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中國乳企關鍵技術自主掌控能力又進一步

2024-03-24財經

上個月,工業和資訊化部對脫鹽乳清產品供給能力提升任務的入圍揭榜單位名單進行了公示,其中伊利、蒙牛、飛鶴、澳優、宜品、和氏、貝因美、美贊臣、三元等乳企成功入圍。此次公示意味著中國乳企在脫鹽乳清這一「卡脖子」技術上有所突破,也對映出乳企在關鍵核心技術自主掌控能力方面又進一步。

中國是全球乳清粉進口第一大國,進口乳清粉主要用於飼料、食品、嬰配粉等。據中國海關統計,2023年全年中國共進口乳清66.31萬噸,同比增加9.4%,進口額高達8.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2億元)。記者在海關數據中還看到,2023年度,中國共計進口各類乳制品287.81萬噸,乳清類進口量占比約23.04%。在大包粉、嬰配粉、煉乳類等多個乳制品品類進口量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乳清粉憑借「剛性需求」的地位成為少數進口量同比增長的乳制品品類之一。此外,起司品類成為唯一進口量同比增長超過20%的乳制品品類。

實際上,國內的乳清粉產量幾乎為零,嚴重依賴進口。在2012年至2022年這10年間,中國乳清粉進口量從37.6萬噸增至59.9萬噸,年均增速約4.8%。而縱觀過去20多年,中國的乳清粉需求量連年增加。

乳業專家雷永軍告訴記者,「脫鹽乳清粉是嬰配粉的關鍵原輔料之一,在嬰配粉當中的占比高達40%至50%。它是乳清粉去除乳清中的一部份礦物質之後的產物,根據脫鹽率的不同程度,用途也是不一樣的。D40和D50脫鹽乳清粉通常用於加工巧克力、麵包或糕點等食品;D70和D90脫鹽乳清粉則是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主要原料。」

「乳清粉是生產原制起司和奶油的副產品,而國內乳制品消費結構以液態奶為主,起司和奶油的消費很少,這就導致國內乳制品深加工產品少,乳清粉產量自然也不高。」雷永軍說,據測算,要達到乳清噴粉的合理規模,加工廠日處理原奶需要保持在300噸至350噸左右,相當於2萬頭高產奶牛的產奶量。

實際上,為打破進口依賴,國務院辦公廳、農業農村部、工信部等部門近年來印發多份檔,支持發展起司、乳清粉、奶油等幹乳制品。 針對乳清粉等原料依賴進口的問題,中國已出台多項支持政策。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品質安全的意見】,提出最佳化乳制品產品結構,支持發展起司、乳清粉、奶油等幹乳制品。2022年,農業農村部印發【「十四五」奶業競爭力提升行動方案】,提出提高乳清、蛋白濃縮物等起司副產品加工利用水平。2023年9月,工信部等三部門聯合釋出【關於開展脫鹽乳清產品供給能力提升任務揭榜工作的通知】,提出增強脫鹽乳清產品供應保障能力,推動以指定原料規模化生產脫鹽乳清液或脫鹽乳清粉,並在下遊產品中得到市場化套用。

根據媒體報道,近年來,包括伊利、蒙牛、飛鶴、妙可藍多在內的多家乳企均在各自的技術路線上取得了脫鹽乳清產品的研發和套用突破。飛鶴表示,2012年起,飛鶴即開始承擔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畫「乳基料及幹酪加工關鍵技術的研究與產業化」,以及黑龍江省科技廳「脫鹽乳清系列產品研制及產業化」等重要計畫。在系統、持續的研究和產業化探索中,飛鶴逐步解決了脫鹽乳清產業化技術問題,開發出了符合國標的D90脫鹽乳清產品。蒙牛乳業選擇的是以生鮮牛乳分離酪蛋白等產品後生產脫鹽乳清產品的技術路線,主要出發點在於生牛乳經膜分離制備出的天然乳清中蛋白組成和結構更接近原奶天然狀態,也更符合未來高端天然脫鹽乳清的需求。

「當前,中國生鮮乳產量供大於求,國民對起司的消費需求有一個逐步增長的態勢,這成為國內乳企規模生產乳清粉的一個巨大推力。」雷永軍說,提升中國乳清粉自給水平對於最佳化乳制品產業結構、增強國產奶粉競爭力、早日實作奶業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也有利於對沖和穩定國際乳清粉原料出口中國的漲價態勢。」

文|記者 史曉菲