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遊戲

【碧藍航線】清涼節,差點把我熱壞了

2024-09-01遊戲

今年是【碧藍航線】的第七周年。我原以為,一款遊戲營運到這年紀,怎麽也該到了安靜養老的時候。可他們今年整活兒的頻率,反而越來越頻繁了:

距離這款遊戲在周年慶活動沖上暢銷榜Top8的事跡還沒過太久,最近這三個周末,他們又在深圳、長沙、上海開展了名為「清涼節」的線下活動。

【碧藍航線】、清涼、線下……這幾個詞兒加起來,已經足夠吸引葡萄君的註意。有這麽大的事兒你早說呀!這怎麽能少得了我呢?

於是我先是參加了深圳場的活動,之後又嫌不過癮,於是揣著相機趕往上海,又參加了一次清涼節。而在兩場都參加完之後,我不得不說:這哪是什麽清涼節,簡直是火熱得有點過頭了。

01 清涼節裏都有什麽?

【碧藍航線】這三場清涼節的舉辦地點,各有特色。

例如在深圳站,他們就專門舉行了一場沙灘派對。當天天氣正好,玩家一起躺在沙灘上,玩玩遊戲聊聊天,還有各種小遊戲,充滿了度假般的氛圍,幾乎就差擺上燒烤了。

圖片來自官方動態

而在長沙站,【碧藍航線】則選擇在潮宗街歷史文化街區中舉行。街區辦活動,這確實挺新鮮:能讓玩家一邊逛街一邊玩活動的,可確實是不多。

圖片來自官方動態

到了上海站,遊戲官方終於選擇在室內場館(西岸穹頂藝術中心)舉行。但即便如此,它也與一般的漫展不太一樣:這是個面積不大,但光線明亮的圓形場館。你站在場內任何地方,幾乎都能將活動全貌一覽無余。玩家從一個展台走到另一個展台,不過幾步距離。因此在我看來,這裏更給我一種在辦「派對」的感覺。

話都說到這了,你也能看出【碧藍航線】在活動風格上的一致性:沙灘度假、逛街、圓形場館,與其說是產品辦的商業活動,不如說是派對的感覺更為強烈。

何況在清涼節裏,玩家是真的要啥有啥:以上海場為例,娛樂方面,你可以在這裏投飛鏢、練滑板、玩測反應的拍燈遊戲,還有能測力量的掄大錘機器……各種小遊戲,簡直和專業的室內樂園差不多。

玩家每玩過一個小遊戲,還可以從工作人員那裏獲得蓋章認證,集齊足夠的印章,就可以換各種小禮品,最高有可能獲得一輛露營小車。

而在主舞台上,玩家可以欣賞專業DJ打碟、聽嘉賓演唱遊戲歌曲、和其他玩家比賽玩遊戲,甚至用官方那個有40萬紅尖尖的帳號體驗暢爽抽卡——這也是最受全場矚目的活動,圓形場館內所有人都能看到主舞台的情況,因此每當有人抽到稀有角色,全場各個角落都會響起羨慕的驚呼聲。

至於場地正中央的攝影區,那當然早就被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coser們所扮演的角色形象,有不少都在還原【碧藍航線】角色的夏日主題皮膚,與這個海洋風味的布景相當搭配,確實讓人很有拍攝集郵的欲望——即使我抱著「把所有小遊戲全玩遍」的心態,只在活動間隙拍些coser,逛完展,我的相機裏竟然也累積了九百多張人像。

而且在這場活動中,你並不是只能「特種兵」式地參與。【碧藍航線】還會給參與了足夠活動的玩家提供免費冰淇淋,因此在活動中段,你經常能看到很多玩家聚在一起,邊吃邊聊的情景。

坦白說,到活動後期,我甚至有些傷感:如今很多遊戲的線下活動,可能在場面規模、內容投入上,會比【碧藍航線】的清涼節活動大得多。那種固然也很吸引我,但是這種沒有太多演出和誇張場面,只是大家聚在一起邊逛邊聊的「同好會」氛圍,卻讓我有了一種久違的感動。

