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燒光1億,關店欠薪,又一高端健身房倒閉,網友:中產不買單了?

2024-05-07財經
  • 先發|首席商業智慧
  • 作者|首席商業智慧
  • 引言:一波波的「閉店潮」,健身房占據「半壁江山」。

    五一假期歸來,養了一身膘的白領們,本打算去健身房出出汗,結果沒想到汗沒出成,反而維起了權。

    在4月30日晚,定位精品高端健身房的SPACE釋出告知書,稱 「史貝斯將於2024年4月30日後無法再繼續營運SPACE的場館」。

    這一次SPACE的閉店,和很多健身房跑路的路數一樣,不管是會員還是教練,都是猝不及防的,堪稱 「斷崖式閉店」

    被「斷崖式分手」的還有租賃場所,根據國貿商場的通知函得知, 「史貝斯公司單方停止經營店鋪、解除租賃合約的行為屬於嚴重違約的行為,給我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訊息從傳出到發酵,SPACE官方只釋出了兩張告知書,給數萬會員留下的只有一句「感謝多年來的喜愛與支持」,可謂是非常不體面了。

    SPACE作為中產最愛的高端健身房, 會員黏性高、上課氛圍好、滿課率也高 ,疫情時期三年都撐過來了,再加上賈玲的電影讓大家的健身熱情高漲, 怎麽就突然之間現金流斷裂了?

    中產最愛的健身品牌,創始人跑了?

    頗為諷刺的是,在Space倒閉後,多家高端健身房紛紛向Space會員丟擲橄欖枝,表示只要出示Space的會籍,就能享受入會折扣。

    但這些高端健身房會不會又撈一波錢就跑,重蹈Space的覆轍呢?那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網友透過SpaceCycle官方公眾號查詢發現,Space依然可以正常充值。

    只能說,慘還是消費者慘,到最後甚至還要被資本家當「韭菜」割。

    而在另外一邊, 幫健身房「安全閉店」更是成為了一門生意。

    不得不說,從「充卡」到「跑路」,一整套產業鏈, 把消費者們「坑」得不要不要的。

    Space的創始人馬修·伊利遜(Matthew Allison)是前索尼音樂台灣及內地創始人及前百代唱片亞太地區總裁,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華頓商學院獲得MBA學位,還取得了註冊瑜伽師證書。

    按理說,如此華麗背景的創始人,也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了,不至於什麽也不交代就直接消失的,結果不僅門店人去樓空,而且完全聯系不上,只留下苦苦維權的會員和教練們。

    那就只有一個理由,便是 債台高築到實在無法解決,最後只能選擇撒手跑路了。

    「其實在新天地突然關店的時候,我心裏就咯噔了一下,感覺有種經營不善的先兆了,到現在沒想到,一夜之間門店全關了。」

    2016年,SPACE在北京三裏屯太古裏北區開出了內地第一家門店。開店當天還邀請了包括泰勒·斯威夫特和潔西卡·艾爾芭的私人教練以及鄭凱等眾多明星來助陣。

    可以說,SPACE落地內地就是內建耀眼光環, 公司早期甚至還獲得了多位演藝人士的私人投資支持,其中就包括吳彥祖。

    隨後的一年多時間裏,Space陸續在北京、上海以及台北擴充套件至6家門店。 每一次新店開業,都有不少明星為其月台。

    2018年,Space宣布完成了 1億元的B輪融資,由阿裏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領投 ,一時間風頭無兩。

    獲得融資的Space,更是一路高歌猛進。

    2019年,Space在全國範圍開店11家,2020年也在杭州湖濱銀泰開了一家門店,同時在2021年還並購了一家叫Myshape的家庭健身公司,這是一家做AI+運動解決方案的,Space是打算在疫情期間做線上線下閉環的健身娛樂公司。

    2022年,Space開始主推線上課程和硬體研發, 但隨著疫情的結束,Space的線上課程就不再受到會員追捧了,硬體的開發也隨之難產。

    可以說,這一類的業務投資,並沒有給Space帶來更多有效的投資報酬,投入的資金打水漂。

    在疫情期間,企業現金流本身就緊張,這麽一搞,更得不償失了。

    其實,從以「一兆韋德」為首,這類預付制健身房從建立開始, 無論打上了多少「高端」的包裝,最終都會面臨現金流跟不上的問題。

    因為,不同於其他行業可以一波又一波地割「韭菜」, 健身房的「韭菜」們被割後,要等「再次成熟」的時間,是以年計算的。

    畢竟,維護場所、給教練發薪資,是每個月的固定支出,就拿太古匯的Space門店來說,租金一個月75萬加上物業水電90萬,還有營運行銷和人工費用,這裏至少120萬跑不了。

