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2024找尋全球貿易增長新亮點

2024-02-08財經

原標題:2024找尋全球貿易增長新亮點

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全球貿易2023年整體表現乏力。低迷弱勢的外部需求對中國外貿出口產生了消極的影響,不過,中國外貿依然頂住壓力,以41.76萬億元的貿易總額穩住了「七連冠」的頭銜,連續7年保持全球第一,為穩定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作出了貢獻。

新的一年,面臨復雜多變的局勢,全球貿易如何重返穩定發展的軌域,能否出現新的貿易增長亮點?為此,國際商報特邀專家分析未來全球貿易走勢,從中找尋中國外貿高品質發展之路。

專家圓桌

周 密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倪月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李宏兵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排名不分先後)

1.產業的國際化轉移是歷史規律,伴隨著全球經濟技術的發展,產業的國際轉移一直在發生。隨著產業升級和產業外遷,部份國家的出口結構會發生變化,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中國如何避免這些變化對整體出口份額的影響?

周 密:中國的一部份產業會相應地轉移到其他國家,這些對於各國發揮各自優勢,形成互補配合,甚至是增加福利都是有好處的。但是要盡量避免這種變化變成無序的行為,有意尋租的行為,破壞資源有效配置、甚至汙染環境,導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被損害的行為。在這種變化過程中,我們應該加強兩方面工作,一是繼續促進貿易投資的便利化,使得企業在開展全球資源配置的過程中,成本能進一步降低。伴隨著成本的降低,企業決策的效率會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強政府與政府、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相互配合。透過機制的建設,使得產業的轉移,包括跨境產業鏈的形成、完善和最佳化,更加有序和良性發展,從而促進經濟的增長。同時要在促進產業跨境配置過程中,盡量減少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內卷,使產業發展有利於市場和消費者,有利於技術創新。

倪月菊:隨著產業升級和外遷,部份國家的出口結構可能會發生以下變化。一是產品結構變化。一方面,一些欠已開發國家或中低收入開發中國家將大量承接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逐漸成為低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基地,使中國傳統優勢產品的出口競爭力進一步下降;另一方面,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一些國家可能會從出口低附加值產品轉向出口高附加值產品,如電子產品、機械裝備等,同中國出口產品形成同質化競爭。二是市場結構變化。部份國家可能會將出口市場從傳統市場轉向新興市場,以尋求更廣闊的銷售渠道和更多的機會。三是貿易方式變化。一些國家可能會從傳統的貿易方式轉向更現代化的貿易方式,如跨境電商、直接投資等。

應對這些變化對中國整體出口份額的影響,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應加大科技創新和研發投入,發展高技術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鼓勵產業數位化轉型,促進產業向高附加值升級,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同時,可以發展多元化的出口產品,避免對單一產品的過度依賴。二是強化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加強與這些國家的貿易往來和合作,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共同打造區域內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並擴大出口市場範圍。三是持續推動貿易方式創新,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四是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性開放,推進自貿試驗區高品質發展。同時,在多邊貿易體制下,推動國際貿易規則的創新和完善。

李宏兵:變化主要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貨物貿易放緩,服務貿易繼續增長。從數量上看,2022年世界貨物貿易增長了2.7%。服務貿易表現好於貨物貿易,2022年增長15%。二是歐美等發達經濟體需求疲軟,全球出口增速放緩。從各國表現看,已開發國家需求疲軟,並對全球貿易造成了較大影響。新興市場國家貿易增速較高,成為推動全球貿易增長的重要引擎。歐美等發達經濟體需求疲軟嚴重影響了部份國家的外貿表現。三是以美國為首的已開發國家鼓吹「供應鏈回流」,大力推行制造業回流、友岸和近岸外包。美國推行「近岸外包」「友岸外包」政策,將印度和東南亞作為美國的外包地,與加拿大和墨西哥形成北美一體化聯盟。

中國如何應對這種趨勢?第一,加強外貿企業的服務保障。第二,要引導產能最佳化布局。第三,堅定推進制度型、高水平開放。

2.當前美國庫存增速處於歷史低位,2024年一季度有望進入主動補庫存。美國進入補庫存階段,對中國出口的拉動影響有多大?

