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位

華為到底做錯了什麽,引來那麽多人攻擊他?

2024-05-10數位

這幾天華為又遭受美方打壓,打壓之下,華為無法獲得英特爾、高通芯片,這對華為手機、華為PC產品的銷量有著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按理說華為再一次遭受打壓,國內使用者應該是對華為予以支持的,最起碼是網路上的言語支持。令人意外的是網路上充斥著很多吐槽華為的言論,有些言論甚至帶有攻擊性,給人一種幸災樂禍的感覺。

作為國產之光、科技標桿、民族企業,華為理應受到眾人的支持。現如今那麽多使用者攻擊華為,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華為究竟做錯了什麽,引來那麽多人攻擊他呢?對此,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可講。

第一,華為產品價格不厚道,有割韭菜嫌疑

很多人對華為不滿的根本原因就是華為產品價格太貴,產品力比較一般。以華為mate60這款手機為例,其價格6000、7000元,但手機效能卻不如2000多元的紅米手機,玩遊戲體驗有些糟糕。這番言論出自於知名主播旭日寶寶,這也是很多愛玩遊戲使用者的心聲。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華為千元機身上,一樣的千元機,華為用的是驍龍680芯片,螢幕材質、充電功率、拍照參數都遠不如友商千元機,但華為卻把這些手機賣到1799元、甚至是2299元。

除了手機之外,華為的輕薄本也賣到14000多元。無論是配置,還是用量友商10000元的輕薄本都要強於華為輕薄本,但華為就是如此豪橫,敢把價格定在14000元,即便這款華為輕薄本也是組裝而來,用的是英特爾芯片。

諸如這類的例子太多太多,總而言之,華為產品是同等配置價格較高,同等價格配置較低的存在,這引起了很多使用者的不滿。

第二,華為的行銷策略讓部份使用者很不滿

我在短視訊平台和自媒體平台看到很多使用者對華為行銷策略不滿的言論,比如「遙遙領先」「最好」等過度行銷術語的不滿。

客觀的講,很多人對獲得行銷並不討厭,畢竟華為的科技實力擺在那裏,廣大使用者願意選擇相信華為。正因為如此,當有人表達對華為行銷不滿的時候,網路上總有幫華為說話的網友。

只不過華為行銷帶來的負面影響卻遠不如此,這讓很多人對華為進行口誅筆伐。比如前段時間的問界M7事件就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這種熱議並不是針對問界M7事件本身,而是針對問界M7和華為之間的關系。

很多網友表示:自己關註問界、購買問界都是因為華為的緣故,畢竟華為召開問界M7釋出會,華為門店、官網售賣問界M7、華為深度參與問界M7的研發、問界商標和華為密不可分……。如果不是有「華為元素」,幾乎沒有人願意花20、30萬買一台東風小康。

現如今問界M7發生事故,有網友認為華為不應該沈默。這些網友並沒有要求華為負責只是認為華為不應該沈默。卻不想這麽理所當然的要求竟然召開華為粉絲的吐槽、攻擊,正因為如此,這些網友對華為非常不滿,才引起網友們攻擊華為。

除了問界M7事件外,華為智選手機也在互聯網上引起了熱議。據悉,一位顧客去華為線下店購買手機,在店員的推薦下該顧客花了5200元買了一台華為智選手機。過一段時間後,該顧客發現這款手機用起來還沒有自己老公3000元的手機流暢。仔細檢查才發現這不是華為手機,而是鼎橋手機。為此,該顧客前往手機店進行理論。

手機店也給出了回復:這是華為智選手機,不是華為手機,顧客購買的時候已經告知了。

看到這裏,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無語呢?本來5200元的華為手機配置就不如友商3000元手機的配置,但有華為logo的品牌加持,使用者也就心甘情願。卻不想使用者花5200元買的手機竟不是華為手機,而是一款名不經傳的鼎橋手機,這讓使用者怎麽能接受呢?

華為智選和華為,這對於華為而言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問題是大部份使用者都不懂手機,被店員一頓推銷,自然就花5000、6000元買了一台他們心目中的「華為手機」了。

華為一方面表示不造車、只服務車企,一方面又召開汽車釋出會、在門店買汽車,這種行銷方式讓顧客分不清這些汽車屬於誰。而廣大使用者對華為智選手機和華為手機也不是很懂,從而花5000、6000元買一台沒有名氣、配置一般的手機。

由此可見,華為的行銷方式讓相當一部份使用者雲裏霧裏,最終花了自己認知外的錢,這有些不厚道。

寫在最後

除了上述兩點外,有的網友還認為華為的自研技術被誇大宣傳。比如華為5G全球領先,但國外一打壓,華為手機就不支持5G網路了。比如華為麒麟芯片效能一流但美方打壓後,華為麒麟芯片就無法代工,出貨量腰斬。比如鴻蒙OS系統現在還需要相容安卓app才能正常營運,星河版能否改變這個局面,還需時間驗證。

總的來說,有網友對華為進行攻擊並不是刻意抹黑。畢竟華為在價效比、行銷、自研技術等方面沒有做到盡善盡美,這才是很多網友攻擊華為的根本原因。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個世界沒有一家公司是一直贊美的。很多時候,偉大的公司都是在質疑、批評、責罵中成長,而華為就是這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