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以「遊戲」為主題的博物館是什麽模樣?自從上個月中國音數協遊戲博物館官宣以來,博物館如何布置展陳,又有哪些重磅藏品,就牽動著不少遊戲玩家的心。作為國內首家專業電子遊戲博物館,7月25日,遊戲博物館開館儀式在滬舉行,並將於7月26日至29日進行短期試營運。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一探究竟。
世界上最早的家用遊戲機什麽模樣
沿著室外台階拾級而上,記者來到了位於徐匯區桂箐路65號新研大廈B座3層的中國音數協遊戲博物館。博物館工作人員樓瀟添告訴記者,試營運期間需要預約參觀,截至目前,每日300張門票已全部被預約,「不久後會公布正式面向公眾開放的時間,博物館采取售票制,票價尚未最終確定,但會和看一場電影或是逛其他同型別博物館等文娛消費行為的價格接近。」
展廳現場
遊戲博物館常設展共分為4個展區,主題分別是「電子遊戲的起源」「主機遊戲的興起」「電腦遊戲的繁榮」和「中國遊戲的發展」,共收錄各式遊戲機、個人電腦、遊戲軟體、遊戲書刊等遊戲相關藏品5000余件。博物館由中國音像與數位出版協會指導,遊研社承辦,其籌備耗時一年多,從這些核心藏品中,能窺見全球遊戲產業的發展歷史。
一走進博物館,首先能看到一台米羅華奧德賽,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家用遊戲機。除了完整實機之外,館內還有一個拆解的版本,參觀者可以一窺其內部構造。上世紀70年代,奧德賽誕生,街機遊戲【乓】獲得標誌性的巨大成功,標誌著電子遊戲進入全新時代,之後形形色色的遊戲機和掌機陸續問世。到80年代初,家用電腦逐漸普及,街機遊戲進入黃金時代。街機通常體型較為龐大,遊戲博物館展出了數十台等比例縮小的街機模型,是團隊從各個渠道收藏而來的。工作人員周磊透露,這些街機模型都能使用,未來或許會給參觀者提供試玩機會。
第一款家用遊戲機米羅華奧德賽,除了完整實機之外館內還有一個拆解的版本 主辦方提供
時間來到20世紀80年代,電子遊戲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開啟了主機大戰的時代。任天堂、世嘉、索尼、微軟等諸多廠商,都在這個時期寫下了自己的篇章。
風靡全球的紅白機
在任天堂展區,既有紙牌、玩具等早期產品,也有風靡全球的「紅白機」,以及近幾年一度掀起運動熱潮的Switch「健身環」。還有一些讓記者也頗感意外的藏品,比如展台上的一台縫紉機連上了一款藍色外殼的掌機,周磊說,掌機插上遊戲卡帶後,透過程式運作,縫紉機就可以繪出相應的圖案。展區內還能看到一款接近時下「VR」概念的代表性藏品,即任天堂1995年推出的便捷遊戲主機Virtual Boy。這是第一款能夠顯示立體3D圖形的遊戲機,但由於其高昂的價格、不成熟的立體技術等缺陷,使之成為任天堂史上銷量最低的主機。
連著遊戲機的縫紉機
文曲星、俄羅斯方塊,哪個是你的童年回憶
來到「中國遊戲的發展」展區,熟悉感撲面而來。展台上,幾台黑白掌上遊戲機勾起了記者的童年記憶。這些掌機上所載遊戲一般稱之為「磚塊遊戲」,最經典的莫過於【俄羅斯方塊】,透過按鍵操作,螢幕上黑白像素的方塊格子左右移動、下落、消除。誰的童年沒玩過【俄羅斯方塊】呢?
展台上的掌機、文曲星電子詞典,張熠攝
即便是不那麽資深的遊戲使用者,或許也能在遊戲博物館找到一些熟悉的回憶。比如,緊挨著黑白掌機的便是「90後」都熟悉的文曲星電子詞典。「我們在展品的收藏上是比較廣泛的,比如文曲星、小霸王學習機,本身是電子詞典,但也囊括了一些遊戲功能,是許多人學生時代主要的遊戲機。」樓瀟添說,「包括中華學習機,同時能起到編程教育的作用,是中國電腦普及的主要功臣之一。這些都是透過遊戲去引發學生興趣,起到教育功能。」
文曲星電子詞典
展區內還有一些難得一見的藏品。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不僅在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地區有很多電子廠生產主要面向海外市場的電子遊戲機,北京、上海、陜西、廣西等地也有電子廠生產家用電子遊戲機,而這段歷史在過去很少被記錄。在現場,記者發現了一台上海春雷電子儀器廠生產的「電視遊戲機」,其上貼著「阿童木」的動畫形象,還有「練習A」「板球B」「網球C」「足球D」等字樣,其右手手柄上的旋鈕已經損壞。在這旁邊由西安市新築五金電器廠生產的「電腦電視遊戲機」,也是同一時期的產物。「這一類遊戲機通常只能玩球類遊戲,操縱旋鈕移動板子,球能在兩塊板子中間相互碰撞,就是這樣的簡單玩法。」樓瀟添介紹。
展廳現場
工作人員介紹,透過現場陳列的展品,觀眾可以看到以單機遊戲、客戶端網路遊戲、手機遊戲為市場主流的幾個不同歷史時期,國內遊戲市場從以代理引入為主到以自研為主的變化,「看到一代代國產遊戲開發者奮鬥的身影,以及很多給我們留下美好回憶的遊戲作品」。
同天,遊戲博物館面向社會開展遊戲藏品征集「尋寶計劃」,征集範圍包括遊戲機、遊戲軟體、遊戲圖書、雜誌、遊戲人或玩家故事、上世紀80至00年代玩遊戲的照片等。中國音像與數位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說,中國遊戲產業發展已超過30年,遊戲博物館的建立是行業成熟度的重要標誌,「5000余件藏品都在默默講述著遊戲行業發展的點點滴滴,博物館將透過展覽和互動體驗,向社會公眾展示遊戲產業的發展歷史和文化價值。」
欄目主編:施晨露 圖片來源:除標註外,均沈陽攝
來源:作者:張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