周 密:美國補庫存對中國出口的影響,一方面是美國在經濟發展動能增強的情況下增加了國內的消費,這些消費有些是從中國進口,也有些是從其他國家進口,美國國內消費增加並不一定會對中國出口產生強勁的拉動作用,因為美國現在貿易供應來源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中國在美國進口市場中的份額。另一方面也來自於美國自身產業結構調整,美國制造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進口更多的原料和中間品,也改變了原來進口最終產品為主的一個狀態。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中間產品生產國之一,中國制造業可以幫助美國這些產業和企業發展。此外,中國在包括新能源、低碳技術在內一些綠色產品上具備全球重要有利競爭,這些產品對美國補庫存和調整能源結構方面將提供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倪月菊:美國補庫對中國出口的拉動作用受中國出口份額占比及美國需求強度的影響。從歷史經驗看,中國份額占比更高的產品,增速更快;美國補庫存強度更大時,中國各類產品對美出口增速均值更高。盡管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中國出口產品占美國進口的份額呈下降趨勢,但仍是美國前三大進口國。中國對美國出口份額下降最大的領域集中在高關稅產品,中國傳統優勢產品受影響較小,占比仍較高,如輕工、服裝、小商品、機械裝置、家電家具等。預計美國本輪補庫存對中國出口的拉動或集中在家電、家具等地產鏈;金屬、機械等建築施工鏈;服裝紡織等消費鏈。

李宏兵:當美國進入補庫存階段時,從供給端看,中國份額更高的產品,增速彈性往往更大;從需求端看,美國補庫存更強時,各類產品對美出口增速均值更高。美國過往兩輪補庫存周期裏,2020—2022年為強補庫周期,中國HS分類產品對美出口中樞增速為5.7%,2016—2018年為弱補庫存周期,中樞僅為1.3%。弱補庫存周期下,中國各類產品出口增速差異較小,需具體分析需求端的影響。

中國對美出口份額回落,但優勢產品占比依然較高。截至2023年11月,中國占美國進口產品比重由2018年的22%降至14%,回到2006年的水平。盡管如此,中國依然是美國前三大進口國,僅低於墨西哥及加拿大兩國。中美貿易摩擦是份額下降主因,但並不能解釋全部,中國出口至美國非加征關稅產品仍創新高。2018年後,美國分四批對中國額外加征關稅,中國對美出口中份額下降最大的產品集中在高關稅產品,出口至美國的非加征關稅產品創新高,受影響較低。另一方面,中國出口占美國份額也與美國進口需求正相關,美國進口需求回升時,中國出口也能獲得一定修復。中國出口占美國份額較高的優勢產品集中在輕工、服裝、小商品、機械裝置、家電家具等。

3.目前共建「一帶一路」新興國家和地區,如東協、俄羅斯、拉美、非洲和中東,相互之間的貿易往來頻繁,中國未來將如何擴大對這些市場的出口份額?

周 密:對於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來說,中國不一定要完全增加市場份額。增加市場份額主要從兩個角度看,一是這些區域未來在中國進出口貿易中的份額仍會持續增加,這是因為中國與這些國家貿易相互依賴關系進一步加強,雙方的供應鏈也會變得更通暢,更有優勢發揮各自的長處,這對雙邊貿易依賴性的增加有好處,而且會使這些國家與中國的貿易在中國外貿的占比逐步擴大。另一方面,中國與這些國家貿易往來不是為了去增加在這些國家的市場份額,而是考慮到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受貿易結構單一的影響,有適度發展多元化的需求,中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並不是為了追求在進出口中比重的無限擴大,而是為了進一步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產業鏈的相互配合。同時也能提升這些國家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上的位置。伴隨在產業價值鏈上的提升,這些國家的貿易能力和附加值都會有所上升,這是中國與這些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發展貿易的新特點。