    這就意味著太古匯的Space門店每個月至少要有120萬的營業額,只要少一點就是虧本,剛好夠也就是僅僅維持門店營運,相當於沒賺錢。

    畢竟, Space的硬體投入真的是很舍得,遠超行業標準。

    不僅門店都集中在一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場地還有地暖、大面積的落地窗。而且健身配套裝備很齊全,包括更衣室、毛巾、洗浴設施、鎖鞋等。

    不僅齊全,而且幹凈,單就衛生間沒有一處汙垢、沒有一點汗臭,可以說就已經碾壓了一眾健身房。

    此外, 用人成本也是Space很大的一項支出 ,這裏的教練和品牌定位一樣,都是比較高端的。

    比如在單一垂直領域,Space就擁有業界頂流的師資,cycle的Roy / Momo、跳舞的Elysia等等。

    所有的全職教練都簽的是獨家,不僅有基礎薪資還有社保,而且新老師的培訓業務也從未中斷。據悉, Space給老師的待遇和福利在行業內都是較高水準

    Space擅長用社交來留住中產們

    所以,綜上來看,如果上一波會員的預存款花光了,那麽就只能用「新客戶」養「老客戶」了,割了新客戶的「韭」菜後,到手的資金扣去店面房租、營運費用、人員薪資等花費,最後利潤所剩無幾。

    這種套路相當於 拆東墻補西墻 ,沒有新客戶預存的話,就 填補不上這個窟窿,最後難以維持,只能跑路收場了。

    創始人

    雖然Space試圖挽救,在倒閉前的一個月裏,Space正在大力地推年卡,優惠力度十分誘人,畢竟年卡一直不是Space的主打,如此「放下身段」, 可見是實在走投無路試圖再收割一波了。

    但如今看來,消費者似乎不是很買賬,僅僅過了一個月,老板就宣布跑路了。

    預存之殤,何時休?

    其實,這種透過預存付費計畫的行業不在少數,只不過需要企業有優秀的運作方式,能夠把這筆錢透過各種方式運作,從而保證有一個穩定的收益。

    但是,在這種模式下,消費者卻得不到保障, 「退費難」「卷錢跑路」等違法違規的行為屢屢上演,不僅維權難,而且也在逐漸消耗大家的信任。

    像是前段時間暴雷的「金寶貝」,在明知道要跑路的情況下,金寶貝的銷售員還向顧客繼續銷售大額課包,更離譜的是負責後續安置工作的人員表示 如果要退費的話,需要分30年才能付清。

    這簡直就是耍流氓,消費者收到退款費用,要經歷從青絲到白發,這不搞笑的嗎?金寶貝好歹也是一個響當當的大品牌了,如此口出妄言,可想而知預存款模式有多麽不靠譜。

    維權的家長

    營運門店是需要方法的,而不是盲目地用行銷活動去快速回籠資金, 企業想要屹立不倒,需要建立成本領先優勢。

    要知道,現在健身年卡的單價只有20年前的一半,但是房租和人工卻翻了數倍,所以如果沒有成本領先優勢,很難跑贏。

    一般來說, 「小而美」的經營法則 ,再怎麽也不至於會虧錢,因為規模小,成本好掌控。

    但是Space在全國的門店也就不超過10家,最後也走到了跑路這一步,可見其在成本控制上支出太大, 企業要做到的是盡一切力量盈利,而不是不計一切成本擴張。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Space沒有及時止損、關掉業績不佳的門店,還繼續抱著靠資本維持的幻想。

    作為一家口碑極好、會員黏性高,而且師資力量強大的高端健身房代表,Space也轟然倒下,這無疑對健身市場來說,是一次信任和信心的雙重打擊。

    Space不是第一個倒下的健身房了,對於現階段的市場來說, 健身房最大的目標就是活著, 就連中產都消費降級了,所以 企業更得要「勒緊褲腰帶」 ,做到成本領先優勢。

    不過,Space的倒閉,消費者更多是惋惜和、可惜和不舍,可能對於追求情感體驗的中產來說, Space倒下了,他們真不知道還能去哪裏了。

    最後,小編提醒大家,遇到要預付充值的門店,一定不要充值! 尤其是美發、健身房、培訓機構、寵物店等機構是重災區,一定要註意了。

    您或者您的親友有過健身房維權的經歷嗎?對此,您怎麽看健身房跑路事件?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發表您的意見或者看法,謝謝。

    國內營運最早的財經自媒體,百萬商界精英的必備讀本,聚焦每日熱點事件、財經人物、創投故事、財富商機等內容!每日為您提供更真實、更專業的商業報道,歡迎關註@首席商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