02 不變的「歡迎回港」,每次都有新活

不過,這次活動最令我驚奇的在於,【碧藍航線】居然敢在第七年才辦第一屆清涼節,一上來就辦三場,每一場居然還都很熱鬧。

為什麽大家對於這樣一款七年的遊戲依然抱有熱情?我覺得,這可能和蠻啾的氣質有關:作為一家老牌二次元遊戲公司,他們可能是少數還保留著那種原始情懷的團隊。

從公認正確的發展路徑來看,似乎走向工業化、走向方法論,才是一家公司應該追求的方向。一直以來,我也很認同這樣的觀點。

但在深圳的會場上,當我看到一些玩家玩累之後,坐在沙灘邊陰涼的石台或懶人沙發上,一會兒低頭刷刷關卡,一會兒擡頭看看沙灘上的人群,不時還和朋友交流的悠閑情景,內心也產生了一絲動搖:我們有多久,沒有討論過產品要如何走心了?

對於方法論和工業化,很容易產生一種誤讀,就是將其降格成流程論。認為方法論積累就是每年都遵循曾經的成功方案,做差不多的活動和福利。這就有些舍本逐末了——我們都知道,只有為玩家營造出遊戲會「一直前進」的預期,才會讓玩家持續對遊戲產生期待。

在清涼節上海站的門口,當我看到【碧藍航線】幾乎每次線下活動都有的那句「指揮官,歡迎回港」,突然意識到,他們這些看起來不講方法論、毫無套路的整活,反倒是給了玩家一個預期:蠻啾每次整的活不一定是完美的,但遊戲官方從未擺爛,而是在一直嘗試向前進。

這種預期留住了使用者,也就反過來實作了結果。

03 【碧藍航線】,為什麽一直都在?

但是話說回來,【碧藍航線】也並不是一通亂整活。我認為,他們能給玩家營造「一直前進」的預期,至少是在兩個方面上下了功夫:

首先是遊戲內,計畫組不斷對功能、玩法做出更新。【碧藍航線】每年周年慶,不僅會宣布新的內容,也會對遊戲很多玩法等方面做出調整。如今經過不斷最佳化的【碧藍航線】,你恐怕很難相信它還是最初的那款遊戲。

其次是在遊戲外,遊戲也一直在嘗試融入玩家生活,塑造陪伴感。恐怕對於不少產品來說,一旦收入下滑,各種周邊、活動,往往是第一個被砍預算的。但實際上,它同樣也是給玩家提供預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

業內不少對於南韓玩家的研究中,都會提到一個詞,叫做「大勢感」。在一些研究者看來,一款遊戲想要在南韓走紅,首先要營造它正被整個社會所討論的氛圍。

我覺得,雖然國內玩家未必會被這種大勢所吸引,但如果你的產品「大勢已去」,那玩家很容易就能感知到:比如線下活動和周邊越來越少,看不到遊戲有任何廣告,各大展會也沒有產品的影子……即使是再有熱情的玩家,看到這樣的現狀,恐怕都會「心有悲涼之感」。

最近一年,我跑了不少展會,【碧藍航線】總是出現在那裏。廣州螢火蟲也在,上海BW也在。你可能聽說過他們在徐家匯地鐵站貼了很幽默的廣告,你可能聽說過今年BW大雨差一點又淹了那個「指揮官,歡迎回港」的招牌……【碧藍航線】一直都在。它在告訴玩家,我們這裏依舊熱鬧,未來還會有源源不斷、意想不到的新鮮內容。

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可能忽略了一件事:遊戲作為一種精神娛樂產品,它們對於使用者情緒的滿足應該是全方位的。產品除了要在遊戲裏講好故事,或許連遊戲的發展本身,也應該是一個令人獲得精神滿足的好故事。

在很多大團圓故事的結尾,都會講「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它不只是對故事人物的一個交代,更是講和聽故事的人對自己的希冀。對於玩家來說,過上幸福生活的或許不應該僅僅是遊戲裏的人物,也最好是遊戲和玩遊戲的人。對於遊戲人來說,這或許也同樣是最浪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