倪月菊:一是進一步加強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這將有助於增加對這些國家的出口機會,並提高中國的國際形象;二是持續推進投資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的落地實施,透過不斷減少關稅、降低貿易壁壘、提升通關效率等,推進雙邊貿易增長;三是促進出口產品的持續轉型升級,以提高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和聲譽,拓展海外市場;四是不斷創新出口產品和技術,開發出更加適合當地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和技術,從而擴大出口市場份額;五是不斷創新貿易方式,利用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平台擴大銷售渠道,提高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程度,將中國的產品和服務推向全球市場。

李宏兵:2013年至今,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超過126萬億美元。2023年,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規模達到19.47萬億元,同比增長2.8%,占中國外貿總值的46.6%,規模和占比均為倡議提出以來的最高水平。從具體國家和地區來看,2023年中國與東協的貿易在「一帶一路」貿易中的占比為44.75%,東協依然是「一帶一路」貿易的重要區域。中國與中亞、獨立國協國家貿易快速增長,與俄羅斯的雙邊貿易增幅達26.3%,俄羅斯也超過越南,成為中國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的最大貿易夥伴。

為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市場份額,一是要在成果豐碩的基礎上,建設更高水平開放的經濟體制,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二是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以數位絲綢之路為代表的互聯互通數位化水平;三是構建相互依存的國際產業鏈,提升中國企業產品創新能力,助推國內國際雙迴圈新發展格局的形成;四是提升供應鏈合作新水平,進一步提升中歐班列運輸效率,加快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與共建國家共商更多投資合作、服務貿易等方面的工作機制,保障「一帶一路」供應鏈的穩定暢通;五是加強國際經濟合作與交流,積極參與國際多邊機制的合作與交流,深化綠色、數位等領域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和問題。

4.數位貿易能否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如何開發數位貿易發展潛力?

周 密:全球範圍內的數位貿易發展已經呈現快速上升的狀態,這種上升不是簡單的規模增加,而是在整體貿易中的占比上升,也就是說數位化貿易產品已經成為服務貿易中的一大部份,在貿易中的占比在不斷上升。上升體現在跨境數位貿易支撐的基礎設施網路得到改進,以及各國在數位簽名、貿易便利化上作出的積極努力。伴隨著技術的進步,數位貿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降低了國際貿易的交易成本,這也是數位貿易能夠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當然各國發展數位貿易的空間並不完全一樣,條件也不太相同。有些國家數位貿易發展的動能更強,在各方協調的基礎上,將出現更加有效的發展路徑。但是包括廣大開發中國家在內,仍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數位鴻溝。基礎條件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數位貿易發揮自身的優勢。數位貿易不是簡單的傳統貿易向新的貿易方式轉換,也不是零和賽局,而是一種創新,透過技術進步,創意,以及各國的協同,為數位貿易提供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在一定的程度上還會反向地去支撐現有的國際貿易網路。因此,數位貿易發展空間非常大,特別是在和產業以及貿易方式進一步融合後將提升其促進經濟發展的效果。

倪月菊:數位技術的突飛猛進促進了數位市場和數位平台的發展,重塑了全球貿易鏈,改變了貿易的形態。目前,數位貿易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新趨勢。數位貿易的發展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擴大了市場規模、提高了商業效率,為全球貿易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數位貿易或將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重要引擎。

未來,中國應積極開發數位貿易的發展潛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互聯網、雲端運算、大數據等領域,以提高數位技術的普及率和套用水平;推動電子商務發展,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擴大電商平台的規模和影響力;加強數據治理和保護,建立健全數據治理和保護體系,促進數位貿易的健康發展;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包括積極參與數位貿易國際規則的制定和談判,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打造全球電商生態圈等。

李宏兵: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跨境電商出口1.3萬億元,增長17.7%,遠高於同期外貿出口總體增速。2023年1至11月,中國數位可交付的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額達24351.5億元,同比增長8.3%。由此可見,數位貿易已經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重要引擎。

