,與增加神經退行性疾病風險相關 。

身體成分模式與神經退行性疾病關聯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 中心肥胖和手臂脂肪分布為主模式與腦萎縮和腦小血管病相關生物標誌物呈正相關 ,證實了以上結果。

身體成分模式與大腦衰老生物標誌物之間的關聯

對不同神經退行性疾病易感性個體分析發現,身體成分模式與神經退行性疾病之間的關聯大致相似。

最後,研究人員進行了中介分析, 發現心血管疾病部份(10.7%-35.3%)介導了身體成分模式與神經退行性疾病之間的關聯,尤其是腦血管疾病,占主要介導作用 。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強調了透過改善身體結構,來降低人們患上這些疾病的風險的潛力。例如,針對性幹預措施調節身體成分,減少軀幹和手臂的脂肪,同時促進健康的肌肉發育,可能比一般的體重控制更有效地預防這些疾病。

此外,由於心腦血管疾病與神經退行性疾病密切相關,起到介導作用,結果強調了應及時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以幫助預防或延緩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展。

盡管如此,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無法確定因果關系,並且參與者主要是歐洲血統,因此結果可能不適用於其他人群。

綜上,結果表明,特定的身體成分模式與神經退行性疾病和大腦衰老有關,腹部肥胖和手臂肥胖的人,更容易患上神經退行性疾病和加速大腦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