中國以跨境電商、可數位化交付服務等為代表的數位貿易潛力巨大。開發數位貿易潛力,一是要著力加強頂層設計,加強數位貿易標準化建設,依托中國數位技術優勢培育數位貿易發展的良好生態,凸顯出中國在參與國際貿易過程中的比較優勢;二是要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中國數位貿易出口的技術含量,努力在人工智慧(AI)貿易與投資領域形成新優勢;三是要加強國際數位貿易合作,中國應搭建區域合作機制,加快構建以中國為核心的數位貿易區域價值鏈,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數位貿易合作,推進數位經貿規則的制定,推動中國對外貿易向高附加值攀升。

5.2023年全球經貿摩擦不斷升級。為減緩國際貿易摩擦,世界貿易組織(WTO)將在修復其機制上作出哪些方面調整?

周 密: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是在協商一致基礎上作出的決策,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調整。不過近幾年,世貿組織在做一些創新性的探索,比如在爭端解決機制下多邊出現的問題,可以在多邊成員方同意的情況下在周邊的角度去解決貿易摩擦,這種方式未來可能會在更多的領域去推廣。此外,從周邊到多邊也會進一步增強解決貿易摩擦的影響力,比如投資便利化協定、跨境電商創新發展規則可能會被更多成員接受,甚至成為一個多邊的規則。

世貿組織還會在創新領域方面做一些突破,這些突破是為了解決在貿易和投資中,尤其是在貿易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如數位貿易中的貿易便利化問題、標準互認的問題,這些新的問題之前沒有成為國際貿易體系中的關鍵制約,如今這一領域的貿易增長更加活躍。WTO可能對這些領域的規則進行創新,為世界貿易創新發展、供應鏈重新調整提供新的可參考的依據,而且這些規則也會被越來越多的成員所認可,對全球貿易的復蘇和發展非常重要。

倪月菊:一是要加快完善爭端解決機制,進一步強化該機制的效率和透明度,使其更加公正、客觀和迅速地解決貿易糾紛;二是要強化監督機制,加快推進貿易政策審議機制改革,及時發現和糾正成員國的違規行為,以確保其符合世貿組織的規則和承諾,提升貿易政策審議的效率,提高透明度,減少貿易摩擦的風險;三是加快多邊貿易談判行程,促進已達成的成果盡早落地實施。如,明確電子傳輸臨時免征關稅,爭取全面達成【電子商務協定】,達成升級版【漁業補貼協定】,促使【促進發展的投資便利化協定】盡早生效等。透過促進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自由化,減少貿易壁壘,減輕貿易摩擦。四是提高成員國的法律意識和合規能力建設,以促使成員國更好地遵守世貿組織的規則和承諾,減少貿易摩擦的發生;五是要加強與其他國際組織的合作,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透過合作,可以共同應對全球貿易問題,減少貿易摩擦的風險。

李宏兵:2024年將是WTO實施「重塑全球貿易,促進永續發展」理念,在恢復爭端解決機制的正常運作、推進多邊談判的行程與加強對發展議題進行修復和完善的一年。一是恢復爭端解決機制的正常運作。各方需就爭端解決機制改革盡快達成一致,解決上訴機構的法官遴選、任期、工作量、報酬等問題,同時對上訴機構的審理程式和裁決標準進行一定程度的最佳化和規範。二是推進多邊談判的行程。WTO將繼續推進關於農業、服務、漁業補貼等領域的談判。此外,WTO還將在電子商務、投資便利化、環境貨物和服務、競爭政策、政府采購等新興領域的談判中取得更多的成果,使WTO的規則與時俱進。三是加強發展議題的關註和支持。WTO將重點關註開發中國家的分級問題、國有企業、補貼、智慧財產權等問題,踐行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國際關系理念。

(記者 何詩霏 記者湯莉對本文亦有貢獻)

來源: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